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 其他小说 > 反派女配,以武服人 > 第112章 登基

第112章 登基

聪明人一秒记住 笔搜屋 www.bisowu.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bisowu.com

    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五月,庆帝传位于皇十一子,年方五岁的小儿,成了崇国的新帝。

    至于朝堂之中随后的天翻地覆,百姓们不曾知晓。

    北地联军并未在京中逗留太久,驻京半月有余,忽而全体退兵。

    联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退军一事无人知晓其内幕,俨然成了崇国史上一桩悬案。联军重回北地,前脚刚踏离京城,后脚立刻抛却了联军名头,北地联军至此融为一体,自改名为启军,反叛之心昭然若揭。

    说到改了名头的启军,重回了北地,与大部队会合,原以为会直接掀起反旗矛头对准大崇宫廷,不想启军不改之前行军路线,一路势如破竹矛头继续对准凉国,十万大军不出半年,大破凉国。

    而后彻底从崇国分离,自立为启国。

    出了个大反贼,连着北地博阳黎北的国土都尽数被吃了去,这中事奇耻大辱。可崇国朝廷早被清洗了一便,识时务者为俊杰,暗地里投靠她的大臣众多,俨然是布满杭清眼线的启国小朝廷。

    崇国朝廷早已腐朽不堪,以前是庆帝有意归拢军权,如今纯粹是被各方势力折腾的怕了,太子造反本就耗费了巨大国力,还惹得一身腥。

    新立的启国如同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启军号称有雄兵百万,兵器更是天下第一,据传言是天神降下的兵器,世间没有应对之法。

    这来头太凶,小儿皇帝才五岁,垂帘听政的为太上王皇后,太上皇后似乎不愿动武,崇国便延续了一贯政策,屁都不放一个。

    上行下效,百姓自然也不觉得有何不妥,仿佛早就该如此一般,没有人诛讨,更无人动乱,一切过度的极为平稳。

    眼看启国越来越强大,对照组崇国却仍旧这副孬样,崇国百姓哪怕目不识丁,也知国将不国。

    从启国传来关于启帝的传闻,叫崇国、纪国百姓津津乐道。

    说启帝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勤政爱民,最叫人震惊的是此人是一位女子,更有传言说女帝是一位出家道士。

    众人在前者消息的轰炸之下,已经无视了出家道士这个词。

    如今道家香火鼎盛,许多贵族都是居家道士,道士还俗当皇帝的也不是没有。

    可这女子为帝女子竟然当皇帝这岂不贻笑大方启国上下竟然无一人反对

    这启人脑子都坏了吧

    要说崇国百姓本来还害怕战乱,远在千里之外的寻常百姓也早有耳闻,这启国势头足,干劲儿大,得了神兵相助,打仗没有输过的。他们怕极了有朝一日启国会将矛头对准自己国家,像攻打下凉国一样,速度快的几天就打的凉国嗷嗷大叫。

    听说凉国国君想亲自出来谈判,割地求和,赔钱赔人,启国都没同意。

    可听说这启帝竟然是个女子,尽管这位铁血女帝名声在外,崇国都流传着她战场上的事迹,据说女帝在启国备受百姓爱戴。

    再高的名望,听到是个女子时,崇国百姓顿时嗤之以鼻。

    女主临朝,国将不国他们笑话归笑话,却都安心了,女子能成什么事铁血哼,我不信,一定是假的一定是谣传

    启国是想亡国不成,竟叫一个女人做皇帝原先那黎北侯不能做皇帝诸如此类风言风语数不胜数。

    哎,可听说启国不仅有女帝,还有女将,据说手握百万雄兵,凉国便是那女将打下了的一半。

    众男子们捂着耳朵不信,我不信,怎么可能男人都办不到的事,女人能成一定是假的。

    百姓在等着看好戏,便是崇国朝廷大多数官员也等着看启国女帝的好戏。

    可那冀王竟也认北地启国为主,归顺启国女帝,启帝立刻派军征收济州,安抚国民。

    众人

    搞得一度济州人心惶惶,启女帝却没有传言中的凶神恶煞。

    杭清不是没听到外边的风言风语,拿她身份说事儿。她岂会在乎这个自己在启国有民心威望,手中更有兵权在握,启国一切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若非不想生灵涂炭,数万将士血染沙场,吞并崇、纪两国,派兵直接攻打也没人抵抗得住。

    至于崇国百姓认不认她这个女帝于她来说更是不痛不痒。

    她以道士之身登基为帝没多久,在众位爱卿的苦劝之下,念在身为国主,无法静心入道,便正式还俗了。

    启国百姓呜呜陛下为了我们,还俗了。

    杭清正式回归原本姓名,自然是姓孙名昭。

    只由于战争需要,杭清未曾举办登基大典,甚至连一应仪式都未曾展开,以至于除本国外,其余两国对这位新上任的女帝都知之甚少。

    更有传言女帝只是一傀儡罢了,真正掌权人实则原大崇黎北侯赵苍瑞,更有甚者说是王琅

    可这一切逐渐演变,甚至还有关于杭清神话色彩的传闻,说启国女帝本是天上神女下凡,来一统乱世的,说女帝命格贵重,是生来的帝王命格,更有崇国青云观的护国法师佐证此传言。

    众人一思忖,可不嘛

    这启国打下了凉国,虽未曾继续征战,可那冀王早就投降了启国,启国出兵支援冀王,这济州虽如今还担着名头姓崇,可实际早就姓了启。

    更有传闻如今他们崇国的小皇帝是个傀儡,据说崇国朝廷早成了启国小朝廷,亡国已经是早晚的事。

    这大启恐怕真的会一统乱世了

    以至于杭清一直默默无闻,甚至同两国人民从无任何交道,她身上被臆想出来的神光,已经叫凡人望尘莫及了。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度过程,到了时间,杭清也没继续坐守幕后,她光明正大的站在了人前。

    大启灭凉国后又四月,女帝率百万狼虎之师亲征纪国,与冀王、秦将军分三路夹击、包抄。

    大启女帝亲征,鼓舞士气众望所归,一路及其顺利,将纪国打的落花流水,一再往皇都逼近,见者无有不降。

    用时三月,启军兵临纪国皇都,纪国天子率妻子朝臣数千人跪在城门,奉上传国玉玺,举国降之。

    女帝念其亲降,不再追究,封其为光降侯,命人妥善安排光降侯亲眷。

    将原纪国下设四州,分而治之。

    启帝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国而亡诸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领土已登峰造极,朝中更有文臣武将如过江之鲫,手下堪称拥有百万雄兵,百姓安居乐业,海晏河清。

    反观对照组崇国,年年战乱,上个月太上皇帝驾崩,小儿皇帝更被各方势力把持,朝中四分五裂,底下郡县动乱者甚多,百姓反叛者动辄数十万,朝中更不乏世家名臣自崇出逃,带领妻子家眷往大启奔来,朝廷举国上下,早已无力镇压,而这是启百万雄兵已悄然抵达崇边境之处。

    如此绝境,有前纪国同凉国为先例,凉国国君誓死抵抗,国内死伤者无数,皇族被灭了个干净;前纪国国君举国投降,乖乖地奉启帝为主,这不好好的活着,好吃好喝供着吗

    启帝雄才伟略,更心胸宽广,启国境内鱼目混杂,人中甚多,可启国上下未有人中之分,凡启国直辖之下,皆为女帝子民,皆享受上民待遇。

    如此大帝,崇国百姓还纠结什么呢往常害怕亡国那是害怕被抓去了做奴隶,不眠不休的干着最苦的活,备受压迫。

    而今还怕什么都是平头百姓,去哪儿不是当百姓启国那般繁荣,据说平头百姓吃得都是白米,穿的都是棉锦,据说启还废除了奴隶哩

    当即,皇帝不降老子降,抱着如此态度,崇国边境一郡接着一郡投降

    启国极其顺利,便围困了大崇皇都。

    崇小儿皇帝才做了一年半的皇帝,六岁小皇帝被太皇太后握着手,在早朝之上,往降国诏书上盖上了玉玺,自此,世间再无崇国。

    大启立国不到两年,一统天下

    结束动乱,四海升平。

    女帝更国名为上启,后世万国统称该朝代为上启天国,这是史学家公认的延续了千年,最强大的帝国。

    杭清下令统一文字,统一官语,统一度量衡。

    结束动乱统一国土之后,国土面积太大,定都事宜提上了日程。

    原先的启国建国才一年多,又一直忙着对外打仗,对内民生发展,杭清都忙的脚不沾地,手下这些重臣更是如此,最初她连登基仪式都没有,直接在几个老部下簇拥下高呼了几声万岁万岁,就做了皇帝。

    说起来也好笑,这一年来她们倒是像极了草原人群,大部队往哪儿打仗,朝廷便在哪儿。

    如今可不能了,一切都要郑重选择。

    王徵提议道“国都须是关中,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关中,这便是原崇国今大启雍州地界。

    杭清对此不置可否,将国都迁移至原崇国皇都,地理优越,且人文近通,地又处于中原,方便日后管辖治理。

    于是便下令兴修若干宫殿,在保留崇国皇宫部分基础上,开始扩建。

    杭清带着孙家老小正式入住了大启皇宫。

    登基大典在九月初二。

    金风玉露,丹枫迎秋。

    为登基这日女帝的穿着,尚衣局吵闹了许久。

    往年可未曾出过女帝,这登基大典穿的冕服,是否不再合适用于女帝身上还有历代帝王登基大典时头戴的十二旒冕冠,这可是男子发冠,女主又该戴什么

    若是大改登基当日的冕制形态,日后各冕服岂不是都要大改

    女帝事务繁杂,不可能理会这些私事,尚衣局差人去问,只得到女帝一句看着办。

    这可难倒了尚衣局女官们,这世上最难得便是看着办。

    众女官商量破了头,最后决定登基当日朝冠仍是白玉十二旒冕冠,白玉冕冠乃是最高等级的冕冠,不能再低了。

    至于形态,可融合当世流行的女子高冠样式,象征帝王的十二旒仍需保留。

    至于龙袍,那便简单了,以往如何便还是如何,难不成有什么衣服是男子穿的女子穿不得的天子便是龙,女帝此等功绩,难不成还配不上区区一个龙纹

    如此,便算是商定。

    到了这日,杭清着明黄绣沧海龙腾图案龙袍,头戴十二旒平天冠,赤舄、佩绶、手持玉圭,于太极殿之上接受文武百官朝拜,正式登基称帝。

    这日随之举行最为盛大和繁复的仪典,奏乐、舞蹈、鸣钟鼓,赐宴。

    皇城外人满为患,帝王登基一连十二日放假。

    皇城绵延八里,列戏为戏场,从昏达旦,至晦而罢。更有滚灯、烟火,通衡委巷,星布珠悬,蛟龙白日,喧闹彻旦。

    由于大一统,为表继往开来之意,以往年号弃之不用,改元为太元。

    登基后第一件事便是封赏前朝后宫,杭清一连下了十几道册封诏书。

    如杭清这般年岁就自己打下江山的绝对是有史以来第一人,父母健在封为太上皇太上皇后如此便罢了,她的祖父还健在,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女帝这般如此年级就创下了这份大基业。

    这往常都是追封,追封个高祖啥的,到女帝这儿便是难办了,老爷子还活着呐。

    封个什么名头

    刘老秀才自己说了,做了一辈子的老秀才,最鼎盛时期便是做教书先生,叫他做那什么高祖太上皇他也是不敢,不仅他不敢,孙老爹孙老娘也不敢。

    虽孙家也算殷实人家,不算那等目不识丁地里刨食的农户,可如今这是做太上皇太上皇后,可不是什么其他的,难免叫他们心中胆怯上三分。

    杭清安慰他们说只是个名头而已,以后不过是住的房子大了一点,吃的菜多了几个,一切同往常没什么区别,几人才算是惴惴不安答应下来。

    王徵倒还真是博学,不知翻哪个百年前小国国史时看见,还真有这等称号。无上皇

    这便好了,封什么无所谓,左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

    于是,杭清诏令天下,封祖父为无上皇,封孙父为太上皇,孙母为太上皇后,大哥孙明达为肃王,其龙凤胎二妹孙述为荣安公主,二弟孙明通为简郡王,幼妹孙萝为荣乐公主。

    大赦天下

    接下来便是大封功臣。,,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