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上林苑”
“令”
是日夜,长安城北戚里,阳府。
听闻杨离的转述,阳城延的面容之上,只顿时涌上一抹疑虑之色。
“还请杨监令明言。”
“陛下所言之上林令,位、秩几何,又权、责何物”
神情略有些严肃的发出此数问,阳城延的面容之上,已不见丝毫澹然。
自有汉以来,汉家朝堂便有一个不可明说的共识凡是没有先例,并由君主直接设立的新部门,那大概率都会是位鄙权重,且很容易背锅的烫手山芋
原因很简单。
论制凡是二千石及以上级别官员的任命,无论是百官朝臣,亦或是地方郡守,都需要经过朝堂共议来决定。
哪怕是个比二千石的官职空缺,且天子本人已经有了属意的人选,也绝不能大腿一拍,就下达任命诏书,而是要将此事摆上朝议,走个民煮推举的过场。
就好比关东某郡郡守出缺,即便天子已经选定了人,甚至都已经草拟好了任命诏书,也得先在朝议上隐晦的表示某某郡的郡守出缺,众爱卿,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啊
得到天子授意,朝臣百官便会找出来,试探着提出自己的人选。
如果天子早先没有确定人选,就大概率会在这些人选中,选一个最看得过去的,将其任命为新的郡守;
若是天子早有人选,则会隐晦的将朝臣提出的人选一一否决。
如张三很干练,朝堂需要他啦
李四还年轻,得再积淀几年啦
王五很靠谱,但不合适之类。
等人选被一一否定,朝臣百官就会反应过来陛下心里,只怕是早有人选。
明白过来这一点,百官就会一同站出来,对天子恭敬一拜臣等愚昧,实在想不到更好的人选,还请陛下指点一二。
到这时,天子才会勉为其难的说赵六朕觉得还行,大家觉得呢
得知天子的心意,朝臣百官自是恍然大悟,再拜陛下实在是慧眼如炬,确实再也没有比赵六更合适的人选了。
有了这么一套程序,这个新郡守的人选,才能算是经过朝堂郑重讨论,最终得以确定。
旧有部门得人事任免尚且如此,新部门的成立,显然就更复杂了。
别忘了如今汉室的执政学派,可是崇尚无为而治的黄老学说
虽然黄老学真正的执政思想,应该是无为,而又无所不为,但在如今的汉室,黄老学说早就演变成了宁愿什么都不做,也绝不愿犯错的慵懒学派。
而在这样一个守旧、顽固,整日祈祷一切都不要发生变化的执政学派前,任何一个新鲜事物的问世,都必将面临无比巨大的阻力。
所以,为了绕过重大人事任命、重要部门设立需要通过朝议,以及渴望世界永远不发生变化的执政学派黄老学,先皇刘邦就经常会钻一个漏洞。
随手任命一个六百石级别的某某都尉,然后假天子节以壮其威。
六百石的级别,再加上是与军方挂钩的都尉,天子自是能绕开朝堂,一言而决;
而假天子节,又可以让这个六百石级别的小官,具备绝大多数两千石级别官员,都无法具备的权力。
对于天子而言,通过这样的任命,来解决一些临时性的问题,显然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但对于被任命者而言,这样一个位鄙权重的官职,却是一块无比烫手的山芋
道理很简单六百石假节,说好听点,是钦差大臣,是如朕亲临;
但说难听点,那就是德不配位
面对假天子节的天使,自是没人敢轻易唱反调;但对于一个六百石级别的天使,大部分人,恐怕都不会服气。
尤其是那些恐有数千,乃至上万户食邑,随时具备被任命为丞相、御史大夫等三公的资格,却无一官半职的元勋功侯而言,一个六百石级别的小官,实在是连苍蝇都算不上。
你假天子节,本君侯确实不敢动你;
但假节假节,终归是假借,而不是赐予;
总有那么一天,那杆被天子暂时借出的节杖,会被收回宫中。
等以后没了天子节,你一个六百石,本君侯还怕你不成
这个官员之所以是六百石,就必然是因为六百石,大概率是这名官员目前所能达到的巅峰;再高,就会因资历不足而引起朝堂不满。
而假天子节,又意味着单凭自己的个人威望,这个官员根本搞不定接下来的任务,必须要有天子节杖镇场。
那什么样的任务,才需要天子节杖镇场
或者说,什么让的潜在阻碍,需要天子节杖来震慑
答桉,就是那些食邑数千上万户,硬刚九卿丝毫不怂,三公都要给几分薄面的功侯、贵戚。
如此一来,问题就显而易见的。
就连天子,都不放心这个六百石官员,甚至主动假节壮其威仪,那在这个官员独自面对这些贵族之时,能怎么办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六百石假节的督粮官,刚打发走一个挖墙脚的纨绔外戚,转头就是一个食邑八千户的彻侯上来,话里话外表示借点粮,明日还,该如何是好
胆子大点的,或许会严词拒绝,然后被这个贵族怀恨于心,自此与前途二字绝缘;
胆小一点的,被这个彻侯,甚至是彻侯派出的狗腿子明里暗里一吓唬,恐怕就要动摇立场了。
最难受的是这样的事,无论怎么做都是错的,怎么做都必然会得罪人。
甚至于,在天子和贵族之间只得罪其中一方,都可以算得上是相当不错的结局,能证明这个官员手腕老辣;
绝大多数情况下,结局却会是两方都得罪、里外不是人。
而眼下,阳城延听到杨离亲口说陛下想让我做上林苑令;
作为当朝九卿,阳城延又很确定最近,朝中并没有议论上林苑令人选的风声。
甚至就连上林苑,都才到测绘地图阶段,压根就没动工
所以,阳城延非常担心杨离这个上林苑令,会是一个位比权重,秩不足千石,又假天子节的烫手山芋。
对于阳城延的担忧,杨离心中自是了然。
但最终,杨离还是苦笑着摇摇头,道出了阳城延最不想听到的那几个字。
“陛下言上林苑令,秩比千石,位比九卿丞;假节,许便宜行事”
“唉”
杨离话音未落,就见阳城延满是绝望的闭上了双眼,扬天发出一声长叹。
“难呐”
“难”
满是惆怅的发出几声感叹,阳城延终是抿紧嘴唇,神情严峻的低下头。
“比千石,假节”
“唉”
“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啊”
看着阳城延神情落寞的一阵长吁短叹,杨离也只苦笑着低下头,轻声补充道“及权、责,亦牵连甚广。”
“陛下意于上林苑开官田万顷,以供失地之农佃种,租取十三;”
“少府诸不便为外人知之事,即军工、冶铁、铸钱等诸司,亦当皆迁至上林,以避世而暗行。”
“又往昔,因父死王事,而为陛下收容之英烈遗孤,亦容养于上林;另于上林苑设储君之封地,以结天下豪杰”
随着杨离的亲身低语,阳城延面上神情,只愈发阴沉了起来。
直到最后这句,阳城延面上严峻之色,终于是彻底趋于实质。
“储君”
“储君”
目光复杂的看了看杨离,又自顾自唉声叹气片刻,阳城延终是自顾自摇了摇头,又强自打起些精神。
“少府迁上林之诸司,又新开之官田、英烈之遗孤,余可助君一臂之力;”
“得余亲在,当出不得差错。”
神情严肃的道出这句话,阳城延眉头虽依旧紧锁,但语调中,却不由自主的带上了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若是单从眼下的状况来看,阳城延一个没有勋爵的九卿,想要罩着杨离这个上林苑令,或许还稍有些勉强;
但有一件事,是杨离,以及除阳城延、刘盈二人之外的任何人,都不曾知晓的。
阳城延,快要获封为侯了
甚至就连彻侯封地、食邑数量,阳城延都已经得到了刘盈的暗示。
彭城郡,梧县,邑千户。
虽然仅仅一千户食邑,在那些动辄数千户的顶级彻侯面前相当不够看,甚至比某些关内侯都差不了多少,但再怎么说,那也是实打实的彻侯。
哪怕只是个一千户的彻侯,在面对那些数千上万户的顶级彻侯时,阳城延也起码能稍微硬气一点;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别人一提少府德不配位,阳城延就只能赶忙跳出来,表示臣沐猴而冠,于国无功,请骸骨以告老
可话又说回来,在其他事情上,得封为侯之后的阳城延,或许还能稍微罩着点杨离;但在储君一事上
“陛下可曾言,欲于何时立储”
似是不经意的一问,却是让屋内的氛围陡然一变,二人面上神情齐齐一紧
足足过了好一会儿,杨离才目光躲闪的看向阳城延,刻意压低声线道“阳公慎言”
“慎言”
随着杨离似是提醒阳城延,又似是提醒自己的语调,阳城延这才稍冷静了下来,神情僵硬的笑了笑。
不能怪阳城延、杨离二人太过小心。
实在是任何有关储君的话题,在任何一个时代,储君未立的时间点,都属于绝对意义上的敏感话题。
尤其是现如今,皇长子已诞,却又丧母;天子刘盈又大婚在即,正宫皇后却还没满十岁
“依朝中之论,此事,当非岁之内。”
“君亦不必急于一时。”
不知过了多久,阳城延才轻描澹写的将这个话题略过,将话题再次拉了回来。
深吸一口气,又深深打量一番杨离,阳城延终还是勉强接受了这个现实。
也是到了这是,阳城延才终于反应过来刘盈这道任命,究竟暗含着怎样的深意
“陛下于君,期望颇高啊”
“若君可任上林令一职,而五岁无谬误,日后,陛下必有重用”
听闻阳城延此言,杨离却是洒然一笑,即不出声道谢,也没开口否定。
墨家之士不为公卿、不任长吏、不受敕封,几乎意味着杨离这一身,都必然和重用二字无缘。
只不过这件事,算是杨离和刘盈二人之间的约定,也可以算作是墨家内部的事务。
对于恩主阳城延,杨离还是不忍心道出真相,打破阳城延对自己的期盼。
倒是阳城延,在短暂的思虑之后,开始按自己的经验,为阳城延规划起了未来的道路。
“陛下即言十岁之内,墨家之士不得以墨者自居,只得以鲁班匠人之士示人,于上林设墨苑,便有所不妥。”
“待陛下冠礼之后,君当择机进言,暂改墨苑为鲁班苑;待时机成熟,再伺机而动。”
听闻阳城延此言,杨离只赶忙正了正身,神情满是感激的连连一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又陛下即欲使少府诸司迁事上林,便宜早不宜迟。”
“待酂渠事毕,余便请陛下允准,先迁少府诸司入上林,再谋上林之圈建。”
阳城延又一语,杨离也是在一点头。
将自己能想到的各方面提到,阳城延又沉吟思虑良久,确定没有遗漏,才终于抬起头,看着杨离略带苦涩的面容,满是唏嘘得长叹一口气。
“为使墨家再兴,君,颇有劳苦”
“日后,但有可用之地,余,亦当于君倾力襄助”
听闻阳城延这一声信誓旦旦的承诺,杨离依旧没有开口言谢,只站起身,郑重其事的对阳城延一拜。
这一拜,即是谢阳城延对墨家的照顾,也是谢过去,阳城延对杨离的照料。
这份恩情,杨离穷尽一生,都不能还其十一。
现在的杨离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让阳城延不要沾上墨家这摊浑水。
因为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就连杨离都不敢太笃定未来的墨家,是否真的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