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从宫里出来后, 许淙松了一口气。
因为殿试的结果不会马上出来,所以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他便拥有了一小段的空闲时间。
想了想, 他决定将科举记完结了。
科举记这本画册,还是他岁那年画的, 这么多年来偶尔更新, 偶尔断更, 如今已经画到了第十册。
结束了游历的许大林人前往京城, 参加会试。
至于第十四册和第十五册画什么, 他也已经想好了, 并且还画出了其中的一部分情节。这次再画, 他便添加了一些京城的景色。
京城的繁华那是必须要画上去的,毕竟是国都啊,不但要画而且还要画得尽善尽美非常好看, 让人一看到就想要来游玩一番。
至于形形色色,年龄不一的举人们也不能落下,毕竟会试和殿试是这本画册的最,有了主角那怎么能缺少配角呢
所以最后的这两本许淙画得非常认真, 还参考了自己在贡院和皇宫内的亲身经历, 画出来的内容那叫一个如临其境。
最后,许淙在第十四册的末尾画了一个传胪大典。
文武百官在殿内,而新科进士们则在殿外,他们有的平静、有的紧张, 有的激动,还有的黯然。正在这时,殿内传来了一个声音。
一甲第一名,许大林。
至此, 第十四册就结束了。
科举记第十五册的开头,则是许大林考中状元之后,与考中了探花的王家少爷,考中了进士的张家少爷,以及其他进士、同进士们跨马游街的画面。
这是每一个进士,一生都只有一次的场景。
百姓们为他们欢呼,热烈地追逐着他们的身影,新科进士们所到之处,两边的街道上很快就挤满了人群。
还有人朝他们扔鲜花、绢花、手帕、荷包等等东西。
全部画完之后,许淙拿去给家里人看。
对于科举记这本画册,许家人都很熟悉了,从它还是许家村二事的时候,这本画册就在家里广为流传。
王老夫人看到科举记完结了,也很高兴。
“乖孙呐,你可算是画完了。”
“祖宗们都等着呢,今晚啊你就将它们放到祠堂去,让祖宗们都好好看看,这可是你画的第一本画册。”
许淙脸色微红。
五岁的时候他觉得这种事很好玩,但如今年纪大一些了,想法就有了些许改变。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事,所以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许淙不但答应了王老夫人的建议,他还打开了刚画完的这两本画册,像小时候那样仔细地跟王老夫人讲解。不同的是,他现在已经不能趴在王老夫人膝上了,而且旁听的除了王老夫人、许明成和金氏之外,还多了浵姐儿和泽哥儿。
“奶奶,你看这是许大林,他已经长大了。”
王老夫人看得直点头,“是长大了,长得真俊。这后头就是他去考会试了吧,哎呦这就是皇宫吗可真大啊。”
“是啊,这就是皇宫。”
许淙指着最宏伟的那栋建筑道“这就是金銮殿,还有这是保和殿,我们殿试的时候就是在这里考的。”
说话间,第十四册已经翻到了底。
默默听着的泽哥儿突然眼前一亮,喊了句,“状元”
许淙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对,许大林考中了状元,一甲第一名就是状元,泽哥儿你以后也要努力考状元啊。”
已经开始读书的泽哥儿顿时皱起小眉头。
他现在已经知道状元意味着什么了,若是别的小孩怕不是马上点头,但他的性子谨慎,从不胡乱许诺,而如果说出口了,就要做到。
所以想了一会儿,他才为难道“我努力。”
看着他的这幅表情,全家人都笑了起来。
至于科举记的第十五册,除了跨马游街之外,就是许大林等人衣锦还乡,临走去别的地方做官之前在家乡建了座进士牌坊的事了。
王老夫人看得津津有味,还给两个小的讲了当年一家人去勉县,路过村口牌坊的时候许淙说过的孩子气话。
“淙哥儿当年啊,还说将来要挣一座比他爹那座更大,更好的牌坊回来”
“还说要考第八十八名”
在许家人其乐融融的时候,云光霁也没有闲着。
他亲自打听了本次会试的第名张元蒲,然后便回家跟云夫人商议起来,“我觉得这个张元蒲不错,他家中虽然没有人做官,但也是书香门第。往上几代还出过进士和举人,只是如今没落了而已。”
“最要紧的是他为人上进。”
“此子前些年为了读书,还在寺庙里待过一阵子。可见他心性坚定不为外物所动,对于他们这样的年纪来说,实在是难得啊。”
云光霁最开始是没有把张元蒲列入女婿人选的,因为在会试开始之前,这人的名气就算大,乡试的名次也不高。但现在再看,却觉得这人虽然比不上自己的弟子许淙,但对于年轻的进士而已,也还是不错的了。
最重要的是他和祖父还有一层隐忧,那就是如今因为还没到一年,所以不管是宫内还是东宫,都没有传出要选新太子妃的消息。
但再过两个月,恐怕宫里不提,朝臣们就要上折子催促了。
毕竟太子已经加冠,陛下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先太子和大公主都已经出生了,所以太子的婚事实在不能再拖。
而参考前一任的太子妃人选,也就是胡家姑娘,那可是胡首辅的亲孙女。这说明了陛下和皇后娘娘,还是更看好文臣家的女儿。
如此一来,是阁老亲曾孙女,又是家中嫡长女的蕙姐儿,就有可能会被宫里选中,成为新的太子妃。
这对于云家而言,是不利的。
母仪天下虽然尊贵,下一任天子的外家也很有诱惑。但不管是云光霁还是云阁老,以及云家下一代的云麒都以为,云家兴盛多年靠的是族中子弟努力读书科举,而不是靠姻亲和别人的提携。
所以为了避免选新太子妃的消息传开之后,自家再匆匆为女儿定亲引得旁人关注和帝王猜忌,云光霁想着不如就趁此次春闱,也学其他人家那样来一次榜下抓婿。如此一来姐妹俩嫁的还是同年,今科最为出色的两位年轻进士都是自己的女婿,传出去不但不会显得婚事突兀,还能赢得一桩美名。
但他的这个理由说完,云夫人却有不同的意见。
“老爷,我觉得这个张元蒲不妥。”
云夫人道“虽然他考中了会试第,但其家里人性情如何我们却是不知道的,如此定下婚事终究是仓促了些。”
“老爷你的打算,估计是看着他读书和性情不错,觉得他家里如何不要紧,顶多我们嫁女儿的时候多陪送一些嫁妆吧。”
“但万一他也是一个赵承业呢”
云光霁愣住了。
“这”
这的确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赵承业虽然被夺去了乌纱帽,赵家全家也被赶出了京城,被驱逐回乡了,但他们父子引起的风波却还没有停歇。
充州赵氏一族会如何反应,会不会跟以前的假状元案里一样将赵承业全家除族,以撇清关系京城这边不得而知,但与赵家有关系的人,最近都倒了大霉。
首当其冲的就是赵家所在县的县令,也就是当年将赵胜点做县案首的那一位,因为现在朝廷已经查明赵胜考县试的时候,他的身份还是庶子。
赵承业给儿子改族谱是在赵胜考了县案首之后。
因为发现儿子在科举上很有天赋,然而周家却不肯将他认下,所以赵承业才动了改族谱的心思,以求他在后面的科举路上有个好名次。
如果没有周家敲登闻鼓这一出,估计赵胜会顶着嫡子的名头考完科举,直到后来才会找机会恢复庶出的身份。
但凡事没有如果。
如今赵家的事被揭露了出来,朝中无人帮忙说话的那位县令,也没人在意他当时是一时失察,还是收了赵家的好处,总之他被罢官了。
而受到牵连的不止他这一个,基本上与赵承业走得近的人,都被弹劾了。因为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一丘之貉。
跟个小人关系好,能是什么好人呢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赵胜一路考来的那些主考官们,人人都没能幸免,基本上个个都被御史弹劾了。
不过因为后者基本上都在朝中有人帮忙说话,而且也没有参与到赵家的事情上,所以受到的影响有限,顶多也就是罚了些俸禄而已。
但这也人人自危了。
他们倒不是觉得赵家的这件事会牵连到自己,而是担心周围会有赵承业这样丧心病狂的人,尤其是有出嫁女儿的人家,这段时间基本上都给自家女儿去了一封信,有的还打发人亲自去看,务必确认姑爷不是第二个赵承业。
结果这一确认,就有人家和离了。
那家人倒不是真的发现了第二个赵承业,而是通过赵承业这件事,清醒地认识到了某些偏心妾室的人到底会多么的丧心病狂。而正好自家女儿又还没有孩子,所以干脆快刀斩乱麻,连这门姻亲也不要了,免得以后有受不尽的气。
这件事就发生在殿试的前两天。
许家因为家里有人要参加殿试,所以全家都闭门不出,消息不灵通。但云家就不一样了,云夫人昨天出门的时候,就听人说起了这件事。
这让她心有余悸。
短时间内听说了两件这样的事,所以如今云光霁再提寒门子弟的时候,云夫人下意识地就觉得这样不够知根知底,而且家境贫寒的人家不妥。
张元蒲若是第二个许明成还好,可万一他是第二个赵承业呢
云光霁听完她的意见,也沉吟起来。
“那你觉得呢”
云夫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开了口,“其实我昨日出门,就找相熟的夫人们打听了一下,还真有一个适合的人选。”
“老爷您可记得王尚书家”
“王尚书家”
云光霁心念一转,马上就想起了夫人说的王尚书是谁。
如今朝内尚书有好几个,但姓王的却只有一位,那就是以前的吏部左侍郎王大人。
当年祖父回乡守孝之后,原本是属意王侍郎接任吏部尚书位置的。但最后陛下却没有同意,而是让胡首辅兼任。
后来没过多久王侍郎就到了工部,如今已经是工部尚书了。
云光霁道“王尚书家的谁”
“王尚书家里有个小儿子,”云夫人道“他也是这一科,会试的时候考了第六十八名,没有意外的话这次殿试的结果出来之后他也是一个进士。”
“第六十八名”
云光霁微微皱眉。
说实话,对于一个自身考了殿试第二名,儿子考了第名。如今弟子的成绩虽然还没出来,但想来不会跌出一甲的人来说。会试的第六十八名真的是一个平时从来没有想过,也不会去多加注意的名次。
毕竟是第六十八名。
这样的名次要是放在前朝,每次春闱只取十几人、几十人,或者一百多人的时候。要么名落孙山,要么就是同进士。
也太低了些。
别的不说,如果这样的人成为了自己的大女婿,那么以后一家人里,岂不就是他的科举名次最低,而且跟麒儿、淙哥儿差得很远
相比起云光霁的顾虑,云夫人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她道“老爷,这位王锦虽然只是王尚书的小儿子,但却是嫡出,在家里备受王尚书夫妇的宠爱,今年不过十八岁。”
“而且他温文尔雅,孝顺长辈,有王尚书在,他的前程也是不愁的。”
“王夫人说,若是蕙姐儿嫁过去,她必定视若己出,而且还会让她管家。因为王尚书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如今在老家侍奉长辈,而且我还打听到王尚书的大儿子如今不过只是一个秀才,比不上他这个小儿子。”
“王夫人还说,将来若是王锦外放,也让蕙姐儿一道去。”
云夫人显然对这门婚事还是挺满意的,又补了几句,“我们家与王家,也算是知根知底的,王夫人也和善。”
“我们前些年在京城的时候,还见过王锦呢。”
“对了,王家也跟我们家一样,是书香门第,不但在老家有田地铺子,而且王尚书为官多年,也积攒了一些家业,蕙姐儿嫁过去不愁吃穿。”
“老爷,你觉得如何”
云光霁想了想,没有直接答应,“我看看人再说。”
毕竟是女儿一辈子的事,在没有看到这个王锦之前,他也不敢轻易下决定。而且对于王尚书这个人,他也得找祖父打听打听才行。
姻亲,那可是结两姓之好。
所以不但要看看那个王锦如何,就是王尚书的为人也是要打听打听的。若是把女儿嫁过去之后才发现不妥,那可就追悔莫及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