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 其他小说 > 太后千千岁(清穿) > 第111章 天花

第111章 天花

聪明人一秒记住 笔搜屋 www.bisowu.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bisowu.com

    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彼时明玉和多尔衮正坐着马车巡视粥棚, 顺便甩了福临这个小尾巴过过二人世界。

    马车跑着跑着忽然停下来,多尔衮问怎么回事,车外有人急急回说“摄政王不好了, 豫亲王高热不退,已经有三天了”

    发烧而已, 多尔衮并没放心上“发热找太医。”跑来找他有什么用,他会看病吗

    福临生下来以后,多尔衮和明玉好容易才能有个二人世界,被这点小事搅扰到,多尔衮有些不高兴。

    明玉也气多铎花心“别是逛青楼真得了什么花柳病吧。”

    得了也活该,正好给他点教训。

    花柳病难治,一般死不了人, 明玉也没放心上。

    谁知车外那人却道“太医说、说豫亲王像得了天花。”

    刚刚在街边小铺买来热气腾腾的芙蓉糕, 明玉正拿着要咬, 闻言手一抖,手中只剩下油纸,芙蓉糕掉在了面前的小几上。

    史料记载, 多铎死于天花。

    天花的致死率远不如鼠疫,空间灵泉能治鼠疫,应该也对付得了天花, 可明玉对这种命定的事总是很紧张。

    生怕稍有差池让达哲变成寡妇。

    多尔衮闻言微微蹙眉,问前来禀报的人“豫亲王现在何处”

    本来多铎应该跟他们一样住在皇宫, 吃穿用度都是明玉从关外带来的, 足够安全。可他偏要养外室,天天泡在宫外,叫都叫不回来。

    “在钱粮胡同。”来人忙答。

    果然在外宅。

    多尔衮心累地揉了揉眉心,还是没打算过去“差人去外头随便找口水井打点井水给他喝。既然得了天花, 暂时不要住回宫里了。”

    灵泉水只在皇宫和城里的公共水井里洒了,个人的私宅没有兼顾。

    明玉有点担心,很想过去看看,可她去了也没用,也只有喂灵泉水这一个办法。

    回到宫里,福临也发烧了,高热不退,喝下灵泉水烧是退了下去,脸上却烧出几个脓疱来。

    症状与天花类似。

    让太医看过,果然确诊。

    天花这种病致死率并不高,恶心就恶心在会留下疤痕。偏福临烧出的脓包正在脸上,要是将来变成一个麻子脸可怎么办。

    明玉心疼死了,用灵泉水给福临涂抹长出脓包的地方。抹上灵泉水之后很疼,福临并不配合,哇哇大哭,灵泉才涂到脓包上就被泪水给冲了下去。

    怎么会这么巧,多铎刚出事,福临紧接着就出事了,还得了一样难缠的病。

    看着怀里哇哇大哭的福临,和坐在床边一遍一遍给福临涂灵泉水的明玉,多尔衮额上青筋鼓了又鼓。

    他们这次入关已经很小心了,吃的穿的用的,包括服侍的奴才,都是明玉从盛京带来的。

    只借了头上一片瓦来遮风挡雨,怎么还能中招

    等福临哭累了睡着了,明玉和多尔衮都累出一身汗。

    也顾不上重新梳洗,明玉把福临的奶娘和身边服侍的都叫来问话。奶娘战战兢兢把明玉出宫之后,福临吃过什么喝过什么去过哪里见过什么人,事无巨细都说了。

    一切如常,没有任何问题。

    奶娘说完,剩下几个服侍的都有些不安,明玉挑出一个腿抖的小太监,温声问他“还有什么,快说。”

    那小太监吓得“噗通”跪了,脸憋得通红,他偷偷看了多尔衮一眼,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出来。

    明玉也看多尔衮,多尔衮一脸莫名“夫人问话你就说,看本王作甚”

    小太监空咽了一下并不存在的口水,抖着声音道“小主子在外头玩的时候,奶娘离开了一会儿,这时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两个嫔妃模样的女人,就是就是”

    说到这里,小太监又看了多尔衮一眼,多尔衮冷脸“就是什么快说”

    小太监吓得直接跪伏在地“就是前些日子,首辅大人送给王爷的那一对双生姐妹”

    当时那对姐妹花被人领出武英殿的时候,小太监正好在附近办差,因那对姐妹过于貌美,所以小太监对她们印象颇深。

    明玉很想问多尔衮,人不是退回去了吗,怎么还能出现在宫里,可她忍住了。

    儿子的事更重要。

    明玉这回看也不看多尔衮了,只问那小太监“她们来做什么”

    小太监不敢再看多尔衮完全黑掉的脸,加快语速道“她们说来找王爷,奴才说王爷出去了,她们问奴才王爷去了哪里,奴才说奴才也不知道,让她们去别处找。”

    “她们嘴上应是,却问奴才小主子是谁,奴才说了,她们忽然朝小主子走过来,一个给小主子捡球,一个用手帕给小主子擦汗擦口水。奴才一看不对,忙带人过去阻拦,那两个女人也没纠缠,只骂了奴才,说等她们见到王爷,一定让王爷打奴才的板子。”

    “她们走后,奶娘才回来。让陌生人接触小主子是奴才们的失职,可当时那两个女人并没对小主子做什么出格的事,奴才们就没跟奶娘提起。”

    奶娘太过小心,有点风吹草动都能吓出一身汗来,让他们也跟着担惊受怕,结果都是虚惊。

    关外没有天花,小太监并不知道这种病毒可怕的传播速度。到现在都没觉得福临这次生病跟那两个女人有什么关系,他心虚害怕,只是不敢在明玉面前告多尔衮的状。

    用带有病毒的手帕擦汗擦口水,足够把天花病毒传染给福临了。幸亏她之前谨慎,每天都给福临喝掺了灵泉的汤水,哪怕他年纪小,抵抗力弱,被人故意传染天花发烧之后,也只在脸上烧出了几个脓疱。

    这要是稍微放松警惕,就算福临不至于因此丧命,变成麻子脸也是可以预见的。

    明玉不想在下人面前给多尔衮没脸,挥挥手让他们下去领罚。

    除奶娘以外,其他伺候的下人每人去慎刑司领十个板子,扣半年月钱,若有下次打死勿论。

    要不是从盛京带来的人手不够,明玉真想把人全换了。

    众人领命退下,明玉才看向多尔衮“所以那两个江南瘦马你笑纳了”

    多尔衮气笑了“明玉你讲讲道理,我除了上朝,都在武英殿,你怀疑我”

    好吧,确实是这样,就算多尔衮有贼心,也没有那个条件。

    可那两个瘦马已经被退货,为什么还能出现在皇宫

    明玉第一个想到了给多尔衮送礼的明朝首辅,那对姐妹花就是他送给多尔衮的,多铎那两个外室也是这位首辅早先送的。

    可多铎提到过,当时首辅带着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他,迎出好几里远,又是送银子又是送美人,卑躬屈膝生怕丢了自己首辅的位置。

    难道这些都是烟雾弹

    就算首辅是个忠君爱国的,想扮猪吃老虎,可自从他们一家住进皇宫,多尔衮便派人加强了宫禁。

    如果宫里没有内应,被送出宫的人不可能再进来,或者说这么轻松地混进来,还能打扮成妃嫔的样子到处招摇撞骗。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那对姐妹花根本没有出宫。

    在他们一家入关之前,考虑到疫情和安全的因素,多尔衮决定住在宫里,并提前带信给多铎,让他给崇祯发丧之后将后宫里那些太妃太嫔,还有李自成没带走的那些所谓的妃子,以及伺候她们的所有人,统统都安置到城外行宫,把皇宫腾退干净。

    所以他们一家住进来的时候,皇宫里除了一些必要的宫女太监,几乎是空的。

    崇祯刚死,多尔衮嫌晦气,便没搬去后宫住,而是住在了离宫门最近的武英殿。

    按照多尔衮的说法,原来后宫伺候的那些宫人已经都随着自己的主子住去了行宫。皇宫留下来的这批宫人,不是没有主子的,就是主子死了的,或是原先在前朝伺候的。

    这批人虽然经过筛选,也不能保证里面没有崇祯的铁杆。

    前段时间,多尔衮忙于朝政,忙到焦头烂额。

    崇祯吊死了,朝廷还在,天灾还在,瘟疫还在,黎民百姓还在,国家机器总不能因为朝代更迭而停摆。

    明朝原来的官员可以摆烂,统治者不行。

    多尔衮忙,明玉也很忙,忙完了瘟疫,忙粥棚,事关民生,一刻也不敢怠慢。

    两人都忙,难免忽视了一些人和一些事。

    比如那两个瘦马被退货之后真的出宫了吗

    明玉想到的,多尔衮自然也想到了。

    与明玉交换了一个眼神,多尔衮下令彻查宫闱。

    把从前在崇祯身边、周皇后身边,甚至是死去的皇子公主妃嫔身边伺候的宫人全都筛选出来,逐一审问。

    人很快被筛选出来,由谁来审问又成了难题。

    多尔衮不信任慎刑司,怕慎刑司里也有奸细。可筛选出来的人太多,多尔衮不可能自己审问,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没时间也精力。

    明玉向多尔衮推荐了魏循。魏循在宫里当过差,在东厂西厂都混过,做过锦衣卫,他熟悉情况,有能力有手腕,绝对忠心。

    粥棚的事都已经走上正轨,魏循也闲下来,多尔衮想了想问明玉“魏循留下帮忙,互市那边怎么办”

    明玉眨眨眼“魏循来之前,我给朝鲜王写了信,请他帮忙照看着。”

    现在的朝鲜王正是原来的凤林大君,李淏。

    明玉私下跟李淏还有联系,居然能远程遥控朝鲜王帮她看货摊,多尔衮磨了磨后槽牙“这么点小事麻烦朝鲜王合适吗”

    明玉没觉得有什么不合适“李淏争王位的时候,我可是他背后的金主。买皮岛,我花了三十万两银子,二十万买岛,十万两交保护费。我才把保护费交完你就来了,撤了人家的守卫,换上自己人。那十万保护费等于白送,我让李淏还,李淏说他没钱,只能以工偿债了。”

    多尔衮“”理由还挺充分。

    既然明玉摆弄得开,多尔衮对由魏循来主审没有任何异议,于是明玉把魏循找来委以重任。

    阔别十几年,魏循重回皇宫,宫里很多老人儿还记得他,无不心生畏惧。

    这位在宫里当过差,很熟悉宫里的情况。

    宫里很多差事都是一直做到死的,人员变动极小,扯谎几乎没可能。

    关键魏循还在东厂西厂做过锦衣卫,侦查刑讯这一套也很在行,因为锦衣卫做得出色,还给曾经的九千岁魏忠贤当过几年干儿子。

    对上这样的天敌,不说真话,就等着不得好死吧。

    魏循余威尚在,记性也好,被他点到名的全都吓得双股打颤,什么都没问呢,就有人破防招认了。

    第一个破防的是个老太监,他曾经跟魏循在一个庑房里住过,见识过魏循的颇多手段,他跪下招认“魏大人,那两个外头来的女人是小的送出宫的。”

    魏循坐在刑房里的太师椅上,面前放着火盆,火盆里搁着被烧得通红的烙铁。他此时正弯着腰烤着手,闻言抬眸,跟唠家常似的“哦什么时候的事啊”

    老太监看了一眼通红的烙铁,颤声说“今、今日。”

    “今日”魏循忽然直起身,吓得老太监直翻白眼,“那两个女人不是早该被送走了吗怎么今日才送”

    老太监说他不知道,于是咬出了另一个魏循的老熟人刘公公。刘公公吓得面如死灰,指着老太监说他污蔑。

    魏循没急着审问刘公公,还是问那个老太监“你把人送去了哪里啊”

    老太监知道魏循之前在宫里跟刘公公的关系不错,怕魏循信刘公公不信他,忙道“都送到刘公公的外宅去了。”

    刘公公好色,魏循是知道的,他转头问刘公公“你把人藏这么久,是为了自己享用”

    大家都是太监,还能享用什么,刘公公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是那两个女人说她们不想出宫,说首辅把她们送给摄政王是下了死命令的,留不下回去就是个死。小人存了那么一点私心,就把她们留下了,想着等风头过去,神不知鬼不觉地领回自己家。”

    魏循“啊” 了一声也不知是信了还是没信,又问刘公公“那两个女人得了天花,你可知道”

    刘公公差点吓尿了,说话结结巴巴“不、不可能吧。”

    得了天花早该发烧了,可他把那两个妙龄少女留下之后亵玩了几个晚上,也没见谁发烧啊,他自己也没觉出哪里不对。

    站在刘公公身边的人吓得齐齐后退,生怕自己被传染,只有一个人动作明显慢了半拍。

    魏循刀锋般锐利的眼风扫过去,那人吓得直接跪下,哭着说她什么都不知道。

    “我问你了么”魏循做出一个手势,立刻有人把跪在地上的宫女架起来,绑在鞭刑架上。

    这个宫女很面生,魏循没见过,他问早已吓傻的刘公公“她在哪个宫当差”

    事出突然,这些人被押到慎刑司的刑房都不知道是为什么,现在听说宫里才没了疙瘩瘟又冒出天花来,一个个早吓得面如土色。

    担心自己被感染是一方面,他们最害怕的还是被牵连。

    现在宫里住着的可不是原来那个好糊弄的崇祯帝和周皇后了,现在宫里住着满清杀人不眨眼的摄政王,和他的全家。这时候闹天花,他们还被怀疑上了,再不配合那不是等于找死吗

    魏循问话的时候,刘公公吓傻了,早有人抢着替他回答“回魏大人的话,她是前朝皇后周氏身边端茶倒水的宫女。”

    原来是周皇后身边的人。

    周皇后贤良淑德,与人为善,待下面的宫人极好,当时宫里很多人挤破了脑袋都想到周皇后身边做事。

    就连魏循自己也动过这方面的心思。

    只可惜周皇后良善一声,最后却以自缢了局,委实令人唏嘘。

    那人话音才落,被绑在鞭刑架上的宫女忽然朝那人碎了一口“呸卑鄙小人你卖主求荣也配叫周皇后的名讳”

    那宫女昂首挺胸“魏狗你不用审了,瘟病就是姑奶奶带进来的,姑奶奶一人做事一人当今日便是死了,九泉之下也有脸去见周皇后了”

    刘公公这时也反应过来“是你你暗算咱家”

    要不是魏循有些手段,他差点被这个小丫头片子给害了

    “对,咱家想起来了。你最开始是在御书房伺候茶水的宫女,因失手把茶水泼在了奏折上,皇上前朝皇帝大怒,要罚你去慎刑司领三十大板,是周氏救了你的命,还把你调到她身边伺候。”刘公公曾经是周皇后宫里的掌事太监,自然比别人更了解这个宫女与周皇后的渊源。

    那宫女闻言大笑“刘公公,论甩锅谁也比不得你这事要不是你授意,叫上他”

    说着她挨个点过去“和他们帮忙,仅凭我一个小小的宫女,怎能做得成如今事情败露了,你全推到我身上合适吗”

    “你胡说你血口喷人”刘公公和那些被宫女点到的人嗓子都喊劈了。”

    那宫女根本不理他们,而是大声问魏循“魏狗,我死之前能不能跟你打听一下,你那个小主子现在怎么样了是死了,残了,还是变成麻子脸了”

    魏循弯腰继续烤手,继续闲话家常“小主子的额娘是个菩萨,疙瘩瘟都被她治好了,天花算什么这事以后就不劳姑娘费心了,安心上路去陪周皇后吧。”

    说着做了个手势,那宫女刺耳的笑声还在继续,只不过每笑出一声,喉咙便会喷出血来,最后笑声变成了呼噜呼噜的诡异喉音。

    魏循把手烤热,缓缓站起身来,沉声吩咐“都烧了吧。想着救火。”

    说完转身便走,并没说剩下的人怎么办。

    等刑讯室里的人反应过来,门已经从外面锁死,火也烧了起来。

    魏循走回武英殿向明玉汇报完工作,慎刑司刑讯室的火都已经被扑灭了,烧毁房屋两间,烧死四十余人,无其他财物和人员伤亡。

    听完魏循的汇报,明玉有点不忍心“既然已经有人认罪,犯得着都烧死吗”

    魏循刚要给明玉解释,话头被多尔衮截去“才四十几个,便宜他们了。”

    按照多尔衮的意思,不管能不能查出来,不管查出来是谁,宫里的奴才有一个算一个谁也别想活。

    看以后谁还敢算计他儿子。

    魏循看了明玉一眼,没再解释,明玉也怕说多了激怒多尔衮,让皇宫流血漂橹“那两个染病的瘦马现在何处”

    魏循说在刘公公家里,已经派人去处理了,明玉这才放下心来。

    福临染病的事查清楚了,明玉又让魏循去多铎那边查一查,看看是不是也有阴谋。

    故意在首辅送的瘦马身上做文章,不但能害人染病,还能挑拨多尔衮与前朝首辅之间的关系,让两边反目,甚至内斗。

    一箭双雕,用心险恶。

    魏循领命去查,多铎染病果然与其中一个瘦马有关。多铎喝下井水退了烧,第一件事便是亲手结果了两个外室的性命,并放火烧了自己的外宅,以杜绝天花传播。

    不过因为医治不及时,也可能是强行改写命运的结果,多铎身上的症状比福临要严重许多,命是保住了,却落下一脸麻子。

    哪怕每天用灵泉水“刮骨疗毒”,也收效甚微,脓疱消肿之后麻坑永远留在了脸上,像是对他花心的惩罚。

    福临虽然不配合,架不住父母心狠,每天一个抱着一个不停上药,等脓疱退了脸上并没留下任何痕迹。

    多铎摸着脸上的麻坑,非说明玉公报私仇,不给他治脸,害他毁容破相,被多尔衮冷飕飕回了一句“你再逛青楼养外室,下次就不是毁容,是送命了。”

    从此,多铎收敛了心性,辅助多尔衮处理朝政,却也恨毒了汉人。

    并把这种仇恨充分体现在了剃发这件事上。

    凡归降者必须剃发,是先汗定下的规矩。汗位传到皇太极手上时,因为皇太极重用范文程的关系,很多大政方针都有变动,唯独剃发这一条原封不动地执行了下来。

    就算是范文程本人,为表诚意也跟着剃了脑袋。

    明玉问过多尔衮,旗人为什么要留剃发,到底是因为宗教原因,还是为了打猎图方便。多尔衮也说不清楚,他的理解是为了区分敌我。

    类似于黄巾起义,因为大家都长得差不多,所有黄巾军成员都头裹黄巾,以示区分。

    穿越之前,明玉虽然演过不少清宫剧,却不是很喜欢清朝,一来是因为清朝末年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让人觉得很气气愤很丢脸,第二个原因就是颜狗实在接受不了清朝男人过于奇葩的发型。

    明玉曾经一度怀疑,女真人是不是有什么隐疾,比如祖传秃顶,所以要提前把脑门剃光。

    这种奇葩发型别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也劝退了不少男演员,脸不够小,颜值不耐造的,真不敢接清宫戏。

    如果说从前多尔衮是满蒙第一美男子,汉人剃发之后,他说自己是满蒙汉第一美男子,明玉也相信。

    这发型真的太挑脸挑颜值了。

    幸亏多尔衮怎么吃都不胖,他但凡稍微胖一点,脸稍微大一点,下颚线稍微钝一点,硬朗的感觉稍微减一点,整个造型就垮了。

    这一日多尔衮难得早回家,陪明玉和福临吃了晚饭。福临吃饱就困,被奶娘抱到西跨院去哄睡。多尔衮没去书房处理政务,吃完就歪在外间的大炕上看书,明玉不喜欢晚上看书,就躺在多尔衮大腿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他聊天。

    “快到年节,你怎么反而闲了”明玉仰起脸问。

    往年,多尔衮还不是摄政王的时候,年底都忙得脚不沾地,怎么当上摄政王,入了关,反而清闲起来。

    这不正常。

    多尔衮放下书,抬手揉了揉眉心“最近出了点事,心烦。”

    因为这事,朝会上已经吵了好几天,奏折雪片似的飞到乾清宫,不用看都知道写了些什么。

    乾清宫也不消停,时不时有人求见,说的都是一个事,让多尔衮烦不胜烦。

    索性避回武英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多尔衮想在圣贤那儿讨个主意。

    多尔衮的手段明玉是知道的,能让他心烦的事应该不是小事,明玉将脸转到多尔衮那边“出了什么事很棘手吗”

    书里的圣贤都是汉人的圣贤,自然向着汉人说话,明玉出身蒙古,还算中立,倒是可以跟她聊一聊“按祖训,凡归降者先剃发,可汉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发是不孝。剃发令颁布下去,遭到了朝臣和百姓的集体反对,京郊甚至有人打起了反清复明的口号,多铎带兵去镇压,杀了不少人。”

    明玉心惊,对了,还有这茬。,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