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 其他小说 > [三国]在全员美人的家族做谋士 > 第173章 第 173 章

第173章 第 173 章

聪明人一秒记住 笔搜屋 www.bisowu.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bisowu.com

    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杀之无损, 徒有恶名,且制之在我。”

    卫固是这般劝说范先的。

    挟太守以令郡县,名正义顺, 纵使是荀清恒亲至也难以发难。

    杜畿遂以卫固为都督, 行丞事, 领功曹,又令范先都督郡兵三千, 毫无保留的将兵权叫给了这两位阴怀不轨的大族。

    荀清恒称病暂留于华县, 与河东近在咫尺, 不论是身侧之危, 又或者是内心阴图,二人不约而同的欲大肆募兵, 以壮郡县。

    杜畿很淡定, 一边被迫当一个甩手掌柜, 一边又向二人建议道:“夫欲为非常之事,当揽民心, 大肆募兵必使百姓惊恐,不如以钱财募兵。”

    二人家族经营河东数代, 库中资产不胜数, 一郡豪富,如今听得此言竟没觉得奇怪, 反而是觉得颇有道理。

    先前难制流民盖因不愿给钱,如今他们不仅有危险在侧, 又欲举大事, 自然不能再吝啬钱财。

    于是河东各地开始了乱哄哄的募兵, 各种千奇百怪的乱子频频出现, 连荀晏都略有耳闻, 不由有些啼笑皆非。

    二人不通兵事,募兵无严刑峻法规定,各地将领都为了吃空饷,薅这两个冤大头的羊毛,募兵流程乱不可言,不需亲自去看荀晏都能摸得清他们的结果。

    恐怕募兵所得人数要比他们设想的要少起码一半。

    杜畿这是在欺负他们不通军务,而这两人却还以为眼前的府君软弱可欺,没有脾气。

    待得一片混乱的募兵结束,杜畿又向有些焦头烂额的二人提议。

    “人情顾家,将吏久在军伍衙署,思乡之情不可止,若能分遣回家休息,必然感怀二君之恩,竭诚尽节,披肝沥胆,待得用时再召集也为时不晚,此既得人心,又不失灵活。”

    本不欲从之,但吏民因先前募兵混乱早已怨气深重,如先前那些流民一般难以控制,细思之下只得无奈再次采取了杜畿的建议。

    一来二去的,表面上仍然是卫、范二人总揽郡中事务,实则却是势力逐渐被削弱,亲信被调离身边,钱财耗损,军队却仍不成型。

    等惊醒不对劲时为时已晚,卫固隐约察觉到了什么,他领兵杀气腾腾的闯入了太守府邸之中,却已是人去楼空。

    “府君,府君今晨率几十骑已出城,道是往北山秋猎,属下,属下便不曾注意。”

    派去盯梢的小吏结结巴巴的说着。

    杜畿手中无权,难以行事,平日里又无什么事做,便常常出城打猎,一副胸无大志,乐得做个傀儡的模样,别说他们,就是卫固范先都早已懈怠了下来,不认为此人有威胁。

    又去城外搜查,却遍搜不得。

    “既欲为虎,却生恻隐之心,今不杀,必为后患”

    后赶到的范先面色极差,开口便是火药味。

    “杜畿已走,你我还要争斗不休吗”卫固斥道,“若其出关联合荀清恒,我等又该如何处之”

    范先这才收住了自己积压许久的不满,只是仍然不给个好脸色。

    “事已至此,唯有一战”卫固左右踱步,倏而回首厉声道,“召集郡兵,令诸县戒严,不可放过掳走府君的贼人”

    他刻意在最后几个字眼上加重了语气,在场人都知晓他的意思。

    “荀清恒手中不过三千余人,依我之见应速传信于张晟、高干,该动身了。”

    范先思忖片刻,紧接着说道,二人这会终究算是达成了一致。

    秋,白骑攻东垣,高干入濩泽,上党诸县杀长吏,弘农执郡守,河东豪族并起。

    方才平定不久的河东四周又一次动乱不停,这次甚至牵扯了上党、弘农、河内等诸多要地。

    “这就是杜府君的反客为主”

    荀晏挑眉问道。

    仲长统这会敛去了那日里精明的模样,嘴唇一蠕便是之乎者也,完全自闭化了。

    实话说,他确实没有想到现在的情形,更无从知晓杜畿是否顺利。

    话虽如此,荀晏依旧是利索的拔营,不往河东,而是趁乱疾行直入弘农。

    弘农太守府上,杀伐声渐休,血腥气浓郁到似乎将要化为实质,四处安静,唯有铁甲碰撞之声,又似隐隐夹杂着细碎的咳嗽声。

    “反贼皆已伏诛”

    将领大声喊道,身上犹是点点血污。

    主君拍过他的肩,与他擦肩而过,一步步上前去,这般情形下他竟犹自闻到了一缕极淡的药香,与四周令人作呕的血腥味格格不入。

    年轻的御史神色寡淡,面色又是一贯的苍白,他站得很直,虽身形羸弱,却自有一番凌厉。

    “张琰”

    他问道,声音中不带恼怒也无有痛恨,只是单纯叫了这个名字罢了。

    张琰低下了头掩去神色,他不知应当是恐惧还是后悔,后悔自己响应高干等人在弘农兴兵而反恐惧性命即将断绝于此

    自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他兵败于此,一死也是理所应当

    “琰鬼迷心窍,犯下这等大错,不求御史能够原谅于我,但求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他伏在地上,哀求着说道,“我熟知河东弘农地形,通晓卫固高干等人防守要害”

    他看到站在十步开外的人动了,他朝他走来,步伐干脆而利落,似是为他所言之事所动。

    怀间匕首冰冷,他知道这是他唯一一个翻盘的机会,虽有传闻荀清恒善剑术,但他久病在身,即使少年时武艺超绝,如今又能剩下多少

    他只要劫持住他,他就可以逃出去,只要逃走,他未必不可以东山再起

    心里念叨着,他几乎目不转睛盯着那双染了鲜血的靴子,口中还在不停吐出各种说辞。

    倏而,他双目圆睁,还未来得及抽出怀中匕首,冰冷的利器已然穿透他的胸膛,鲜血汩汩流出。

    “我不信你,”那人的语气堪称凉薄,漠然收剑转身与身边人说道,“去寻弘农太守。”

    弘农与河东不过一水之隔,只需北渡黄河便能抵达河东。

    暂且安置好弘农郡,荀晏令弘农典农校尉派一部人马护送法正等人直往许都,自招弘农郡兵,领兵直渡黄河。

    河东大乱,陕津再无人把守,这次渡河堪称风平浪静,他绕了个大弯,终于抵达了这次大乱的。

    荀缉是第一次领教他这叔祖领兵究竟是什么风格,同时也理解了自己父亲为何一直隐隐有些不认同。

    荀清恒行军往往极快又极奇,他熟知地形又精通算术,在某些情况下能带着一伙训练普通的骑兵跑出曹操虎豹精骑的速度虽然虎豹骑的前身本就有他的一些手笔。

    战场上一步快步步快,他跑得够快,所以张琰甚至没有发现他何时带着兵马出现在了身后,以至于不防之下竟惨遭大败,雷霆般又夺回了险些失守的弘农。

    相比于稳扎稳打,统领大军步步推进,他其实更擅长奇兵奔袭,乃至于青徐之战时也是奇袭成为胜负关键,但这般奔袭对于身体的负担实在太大。

    荀晏下马便扶住了荀缉的手臂,闭目缓了好一会儿才算是缓过了这一阵眩晕,他不大想去面对侄孙担忧的眼神。

    实际上他感觉自己现在还好,在华县停了月余,风寒也养了个七七八八,现在的状态已是不错,只是免不了体虚疲乏,体力不比常人。

    彼时已然夕阳沉下,余晖落在荒芜的大地上,他实在受不了身边人无声更似有声的眼神,他侧头问道:“公达可有为你想好表字”

    荀缉摇头,迟疑了一下说道:“大人并未说过,只道自身才学浅薄”

    已近弱冠,自然应当取字,公达连取个字都不取就把儿子放出来,实在是有点点渣。

    荀晏悄悄腹诽起了大侄子。

    “他怎就才学浅薄了”他小声嘟囔着,“昔日颍川文会,他与我那几位兄长都极为出挑,多为人赞赏,那何伯求更是将他引为知己,所谓才学浅薄全是借口”

    “叔祖也是自幼有名士之风。”

    荀缉认真说道。

    荀晏也认真回忆了一番,只记得自己少年时颇为自闭,不喜参与文会,更不爱与那些进进出出的名士打交道。

    思及此处他突然有些索然无味。

    名士评语,乡议点评,荀氏从来不曾缺席,这也是所有士族都会做的,再寻常不过的事。

    “纠,这个字如何”

    他蓦的开口问道,眼神却并未看向荀缉,反而是遥望着远方。

    他有一双堪称漂亮的眼眸,不似世人所称赞的丹凤眼那般雍容有威仪,而是一双弧度柔和的杏眼,明亮而清澈,似是能照进人的心底。

    荀缉恍惚了一瞬,这才顺着他的视线望了过去。

    落日余晖下,尘土的飞扬在那一缕光下愈发显眼,他看到了一面旗帜在远方摇曳着。

    “夏侯”

    他喃喃念了出来。

    “元让至矣。”

    荀晏笑着拍去了手上的灰尘。

    盲眼夏侯风尘仆仆,较先前所见愈发沉稳,举止有礼,与那些个个跳脱的诸夏侯诸曹将军格外不同。

    所以人家是大哥。

    “想来弘农已定。”

    夏侯惇望了一眼荀晏来时的方向,少有的笑了起来。

    他身旁早已换了一茬的亲卫也有些讶异,未想将军与荀御史竟是关系不错的样子,不然将军平日里可是少有笑脸。

    荀晏揶揄道:“我还当元让不来了,只怕我与杜君要苦战一番了。”

    夏侯惇苦笑,连连摇头。

    “河东要地,杜伯侯与清恒连召我合军,我岂敢不至”

    “不知如今战况如何”

    未及休息片刻,荀晏再度摊开舆图,遥指其上一座座要塞中枢。

    “杜君据守张辟,闻高干、张晟皆攻之不下,可逐一攻破。”

    夏侯惇肃然起敬,高干张晟兵马恐怕能有万余,本以为杜畿处境岌岌可危,未想他竟能在如此境地下坚守城池。

    “不知杜府君麾下有兵多少”

    荀晏瞥了他一眼,神色自若答道:“杜君自将五十骑抗敌。”

    夏侯惇:

    他用一只眼睛盯着荀晏,想让他别这会儿还在开玩笑了。

    荀晏被盯得心虚,他咳嗽了一声嘟囔着说道:“早些时候确实是那么点人”

    “然卫范无道,百姓感怀杜君之恩,吏民多举城相助杜君,旬月之间,已得五千余人。”

    他又道。

    夏侯惇想了想杜畿至河东才多长时日,不得不感慨道:“确实是良才”

    不知为何,荀晏想起了杜畿曾言的应变。

    本以为这位府君是个怀柔手段之人,而观如今仗势,分明是个胆大包天的主,若无他有意引导纵容,他不信卫范二人能有胆直接反了。

    闹得越大,铲出来的魑魅魍魉也就越多,正所谓不破不立,河东既然烂了,那就直接打烂重塑。

    只是这把屠刀却硬是又一次塞到了他手中。,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