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 其他小说 > 浮生如梦白日尽 > 第63章 人称奸臣世大夫

第63章 人称奸臣世大夫

聪明人一秒记住 笔搜屋 www.bisowu.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bisowu.com

    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陆相在上书中说“从古至今,因为有仁德,因为让百姓安居乐业却没有大肆敛财,因此而导致亡国和失去皇位的,从来没有过。

    所以说“不担心少,而担心不平均;不担心贫穷,而担心不安定。”

    有德政必定有百姓,有百姓必定有国土,有国土必定有财富。百姓富足了,国君又怎会不富足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从古至今,不讲仁德却财物堆积,百姓不安定却能保全财物,并靠这使国家兴盛且皇位巩固的,也从来没有过。所以说财富分散了百姓就团结了,财富集中了人心就散了。

    有话说与其有搜刮民财的臣子,不如有偷盗国家的臣子,这是说不要让这样的臣子盘剥百姓,使百姓怨恨皇上。

    皇上刚登皇位时便立志剿灭所有叛将,因用兵频繁,遂使得赋税逐渐加重,自然民不聊生。所以叛军乘百姓怨恨进攻皇宫,京城百姓不仅无动于衷,反而跟着叛军一起涌入宫殿。

    虽然有其愚民天性,但究其根本也是因为仁政不施,而用暴虐的政令驱使他们,所以出现了这种情况。

    当时国库堆积地还像山一样,最后不也全送给了叛军,让他们去收买手下贪心的士兵这是皇上亲眼看见的,这就是用失去民心的办法搜刮财物,又有什么好处呢

    皇上到了奉天,立即有叛贼追来围攻,皇上在城中驻扎,却窘困得像干涸的河床,什么都缺乏。甚至曾想派一名士兵去侦察敌情时,那人因天气太冷,跪着请求给一套衣裳,皇上为他找却找不到,只能难过地默默打发他走了。

    又有一次因内宫中用度不足,皇上心里正以军事为急务,不忍心麻烦别人,就拆下自己亲王衣带上的金饰卖了偿付。

    当时跟随的将领官员与随从军队,仓促离开京城都没带冬装,逐渐到了严冬又没有木柴,饥寒交迫,城外敌人又偏偏此时来攻。

    白天手握兵器守城,夜里在城楼上顶着狂风、冒着霜雪,却四十多天没有一人叛变,最终赶跑强敌,守住了危险的城池。

    皇上难道是靠严刑或重赏才使他们这样的吗

    只是靠不贪图享受、不吝啬财宝和百姓共患难,与兵将同甘苦,才使那些人冒着危险抵御敌人,受着饥饿也不离去,挨着寒冻却无不满,危险时不变心,面对死亡也不背离皇上

    所说的“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这就是实例啊。

    到包围解除,各条道路略为通畅,各地赋税逐渐收来,各类贡品也不断送到,于是就在行宫外廊下边另设琼林、大盈两个仓库。

    还没有奖赏功劳,就急忙把财宝据为私有,使希望革新的良臣非常失望,使杀身成仁的志士寒心,因此舆论讥讽发酵,将士们也纷纷开始抱怨。财富聚集了人心就离散,不正是这样吗

    不久将领叛变,皇上南行,奉天城积聚的财物又被各地军队取光了;迁到梁州后,每天供应都困难,却又是单靠仁、德、礼、义就收复了京城,那是因为知道皇上以得人心为钱财,以德行为财富。

    人心假如归附,哪用担心没有钱财;德行高尚,哪用担心不富足难道一定要藏到仓库里,才是自己拥有的吗

    因此,把财富藏在全国,是皇帝的富足;把财富藏在辖区里,是官员的富足;把财富藏到仓库箱柜里,是农民、商人的富足。

    而现如今怎能用所谓的私库,去拥有全国的富足,去做官员都不屑于去做,只有农夫、商人才做的事呢

    皇上如果认为多收赋税能夺取军事胜利,那内乱期间的搜刮已证明了没有成效;如果认为多积贮可以据为己有,内乱期间的积蓄又化为乌有了;如果认为放纵不会妨碍治理,内乱期间的教训已够深刻了;如果认为百姓埋怨不至于危及国家,内乱期间的灾难危险已到顶点了

    然而,后来很快就能消灭严峻地祸乱,形成中兴局面的原因,确实是因为皇上有改过图治的志向,有认错后悔的言谈,取消了苛捐杂税,崇尚节约俭朴,更换年号和百姓一起开创新局面。

    所以神灵被皇上的诚心感动,臣民被皇上的美德感动,放弃了成见,从而局面转危为安。皇上也应为国家发展打下稳固基础,为子孙后代和黎民百姓建立万代伟业;更以从前放纵为鉴戒,恢复不断弘扬德政的言行,又怎能又放纵奢欲,横征暴敛,以前的教训还能再重复吗

    君主昏庸还是英明,与所用的人密切相关,皋陶、夔、契仁德卓著,虞舜就享有圣贤的名声。皇父、棸、楀受宠信,周厉王就被赶跑了。自古以来哪有奸臣掌权,而灾祸不连累国家的呢

    就像用刀杀人,天下的人不怪刀而怪拿刀的人;养害虫危害别人的财物,天下的人不怪害虫而怪养害虫的人家。道理是必然的,不能不细想。

    臣又私下考虑,皇上认为任用裴是皇上的决定,裴奸佞说话多顺从皇上的意图,现如定罪惩治,好像是受众人胁迫,所以想保住他用来彰明主见。

    如果是这样,皇上任用人有始有终的用意是好的,但对于知错必改、驱除邪恶的主见却是不够。

    现在朝堂之上先观望皇上意见,不肯开口已渐成风气;奖励臣下说话,尚且还担心没有效果呢如果又压制,谁还敢说真话

    就像裴这样凶狠狂妄,危害全国,上至王公近侍下到官吏仆役,在下边议论的成千上万,能够对皇上说的又能有几人皇上如命亲信广泛了解舆论,有心比较近来的情况,便足以知道真假。”

    而陆相在上书的最后说道“臣卑贱粗陋,却被任命为宰相,地位极高,又蒙恩遇,难道不知道看形势顺从皇上意见起码那样既可以保住皇上已给的恩宠,而附和多数人的意见,又可以免受严厉的责备。

    若实在不行,借病引退也能有见微知著的美名;倘若选择与奸佞同流合污,亦没有遭其仇视的危险。到底又何必急于自找苦吃,独自和豺狼对抗,上违皇上欢心,下召谗言攻击呢

    确因时常自省自己无能,没有什么贡献,却又长期承蒙圣恩眷顾,这也只因臣能说直话。而皇上已经因这容纳了我,臣也因这自信。

    跟随皇上经历了逃离京城的危难,目睹了陛下复兴的艰难,然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心悸。

    因畏惧重蹈复辙而担忧,惧怕国家危亡而敲警钟。

    因为心中激动,想不说也不能保持沉默,为这事奏本虽已有多次,皇上不肯采纳亦没有体谅审查,故再次上奏,以尽我忠心。

    因心中十分担忧所以语句杂乱,因心情恳切所以言语迫切,从为自己求宠信考虑是不恰当的,从为皇上防止祸害考虑却是忠诚的表现。

    为皇上捐躯臣不敢逃避,沽名钓誉炫耀正直也是臣不忍心做的事。

    但愿能唤醒皇上的智慧,为家国仔细思考,国家将因此受益,不光是微贱的臣。”

    上书句句言辞切切,细述了自古奸邪害正,而裴姓奸佞即为国之蠹书等等。

    可奏章呈上后,即便有时任盐铁转运使、京兆尹与司农卿等忠臣良将皆因事情相关,纷纷作证户部裴奸佞伪诈虚妄,却仍未动摇其地位分毫。

    反而圣上龙颜大怒,当庭指责陆相既然有意将裴爱卿比为赵高之流,那是不是说圣上即为秦二世

    然后以其竟敢以下犯上,弹劾当今陛下忠奸不分实为一代昏君为由,当朝罢了其宰相之位,念其以往功绩才不忍留情,贬了他去当太子宾客

    至于其他几位出来佐证的大人,也纷纷被罢官贬职。因此,朝堂之上奸佞更加骄横,且其对弹劾过他的那些朝臣们怀恨在心,企图伺机更多地加以报复,眼下朝中人心惶惶却又无人敢言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温彦行从书信中得知老师被罢相一事的大体过程,最后气愤到独自一人在房中,拍案而起亦不免同时心情万分复杂。,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