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 其他小说 > 宋魂 > 第381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381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聪明人一秒记住 笔搜屋 www.bisowu.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bisowu.com

    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寇相呢寇相出了什么事情”刹那间,王曙与韩青齐齐打了个冷战,追问的话也异口同声。

    无论跟寇准的关系亲近还是疏远,二人却都早已习惯了寇准运筹帷幄,拍板做主,然后再给大伙分派任务。

    而大伙只要按照寇准的要求去执行,结果就不会太差。

    而如今开封府尹换成了王曙,立刻让二人同时失去了主心骨。非但王曙自己瞬间觉得肩头瞬间一重,韩青也完全无法适应。

    “在下没听说寇相出了任何事情。应该,应该是按规矩,不再兼任开封府尹了吧”信使被王曙和韩青的反应吓了一大跳,愣愣半晌,才苦笑着回应,“况且在下只是尚书省的一名九品小吏,王相您都不知道的事情,在下更没资格与闻”

    最后这句话,可是说在了点子上、

    王曙是状元出身,去年又加了从三品敷文阁直学士头衔,刚刚还荣升了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堪称位高权重。连他都不知道的朝堂大事,比他低了无数级的尚书省九品承务郎怎么可能知晓

    当即,王曙就放弃了刨根究底,苦笑着向信使拱手,“也对,是王某鲁莽了。”

    “不敢,不敢,王相也是心忧国事,才对卑职寄予了过高期望”那信使甚会做人,赶紧侧开身子,躬身还礼。

    知道继续问下去,毫无意义。王曙只能先跟韩青借了一些钱,打发两波信使离开,然后跳上马车,迫不及待地催促韩青赶紧出发。

    朝廷要出大事儿不用王曙做任何解释,韩青也知道他为何要急着赶路。立刻以最快速度,收下了万民伞和青云靴,又朝着前来相送的百姓们深深施了三个礼,随即,吩咐队伍加速前进。

    如果朝堂上最近没有任何大事发生,不可能让王曙连京东东路转运使的屁股都没坐热,就立刻返回汴梁接替寇准做开封府尹

    而朝廷那边,也并非无人可用,更不是非王曙不可。

    至少韩青知道,比自己提前一步被调回京师的丁谓和陈尧咨,无论资历和官职品级,原本都在王曙之上。

    况且王曙刚来即走,京东东路官场,立刻就缺了主心骨。

    万一在新的经略安抚使和转运使抵达之前,地方上有变,或者辽军像上次那样派偏师绕路来攻,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召王曙会汴梁担任开封府尹,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都是一道不折不扣的乱命。

    既然是乱命,还能得到寇准、王钦若等人的同意,通过尚书省,吏部的层层审核,则说明,朝廷那边,大多数官员已经方寸大乱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后世历史书上好像没记载啊或者是另外一个时空的我,历史没学好”一路冥思苦想,韩青却始终找不到任何头绪。

    在另一个世界的记忆中,他找不到任何关于眼前这段时间的重大历史事件。

    他唯一能清楚知道的,只有“澶渊之盟”。然而,他却又不知道“澶渊之盟”的具体达成经过和盟约的具体内容。

    “不会真的因为我的缘故,把“澶渊之盟”给变没了吧忽然间,他心里头打了哆嗦,右手本能地握向了腰间剑柄。

    然而,下一个瞬间,他又放松了身体,苦笑着摇头。

    上一个和自己类似的人,燕王郑子明,可比自己能折腾多了。而以此人的本事,折腾到最后,仍旧仅仅改变了他自己的悲剧命运,却未能影响到任何历史大事的发生。

    韩某本事和能力,都照着郑子明差了好几倍,怎么可能影响比他还大

    ”佳俊,快一些。再快一些。王某也能骑马。杨都尉身上有伤,可以坐马车在后面慢慢养着。”正苦笑不已之时,王曙却又从马车里钻了出来,要求将队伍一分为二。

    “不必,我也可以骑马。早回一天汴梁,我才能确定我父亲和祖父的情况。”杨旭同样心急如焚,从另外一辆马车中探出头,高声回应。

    “好,我让内子坐马车慢慢走。咱们三个骑马先行”韩青理解杨旭和王曙两人的心情,果断点头。

    答应得虽然痛快,窦蓉和许紫菱两个,也全力给予了韩青配合。然而,又足足走了两天时间,三人才终于抵达了京东西路的衮州。

    途中,又有另外两波百姓拦路送上了万民伞,韩青一一拜领。心中也愈发感觉到,“斯土斯民”这四个字的分量。

    京东西路各地,距离辽军重兵集结的大名府更近,民间气氛已经变得非常紧张。

    许多城市的街道上,大白天都变得空空荡荡。而通往南方的官道上,则是马车和行人络绎不绝。

    这当口,凡是有余钱和有能力去南方走亲访友的百姓,全都尽可能地离开各自的家园,径自向南。至于此去到底几时才能回返,却谁也不敢去想。

    一些地方上的大姓或者豪门大户,舍不得自家田产,还纷纷在乡间兴建了堡寨。不求凭借单薄的寨墙和百十号青壮,能阻挡辽军。只求能挡住趁着乱世降临,四处打家劫舍的各路“绿林好汉”。

    “该死的契丹人”王曙是读书人,心思远比韩青和杨旭两个敏感。见到沿途一片凋敝,顿时义愤填膺。“总计不过百十万丁口,却贪心不足,窥探中原。占了中原,他们又能怎么样无非是把城池化作瓦砾堆,把农田变成荒草地,把典籍书册当柴烧而已。”

    “谁叫大宋文恬武嬉,两度北伐之后,便没人敢再提第三次呢”杨旭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道,“总想着不战而屈人之兵,天底下怎么可能有此等美事越是不战,将士们越缺乏勇气,文官们也越懈怠。到现在,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辽军势如破竹”

    这话,涉及到的东西就太深了。即便王曙身为参知政事,也不敢随便接口。犹豫再三,才苦笑着说道“不是指望着能不战而屈之兵,而是前两次北伐,导致元气大伤。所以,每当辽国蓄意挑起边衅,朝堂上总是持谨慎态度的意见,占据上风。直到最近两年,佳俊献上了火药,又成功劝得夏州重归大宋治下,敢言战的人才多了一点儿。但对于辽国,却仍旧心存忌惮的人居多。”

    “借口而已”杨旭久在前线,看到的情况更直观,心中感触颇深。又因为真定城最终失守之事,受了些刺激,因此说话的语气很冲。“若是燕云十六州和江南一样富庶,大宋宁愿将士们血流成河,也早就将其夺回来了。如今却越来越不愿向北用兵,无非是嫌燕云十六州贫困,拿回来非但增添不了国库的赋税,反而要朝廷出钱填补新的窟窿而已。”

    “绝非如此,慎言,慎言。朝廷近二十年来,不愿再提北伐之议,绝非因为燕云十六州穷困。”王曙刚刚升任参知政事,良心未来得及变黑,连忙红着脸摆手。

    杨旭却不跟他争辩,继续冷笑着说道“却不去想,如此一年年下来,燕云十六州百姓,早就换了两代,继续下去,有谁还记得自己是汉家儿郎今年追随耶律隆绪南下的,除了其契丹本族之外,最多的就是汉儿签军。再过些年,辽国换个聪明的皇帝,将签军全都改了契丹籍,赐姓耶律,辽国就又增加丁口数百万,届时,大宋又拿什么来抵挡辽国的进攻”

    “这”王曙听得悚然而惊,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且不说他刚刚升任参知政事,排在他们前面的正副宰相还有五六个。即便他如同寇准一样,做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也未必能扭转得了,大宋如今畏辽如虎的局面。

    “两位,没必要争论这些,北伐燕云终究是以后的事情。眼下,还是多想想,如何保证辽军攻不破澶州吧”担心杨旭继续说下去,让双方都下不了台,韩青喘息着在旁边打圆场。

    “除非朝廷尽快抽调精兵支援澶州,否则,恐怕李继隆和我祖父一样,独木难支。”杨旭的注意力,迅速被他的话吸引,皱着眉头低声说道。

    “河南行营刚刚开始组建,恐怕不能轻动。折帅所部的永安军远在河东,即便接到命令,也来不及驰援澶州。如今能顶上去的,恐怕只有镇戎军了。”不提朝廷的大政方针,王曙的头脑就立刻变得清楚了起来,想了想,迅速回应,“只是李老将军身体最近积劳成疾,未必能亲自带领大军”

    “李老将军积劳成疾,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不知道”韩青关心则乱,没等王曙说完,就急切地追问。

    当初如果没有李继和及时出手相助,他和窦蓉两个,恐怕早就死在红莲教和贪官污吏的联手追杀之下了,根本不可能有后来的美满幸福。

    而现在,他身边的亲兵,大多数还是来自镇戎军。让他每当看到武又等人,老将军的音容笑貌就变得清晰一分。

    “就在我来东路之前。”王曙叹了口气,低声补充,“原本镇戎军驻守封丘,还能成为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李老将军生病之后,朝廷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接替他。随便委派一个宿将,也很难让镇戎军将士心服”

    话才说了一半儿,身背后,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三人齐齐扭头,又看到一队信使,风驰电掣般冲了过来。

    为首之人,也看到了王曙、韩青和杨旭三个。立刻举起了一支涂着火漆的信桶,扯开嗓子高声招呼,“王相,王相,圣旨。圣上有旨,催您尽快返京。卑职赶到青州,寻您不得,只好一路又追了过来。”

    “圣旨,催我”王曙目瞪口呆,哑着嗓子向对方确认。

    自己不过区区一个文官,再受信任,也不应该享受两道圣旨连番催着赴任的待遇。除非,除非寇准,王钦若,丁谓,陈尧咨这些人同时卧病不起,官家手头,已经彻底无人可用

    “卑职不知道详情,圣旨就在漆桶内。”那信使喘息着靠近王曙,将漆桶从背后取下来,双手捧给对方。

    “寇相呢,他最近可好”王曙没有立刻伸手去拆漆桶,而是再次和韩青一道,异口同声地询问。

    “寇相安好”这个信使,比三天前那个消息灵通得多,抬手抹了一把汗,继续喘息着回应,“官家要御驾亲征,寇相随行。所以,请王相火速回开封府,辅佐雍王坐镇京师”,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