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 其他小说 > 穿越知否混日子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影响

第一百二十六章 影响

聪明人一秒记住 笔搜屋 www.bisowu.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bisowu.com

    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可惜柏哥儿了,摊上那么一个外祖母,连累了整个王家还不算,本来这一次还能在往上走一步,却因为替王家的事情,被那些刚刚进入谏院的愣头青给盯上了,三天两头的弹劾。”

    刚刚入夜,英国公夫妇刚走,盛华兰和盛如兰两姐妹匆匆过来拜见老太太,没多久,得到消息的盛墨兰也紧随其后,就如同点卯一般,一前一后都过来了。

    盛长槐刚刚回自己院子里面,在张大娘子的伺候下换完药,回来之后还没顾得上给姐姐和妹妹们打招呼,就听见老太太一阵唏嘘,不住的感慨。

    “这是怎么了,二哥哥又出什么事情了。”

    在盛老太太心里,盛家第三代男丁里面,最溺爱的是盛长槐,仅次于盛长槐的便是盛长柏,虽然盛长柏整日不苟言笑,也学不会别人家淘气孙辈那般彩衣娱亲,有时候说话还不怎么中听。

    但是在盛老太太心里,对这个孙儿可是十分看重的,甚至超过了这几年日日讨他欢心的盛长杨。

    用老太太的话来说,盛长杨那小子,虽然确实对她这个祖母真情实意,但每次过来卖乖,都是带着目的来的,他知道在这个家里,老太太的话是最管用的,看上什么好东西了,只要在老太太跟前提上一嘴,老太太都不用发话,自家嫂嫂就派人给他买了过来。

    倒也不是张大娘子小气,盛长杨需要什么东西,给张大娘子打个招呼,张大娘子每每都会如他的意。可是,盛长杨这两年迷上了什么花鸟鱼虫,所谓花,便是兰花,鸟,自然是鹦鹉,鱼倒也罢了,不是喜欢鱼,而是喜欢钓鱼,虫自然就是蝈蝈了。

    你说他要是喜欢什么孤本古籍,哪怕是古董瓷器,张大娘子都不会说什么,对于西平侯府来说,那都不算有多么值钱,除非是什么名家传世之作,但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喜欢的人谁不是捂得死死的,几个月时间能寻上一件已经是好的了。

    但是这花鸟鱼虫,乃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从汴京开始流行的,京中的贵公子,尤其是国子监那边,谁要不会点这玩意,就好像不是读书人一般。

    不过听说,这玩意一开始是从舒王府那些先帝的兄弟们手上开始流行的,先帝的兄弟和先帝一样,当年受到打压,没学到什么真本事,到了汴京,有了先帝的各种赏赐,自然是想着怎么享受生活,养了一帮清流门客,整日里研究这些玩意。

    但好死不死,这清流门客之中,有一位乃是难得的书画双绝,在京中颇有才名,就好像当年盛长槐诗词一样,在京中万人追捧,更有趣的是,这人的这些玩意,是从苏州跟着苏轼学的。

    苏轼的文采,这两年愈发精彩了,尤其是在盛长槐这两年鲜有诗词问世,苏轼已然成了文坛的门面担当,实现了他的夙愿,成为继杨无端之后大宋的风月班头,去年他在苏州举行的那场点花魁的盛事,连远在西北的盛长槐都听说了,心里不禁有些感慨,苏仙就是苏仙,不是一般的会玩。

    每次盛长杨要买什么东西,张大娘子虽然如他所愿,但总会说他几句。盛长杨倒是聪明,给张大娘子说,不如给老太太说,每每他一开口,张大娘子马上就让下人替他采买。

    不提盛长杨,说回盛长柏,昨天夜里,王家已经被抄家,王家舅哥作为王家主君,直接下了天牢,男丁也全部下了大狱,女卷圈禁在家里,讽刺的是,带着王家投靠刘贵妃,甚至替王家在文书上签下字的王老太太,倒是和儿媳妇孙媳妇孙女一样,被圈禁在家里,并没有被捉拿。

    昨天的事情,今天好些人下朝之后才知道,回到衙门第一件事便是落井下石,撰写奏章弹劾王家,好死不死的是,谏院因为之前有部分和韩相公不对付的,这一次填了好多实缺,自然要从其他地方补充人手到谏院,比如新科进士一二三甲的人。

    这帮人初入官场,别的没学会,写奏章弹劾同僚,邀名卖直倒是学了个十成十,盛长柏因为是王家的外甥,也被这帮人写奏疏攻击。

    盛长柏本来已经在自家岳丈那里得到消息,这一次可能会被升为礼部侍郎,但按照大宋官场的潜规则,被人弹劾,升迁一事便要搁置,除非是皇帝和中书省的相公们同时力挺。

    但是在这个节骨眼,官家忙着给先帝守灵,中书省的相位空悬,韩大相公这一次也在被弹劾之列,自身难保,而刚刚进入中书省的海文礼又要避嫌,所以盛长柏这一次的升迁算是泡汤了。

    “我当是什么事情呢,礼部有什么好待的,要我说,二哥哥这时候就应该自请外放。”

    “胡说,好端端的京官不做,做什么外官。”

    听到盛长槐的建议,盛老太太不禁有些气恼,怒斥了一句,就连盛华兰和盛如兰也一脸不解的盯着盛长槐,脸上还有些不豫之色。一旁的盛墨兰倒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有盛明兰所有所思的低头细想盛长槐的建议。

    盛华兰和盛如兰的脸色,盛长槐心知肚明,在怎么说,王家乃是她们姐妹的外祖家,现在王家落难,盛长柏留在京城之中,说不定还能帮上点忙,要是盛长柏外放,没人会管王家死活,她们那个父亲可是指望不上的。

    盛长槐摇了摇头,苦笑着解释道。

    “我知道祖母舍不得二哥哥,又觉得海家两位师兄同时拜相,二哥哥应该是官运亨通,但是祖母您想想,海家两位师兄拜相,我又执掌枢密院,在这个时候,二哥哥更应该主动要求外放。”

    “一来呢,我朝进入中书省的,要不有执政一州之经历,比如海文仁师兄,之前被贬离京,正好补上了这个缺陷,要不就是如海文礼师兄一般,多年执掌翰林院,在朝中人脉深厚,即便没有外放的经历,拜相也说的过去,更何况他年事已高,官家让他拜相,不过是权宜之计,哪有兄弟二人同时进入中书省的,您看着把,过不了多久,海文礼师兄就会告老还乡。”

    这两年海文礼的身体每况愈下,早有告老还乡之意,只不过因为海文仁被贬,谏院大权被韩章韩相公的门生把持,觉得现在朝中奸逆辈出,在翰林院硬撑着,也算是为他这一派守住最后一个阵地。

    盛长槐顿了顿,又接着说道。

    “不仅仅是二哥哥,就连海文信师兄,也同样会要求外放,这是前天官家定下海家两位师兄同时拜相的时候,他们在家里已经商议妥当的,他都需要避嫌,更何况二哥哥。”

    说完,盛长槐又对着盛华兰和盛如兰说道。

    “至于大姐姐和五妹妹的心思,我已然知晓,但是你们想一想,二哥哥因为是王家的外甥,已经被谏院的御吏们弹劾,如果这时候他在为王家求情,又或者利用自己的人脉为王家减轻罪责,那就不是在救王家,反而是火上浇油。你们想想,王家舅舅一个平庸之才,罪人刘氏接近王家的目的何在,不就是看上老太师留下来的人脉吗,幸运的是,老太师去世多年,人走茶凉,王家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比起被叛军斩杀的严相公,无伤大雅,更没有直接参与到谋逆中去,看在老太师的份上,王家舅哥也没性命之忧,最多是充军,只不过在文书上签字的王家老太太,恐怕要流放了,她那么大年纪,估计走不到南方烟瘴之地,就算到了那,也受不了那种苦。”

    盛长槐说的并非没有依据,一则刘贵妃的姐姐已经招了,那日在文书上签字的人,大部分都是他们逼着和刘家上一条船,二则,王家的任务是将来帮助稳定朝纲的,三责,大宋不杀士大夫,王家首罪之人乃是王老太太,其他人大部分都是无辜的,想必王老太太是个聪明的,也知道这时候她把所有的罪责认下来,才是对王家最好的,盛长槐虽然看这个老太太不顺眼,但还是明白的,这个老太太是有这个觉悟的。

    从这两年,王家得势之后,并没有针对盛家就可以看出来,虽然王老太太可能是准备在事情定局之后在秋后算账,可能是会只针对盛长槐一人,但她的谋划,就是想着王家出事,盛家的外孙外孙女们还能照看一下获罪的家卷。

    “槐哥儿说的不错,长柏不能给王家求情,他要是外放,就不会有人盯着盛家,等到王家判决下来,女卷那边,咱们私下里多花点银子,从教坊司赎出来,男丁充军不可避免,这都是命数。”

    老太太一锤定音,盛华兰和盛如兰虽然心有不甘,但是盛明兰在她两耳旁悄悄说了几句话,她们脸上虽然还有担忧之色,但却缓解了许多,盛老太太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却没有说什么话。

    盛长槐倒是能猜到盛明兰说了什么,不就是充军的话,最大的可能是到河北前线,河北那边有顾廷烨,不会让王家的男丁如同贼配军一般做了炮灰,保住性命应该没问题。

    至于她们剩下的担忧,那就是王老太太了,流放这种事,不像是充军,更何况,本朝流放都是南疆烟瘴之地,正如盛长槐所说,王老太太那么大年纪,走不到南疆,恐怕人就没了。

    “明丫头,好歹看在二哥哥和你两个姐姐的面子上,王家帮就帮了,但是,顾家那些人,你可千万不要在多事了,哪怕是整个顾家人求到你跟前,你也不要去理会,照我说,这几天你和团哥儿就留在大哥哥家里,我就不信,顾家那伙人敢到西平侯府闹事。”

    顾家三郎早就下了大狱,谋逆第二日,秦太夫人就被捧日军给抓了,听说那时候,秦太夫人直接把顾家祠堂给烧了,要不是捧日军到的及时,恐怕整个侯府都要付之一炬。

    听秦太夫人身边那个嬷嬷招认,本来秦太夫人是准备和顾家祠堂一起葬身火海的,听说自家儿子还活着,才从祠堂里跑了出来,不等刑部的官员审问,就把所有的罪责全部认了下来,又说什么自家儿子压根不知情,带兵去找盛长槐亲兵麻烦,是因为对盛长槐有所不满,故意找茬。

    她这个说辞,说个不好听的,已经是她最后的挣扎的了,可惜的是,她哪里知道,自家儿子那个性子,早在被英国公世子抓获之后,就把所有知道的事情吐露出来,作为将门子弟,又是直接参与谋逆的,能活才怪。

    就算顾三郎是个硬汉,什么都没招,刑部也没人会信她的说辞,所以在得知自家儿子全部招认之后,这女人倒也硬气,直接撞死在牢里,死前一直念叨着什么顾家就是个吃人的魔窟。

    至于顾家四房和五房,本来谋逆和他们没关系,但是好死不死,寿亭侯身边那个女子,正是顾廷烨原先的外室朱曼娘,就是四房和五房帮秦太夫人找回来的。

    本来秦太夫人是准备拿来对付盛明兰和顾廷烨的,但知道朱曼娘的儿子已死,又起了其他主意,把朱曼娘送到寿亭侯府,本来想着把顾廷烨那个庶子之死瞒下来,等谋逆成功,拿顾廷烨儿子的消息要挟顾廷烨自投罗网,结果没想到那女人那么厉害,把个寿亭侯迷的五迷三道,更是帮着寿亭侯拆穿了小邹娘子和账房通奸,并害死了寿亭侯仅有的几个庶子。

    虽然四房五房没直接参与谋逆,但他们知道顾廷烨的儿子已死,秦太夫人是准备拿这个秘密要挟顾廷烨,却没有上报的事情上,让刑部官员认为,四房五房与谋逆脱不了干系。

    而盛长槐之所以提醒盛明兰别心软,就是恨四房五房竟然又和秦太夫人勾结起来对付盛明兰,虽然没有实行,但他们确实是起了这个心思,正好趁这个机会,将两房赶出汴京,流放南疆,给盛明兰留一个清清白白的顾家。,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