笔搜屋 > 其他小说 > 领主游戏[基建种田] > 第223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第223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聪明人一秒记住 笔搜屋 www.bisowu.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bisowu.com

    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陈学年最后确认了一遍行李, 直到从小伺候他的老仆一瘸一拐地从后门出来,扯着他往马车上去, 陈学年才哭笑不得地顺从老仆的意思, 坐到了马车上。

    “走吧走吧,从小你就爱拖拉,再看多少遍也还是这些东西, 钱都给你带好了,缺了什么就让阿义在路上现买,遇上为难你的也不要和他们硬扯,该给的过路费要给, 不要吝惜钱财。”

    除了瘸腿, 老仆的眼睛也是半瞎的,这都是几年前谢恺破城时老仆为了保护陈学年受的罪, 但是老仆不以为意,等跟着陈学年入了武昌, 也还照旧照顾他的生活。

    但是受罪过后, 到底力不从心了, 老仆渐渐休退,不再一手包揽他身边大小事务, 像这次陈学年要前往青州,老仆就不同他去,只是一颗心仍然挂在主人身上, 临行前一路都在唠叨。

    陈学年徘徊不走, 不是放心不下他的行李,而是放心不下老仆。

    赶车的童仆马鞭一甩,车轮就缓缓滚动起来。

    陈学年回过头,见到老仆已经蹒跚着身影慢慢往回走了, 不禁泪洒满襟,悲从中来。

    老仆一生都以照顾他为己任,受罪之后身体就每况愈下,只怕他这一离去,老仆失去心中信念,便不能活了。

    但是马鞭再一甩,老仆的身影已经不见了。

    陈学年只好坐回去,闭目思考了一会儿,他拿出一册从路过武昌的商人那里得来的拼音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了起来。

    至今为止,陈学年也还觉得自己仍然在梦里。

    他也搞不懂,为什么自己一下子,就坐上了去青州的马车行李的确是他自己收拾的,但是让他去青州的人却不是他自己。

    他自己是不认为自己有资格去青州,有资格重新得到霍思城的承认,在她的手下做事的。

    毕竟他是“前朝”的官。

    但是武昌太守到达武昌半月有余,将城内的重要事务基本安排下去之后,忽然让人找到了他,问起他之前向谢恺预言去年江南将要大旱之事。

    他有些惶恐,认为这位新太守可能是要问自己的罪,毕竟太史令掌管星象历法,提前预言来年气候并提出警示,为百姓预防灾难是他的责任。

    江南大旱无人管,他认为他自己也是有罪的。

    虽然认为自己有罪,但是陈学年也没有勇敢到为此自尽谢罪,于是他就这么在家里耗着,被动地等着上天降罚给自己。

    之前他在陈伯找上自己的时候,也是做好自己向士兵们陈情完真相,就被激愤的士兵们撕成碎片的准备的,但是当时士兵们忙着接管武昌城,没有管他。

    他便觉得,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看来真正该惩罚他的人是接下来的武昌太守。

    武昌太守来到武昌,先忙着建军镇收流民并从外地调粮食到江南不然怎么养活江南那几十万流民呢,自然没有工夫来管他。

    陈学年也安然等着,每天都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他自愿认罚,心态就坦荡从容。

    被叫去见武昌太守的时候,春风料峭,但他出门前还烧水洗了澡,修了鬓角和眉毛,特意交代了家中老仆几句话。

    他是去就范服刑的。

    但是没想到,武昌太守把他叫到面前,在一大堆文书中间一边批文件一边问完了他如何测算去年旱灾,又如何懂得星象历法与气候变换的规律等等,陈学年稀里糊涂地答了一堆只有自己听得懂的专业术语和自创术语,然后就被塞了一份前往百家学宫就业的推荐书,让太守的主簿送到了郡太守的府衙外。

    等站在料峭的吹风中,被湿漉漉的风吹得身上一寒,陈学年打了个抖,才想起看自己手上那本摸起来又厚又硬,质感十足的“推荐书”。

    打开推荐书一看,上面写的也不是让他去百家学宫当学生的,而是让他去天文地理一科当老师的。

    就这么云里雾里的,陈学年在一堆世族之后从武昌出发,但是人家是去求学求霍思城收下自己的,而他这个后半个月出发的,却已经在百家学宫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职位了。

    “陈学年,天文地理学家,生于逊帝七年,卒年不详,因测算江南大旱得我帝特批入百家学宫。初入百家学宫,任于天文学大师阮温门下,仅为一凡人也,福帝七年,为我帝绘九州雨水山川等分线图、九州十二月降雨图,结合天文历法创气象地理学,获封理博士。”百家学史

    “是时候了。”

    福帝元年,江南旱灾仍不停歇,但是其饥荒在江北百万顷良田产粮的支持供应下已经缓解,江南流民之乱遂消。

    而在抗旱稻种的强势压迫下,江南各地豪族不得不放出自己无力经营的荒地归公,以换取抗旱稻种,江北政权在江南的统治步入稳健。

    六月一日,百家学宫收齐两千一百五十二名文士,开始为拼音字典的两千一百五十二个简体字做注。

    这些文士每人只负责为一字做注,但是陆瑶的要求不仅是要写尽每一个字在诸子经典中的字义,更要其写尽每一个字在日常生活运用中的字义,更要起到化繁为简,意义通达的程度,一眼可解,一眼可通。

    这就比文士们想象中的为字做注要难得多了。

    毕竟如果只是写某字在经典中的意义,他们只用举着书卷一一翻过,可要写尽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字义,那就非得到百姓中间去了。

    文士们偷偷叫苦,甚至不理解为什么要去管那些“不够优美”“贱民所用”的字的用法。

    但是这样的质问被传达到陆瑶那里,得到的回答是“字典是为不懂的人写的,不是为懂的人写的。”

    这话戳中了部分文士们的自尊,让某些文士们小小得意了一把,心甘情愿地跑到百姓中去记录问讯各种字的用法了。

    即使不是心甘情愿的,为了不被陆瑶刷掉,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深入民间采风,寻求字词的用法。

    但是陆瑶要的各字词的用法并不仅限于青州一隅,而是要众文士走遍九州大地,记录全国百姓的字词用法,等到收集完毕,再一一挑选最通用的用法。

    为了采集到各地百姓的语言和语句,大量文士们不得不背上包袱,从青州出发,前往各地。

    对这些或自愿或不自愿出发前往全国的文士,陆瑶也有礼相送,每个人出发前当然要先送一份拼音字典的三个月培训大礼包。

    如果不会简体字,不懂拼音,那你还为字典做什么注有什么资格做注看在这个理由的份上,文士们对学习拼音、简体字以及拼音字典使用方法的积极性很高。

    虽然在最初纠正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时候吃了些苦头,但是到底都是有基础的文人,简体字也是在繁体字的基础上做出的简化,拼音也不算难,文士们一旦过了自己心里那道关,学起来就很快了。

    等学完三个月的简体字、拼音和拼音字典的用法,这些文士就带着自己的踌躇满志,和陆瑶打包给他们的一车拼音字典行李,踏上了前往全国采风的路。

    他们不知道,这会是一条艰苦无比的路,也会是一条写满了收获和功德的路。

    他们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也会见识很多前所未有的风景,如果要给它起一个总结的名字,它的名字叫人民。

    后世记载,福帝元年九月一日,文曲星落,有两千文士入我九州,行十万里功德路,扬我文化,天下文兴。,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