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 其他小说 > 五十年代小奋斗 > 87、晋江独家

87、晋江独家

聪明人一秒记住 笔搜屋 www.bisowu.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bisowu.com

    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这时候, 林济民研究生毕业了。

    他的第一篇论文也发表了,题目是论中西医结合对疑难杂症的诊治分析。

    这篇论文反响很热烈,甚至引发了更层次的探讨。省医附院内部也组织学习, 还提出了设立分支机构, 专门开展中西医相结合的想法。

    这一想法, 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

    科室很快成立了,二十四岁的林济民成了最年轻的副主任。他带着一批青年医生, 在临床实践的同时继续开展研究工作。

    对他来说,有两件事是最重要的。

    一个是医学研究,一个是章小叶。

    二者缺一不可。如果非要做出选择,他宁可不要事业,也要跟小叶在一起。

    这份感情孕育多年, 早已融入了他的生命, 是他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正如他写给章小叶的信件。

    “小叶,遇到你是最开心的事儿,我想成为你人生中的一部分, 跟你一起携手共进, 开拓我们共有的事业和生活”

    章小叶自然明白。

    林济民很稳重,可又有感性的一面。

    当她要去大西北, 林济民放弃一切追随而去,令她很感动。大学五年, 有多少人毕业分配时选择了工作和户口,而放弃了心爱的人名义上打着事业的旗号, 实际上呢,不过是选择了利益罢了。

    她呢,这辈子遇到林济民,又何其幸运

    事业有了, 爱情也有了,顺风顺水的,就像开了外挂。当然,这一切跟她的努力分不开,如果她不是这么优秀,也吸引不到同样优秀的人吧

    章小叶发散了一下。

    她跟林济民心意相通,就像两个灵魂在对话,旁人是插不进来的,任何暗示都是无效的。她陶醉在幸福之中,就像喝醉酒了一样,走路都是轻飘飘的。

    大院里,消息传得很快。

    “章小叶谈对象了”

    包括陈大姐在内,都很惋惜。

    “小叶是咱部队上的,咋让外面挖了墙角”

    几个大姐忿忿不平,恨不得立马把人夺回来。几位首长也受了影响,跟章长青开玩笑说“长青同志,你这胳膊肘可不能朝外拐啊”

    “哦,小叶跟济民是同学,早就认识”

    章长青忙不迭地解释,生怕得罪人。

    陈水秀也找到余大姐,愁得不行。

    余大姐笑呵呵地说“水秀,谁让你们家小叶是名人呢咱这院里,一个二个都盯着呢,早就想划拉到自己家里来。可小叶倒好,冒不通地搞起地下工作,一点风声都没透露”

    可说归说,余大姐还是帮忙转移了一下视线。

    齐海波也听说了。

    他故作镇静,可心里却空了一块儿。

    这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儿,有什么好失落的可失落感却挥之不去,就像错过了最宝贵的,再也无法追回。

    齐海波很懊恼,抓起笔想写一封信。

    可划拉了半天,什么都没写出来。他一把撕了信纸,恶狠狠地说“齐海波,这是软弱软弱你懂吗”

    齐海波不想自己软弱,对军人来说,这是最可怕的。

    他要克制自己,就来到操场上。

    顶着烈日,跑了一圈又一圈。

    汗水如雨而下,头脑也冷静下来。

    为了既定目标,这点舍弃算什么

    他今年二十五,没有必要考虑个人问题。他要建功立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也唯有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军人。

    齐海波又恢复了自信。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训练之中。他要以最饱满的状态迎接挑战,取得更好的成绩。

    跟齐海波不同,有一个人却很高兴。

    她就是陈建华。

    章小叶谈对象了,那她跟齐海波不就有希望了她打听了一下,齐海波忙着训练,连家都没回。

    “哼,搞事业谁不会”

    她也要向组织靠拢,争取更大的进步。

    一份努力,就有一份收获。

    秋季全军比武,齐海波拿到了优秀。

    紧接着,他的职务提升了,从连级升到了副营级。他很得意,如果早早地陷入温柔乡里,恐怕就没了斗志。

    陈建华也升到了护士长。

    她是大院里的一枝花,走到那里都光彩照人。陈大姐有了想法,时不时地叫人来吃饭。陈建华也不客气,跟陈大姐走得很近。

    齐海昱察觉到了,就给齐海波打电话。

    “哎,建华对你有意思,你咋想的可不能白白错过了”

    齐海波不置可否。

    他一门心思地钻研业务,顾不上考虑别的。

    陈建华也很有耐心。

    只要海波没定下来,她就有希望。

    跟昔日同学相比,崔建华就没这么幸运了。

    在派系斗争中,姜副主任利用了她,可到头来却把她当成了替罪羊,剥夺了一切权力。她从高处跌落,不得不去某厂办医务所当了一名卫生员。

    这对她打击很大。可这是她的选择,怨不得别人。

    崔建华消沉起来,再也没了往日的光彩。

    她很少回大院,吃住都在厂里,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她不想别人看到她落魄的样子,跟同学都断了来往。

    只有乔海宇来看她,跟她讲讲学院的事儿。

    “建华,要是不去省里就好了”

    “是啊,呆在学院里,大小是个领导,也不至于沦落至此”

    崔建华感慨万千。

    患难见真情,她只剩下乔海宇这一个朋友了。她甚至想过,若是乔海宇跟她表白,她就答应他,跟他好好过日子,再也不折腾了。

    可世事无常,就在崔建华的态度软和下来时,事情又有了变化。

    这天,乔海宇来找崔建华。

    他穿着白衬衣,军绿色裤子,头发理得整整齐齐的。

    “建华,我是来跟你告别的”

    原来,高考暂停后,学院就开始精简人员,不是下放到基层,就是去“支边”。乔海宇是行政干部,也在精简之列,弄不好就要去农村。他考虑了一下,干脆报名去大西南支援三线建设。

    “海宇,你真得要走吗”崔建华心里一沉。

    “嗯,报告批下来了,下个月就出发”

    乔海宇的眼睛闪闪发亮,就像读书时那样,意气风发。

    崔建华看着,很是不舍。

    这恐怕是最关心她的人吧可乔海宇就要走了,只剩下她自己了。她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要不要跟着一起去

    “海宇,那边的情况,你了解吗”

    “建华,那边有医院,规模很大,正需要人手,我过去管人事”

    崔建华权衡了利弊,就下了决心。

    “海宇,我想跟你一起去”

    “建华”

    乔海宇很激动,就像看到了当年的崔建华。崔建华也涌起了一股豪情。对她来说,换个地方,才有新的开始

    可她跟乔海宇不同,不是说走就能走的。

    “海宇,我在厂里,不晓得单位放不放人”

    “建华,你打报告,我帮你递上去”

    “好,那就拜托了。”

    崔建华看着乔海宇,眼里闪过了一丝柔情。

    乔海宇心里一动。

    “建华,你还跟过去一样”

    “是嘛”

    在乔海宇的心目中,崔建华永远是那个昂着头,挥舞着手臂,发表即兴演说的师妹,青春亮丽,光彩照人。

    崔建华报名去大西南,崔旅长和余大姐舍不得。

    可崔建华说“爸,妈,那是奋斗的地方,我要重新开始。”

    “好,建华,爸爸妈妈不拦着你,可你一定要吸取教训,好好努力”

    崔旅长和余大姐既欣慰,又有点伤感。

    建华长大了,明白事理了,可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这几年出风头,得罪了不少人,弄得院里没人跟她说话,灰溜溜的。

    现在好了,终于振作起来了。

    章小叶听到消息,有点不敢相信。

    崔建华真得醒悟了还是去搞投机要说,“三线建设”开展数年,已颇具规模。这时候报名参加,跟摘取胜利果实差不多。

    当然,这是崔建华的选择,跟她没什么关系。不管是她还是林济民,都埋头钻研业务,从未想过投机取巧。

    这就是人与人的区别吧

    不同的选择,会走上不同的道路,也会拥有不同的人生。

    “国庆节”过后。

    崔建华和乔海宇登上了南下的列车。

    余大姐揪着心,找陈水秀说话儿。

    “建华二十四了,该找对象了,本来想在部队上找一个,可看来看去没有合适的。这一走,就更没指望了”

    “大姐,不要着急”

    “哎,你不知道建华眼界高,一般人瞧不上”

    余大姐叹了口气。

    陈水秀想宽慰一下,就说“大姐,上次来的那个男青年蛮不错的,个子高高的,模样周正,说话也和气”

    “哦,那是乔海宇,建华的大学同学”

    说到乔海宇,余大姐也有点动心。

    “听建华说,海宇去那边又升了一级,是处级干部了,可建华一捋到底,还是个科员”

    “大姐,建华还年轻,慢慢来”

    陈水秀为崔建华感到惋惜。那么聪明的姑娘,模样也好,就是心术不正,弄得大院里没人敢接触,婚姻大事都快耽搁了。

    陈水秀操着心,见了叶子就打听起来。

    “叶子,你认得乔海宇不人品咋样啊”

    章小叶一听,就明白了。

    “妈,您操啥心呢乔海宇喜欢崔建华,等了她好多年”

    “哦”陈水秀恍然大悟。

    原来,根子还在崔建华身上。这闺女就不能安生一点甭再让家长操心了。

    说到操心,陈水秀就叨叨开了。

    “叶子,你大娘来信了,说啥时候带济民回去看看”

    “妈,单位里忙,哪有空啊”

    章小叶嘴上说着没空,可心早就飞回了老家。

    上山下乡开始了。

    公社办了知青点,都是城里来的学生。按照国家政策,高中毕业就要去农村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表现得好就能招工进城,还能推荐上大学。

    去年,大娘退休了,继涵顶替上岗。他初中毕业正赶上运动,高中也耽误了。大学不再招生,有个正经工作比什么都好。

    大娘退休后,就在老家照顾爷爷和太爷爷。

    爷爷今年七十整,还喜欢下地干农活儿。赶上队里开会,请他上台发言,就摆摆手说“呃,俺都一把年纪了,腿都迈不动了,讲啥话啊”

    爷爷行事低调,生怕给家里抹黑。还捎口信说“小叶子啊,要好好工作,不要挂念家里。俺跟你太爷爷都好,能吃能喝的”

    说到太爷爷,更得夸一声。

    老爷子今年八十七,身子骨还硬朗。整天拄着拐棍晃来晃去的,还逢人就夸“社会主义好啊要是搁在解放前,俺这把老骨头早就入土了”

    这话的确不假。

    解放后,国民人均寿命从三十来岁,一下提高到了五十多岁。生活安定是一方面,卫生水平更是提高了不少。尤其是农村,每个大队都有赤脚医生,基本上做了全民医疗。

    当然,跟后世比起来,还要继续努力。

    作者有话要说  这篇文快完了,先有个思想准备哦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