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 其他小说 > 七零女场长 > 193. 第一百九十二章结局(下) 修改补……

193. 第一百九十二章结局(下) 修改补……

聪明人一秒记住 笔搜屋 www.bisowu.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bisowu.com

    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大学四年, 杨君苏成为山河大学的风云人物,她还没毕业,国内数家机关和单位就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胜利农场那边也希望杨君苏回原单位工作。

    温明知因为在校期间发表了几篇文章,省城的报社和杂志也向他发出了邀请。

    温明知有些心动, 他照例先征求杨君苏的意见。

    杨君苏说道“农场现在面临着重重困难, 纪书记和罗场长都要退休, 胜利农场需要一个能力挽狂澜的领导, 除了我也没别人了。”

    温明知考虑半晌,说道“那我跟你一起回去吧, 我去县里的报社。”

    杨君苏说“县里的报社会不会委屈你”

    “还好。”

    杨君苏没有急着回胜利农场,先洋洋洒洒地写了一份计划书, 名字就叫关于国营农场改革的建议, 一共二万多字, 打印成三份, 一份送到市农垦局, 一份送回胜利农场,一份寄给宋要武,并附上一封信, 说她没有选择留在省城,而是要回胜利农场。她觉得胜利农场正处在关键时期, 非常需要她。农场是她的, 她打算走好这关键的一步, 为她的这份工作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算是有始有终。

    农垦局的领导接到杨君苏的这份计划书,是又惊又喜。现在的胜利农场可不比前几年。这几年,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 许多国营工厂国营农场处境十分艰难。

    杨君苏做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那可是天之骄子,很多好单位抢着要。虽然胜利农场也非常希望她回去,但农垦局的领导并不认为杨君苏愿意回去。他们没想到,杨君苏明确表示自己收拾胜利农场这个烂摊子,并且附上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杨君苏的方案虽然写得很详细,但概括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大农场套小农场,这些小农场包括家庭农场,联户农场。小农场定额上交,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胜利农场负责大宗生产资料和技术支持,还有产品销售,农机维修等等。

    同时,农场还要调整产业结构,用农业带动其他行业发展,搞好产业布局,避免重复生产,加大科研投入等等,至于工人则从以前的拿固定工资,变成保底工资加绩效提成,提高工人的积极性。

    杨君苏的报告被农垦局的人传阅,最后到了新上任的胡局长手里。胡局长做为新官,正打算烧上三把火,看到杨君苏的计划书,不禁眼前一亮。

    “这个小杨真是个人才。她现在的职位是”

    有人赶紧答道“杨君苏是四分场的场长,在读大学期间留薪留职,但是她利用寒暑假处理工作,在此期间,四分场的业绩依旧遥遥领先于其他分场。”

    胡局长道“她一个大学生,怎能再让她当分场场长。对了,罗场长是不是要退休了”

    “是的。”

    杨君苏人还没回去,新的任命已经下来了。农垦局任命她为胜利农场的总场长。罗场长光荣退休,跟他一起退休的还有纪书记,接任书记位置的是谢阳。

    温明知最终去了市里的东山杂志当编辑。

    消息传回胜利农场,大家先是议论纷纷,接着是翘首以盼,大家渴望杨君苏能搅动这一潭死水。

    这几年,国家大幅减少拨款,不再统销统购,国营农场农业上要跟广大农村进行竞争,工业上要跟国营工厂、私营小厂竞争。偏偏又赶上市场经济开放,油料、化肥等不断涨价,再加上农场自带的社会负担,现在胜利农场跟其他国营农场一样,承担的压力已经到了临界点。广大职工们充满怨气又惶恐不安。有人说农场可能要倒闭,也有人说要跟隔壁的农场合并,不论是哪一个,都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

    罗场长和纪书记在任时,年纪已大,雄心再无,他们只想着好好退休,就算是改革也是小打小闹,不敢往深了改。但是杨君苏肯定敢,大家对她充满期待。

    杨君苏回农场那天,众人不说夹道欢迎也差不多了。

    路上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有人高声喊道“杨场长,欢迎回来。”

    有人则上前接过两人的行李,帮忙送到温家去。

    杨君苏笑着跟大家打招呼“乡亲们好。”

    温念初和杨于飞已经六岁了,两人一个骑在温阳秋脖子上,一个骑在杨利民脖子上。

    温念初脆声说道“爷爷,我看到爸爸和妈妈了。”

    温阳秋笑道“念初真厉害,我都没看到。”

    杨利民嘴里对杨于飞念叨“于飞,你长大了要像你妈一样争气。”

    杨于飞思考了一下,认真答道“像爸爸那样也挺好呀。”

    杨利民本想说不好,但又顾忌着亲家在旁边,他只好小声说道“还是像妈妈好。”

    他们正说着话,杨君苏和温明知往这边走过来了。

    温念初挥舞着小手喊道“妈妈,看我看我,我在这里。”

    杨君苏看到女儿,快步走过来,伸手去接住温念初。

    温阳秋笑着问道“路上很累吧本来来接你们的,结果却挤不进去。”

    杨利民也驮着孩子走过来,温明知喊道“爸,您也来了。来,飞飞,让爸爸抱。”

    杨君苏手里抱着孩子,跟众人招呼道“大家都回去吧,我先回趟家,半年没回来了。”

    众人说道“杨场长辛苦了,赶紧回去吧。”

    杨君苏和温明知抱着孩子往家走去,于凤华正在收拾房间,看到儿子儿媳妇回来,忙笑着迎出来,说道“念初快下来,让你妈歇歇。”

    温念初半年没见妈妈,双手抱着妈妈的脖子,赖着不肯下来,不但不下来,还在跟杨君苏邀功“妈妈,我都有听你的话,在家里保护爷爷奶奶和哥哥。”

    杨君苏称赞道“哇,念初好厉害,你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温念初骄傲地昂着脑袋。

    温阳秋对跟着进院的杨利民说道“亲家,你回去把亲家母叫过来,大家一起吃顿饭。”

    杨利民嘴里客气道“哎哟,那多不好意思。”

    于凤华爽利地道“亲家,咱们自家人不要这么客气,你快回去叫人吧,亲家母也半年没见君苏了,肯定想得很。”

    “那肯定想,天天念叨着呢。”

    杨利民跟闺女打声招呼,便回去叫人。

    温阳秋和于凤华一个倒茶,一个端点心,忙得不亦乐乎“你俩先喝口水,吃块点心垫垫。”

    温念初和杨于飞也懂事的拿心喂爸爸妈妈。

    温念初的小嘴叭叭说个不停“妈妈,我跟着红玉红豆姐姐学武术,现在可厉害了。上次去市里看妞妞,有个坏男孩想欺负妞妞,被我打得嗷嗷叫。他哭着叫他奶奶来,她奶奶说我不像个女孩子,我也骂她不像个奶奶样。我说我奶奶可温柔可懂事了,她都那么大了,还跟我一个六岁的孩子吵架,老脸都不要了。妞妞的奶奶夸我像妈妈一样厉害。”

    温明知和杨君苏相顾无言“”

    温念初一直说到杨利民和叶香云到来,才终于停下来。

    叶香云看到闺女心情十分激动,心疼地说道“君君,你怎么又瘦了”

    温念初在旁边点头附和道“是啊,妈妈瘦了,肯定是想我想的。奶奶,你多做点好吃的给妈妈补补,也顺便给我补补。”

    叶香云摸着温念初的头,笑道“你这孩子,家里可没缺你吃的。”

    叶香云抱起温念初放在腿上,对杨君苏和温明知说“这俩孩子可真是掉到福窝里了,一圈人抢着疼,大姨二姨,叔叔舅舅。红玉红豆一有空就带着他们玩,红薇和黄豆也知道让着他俩。甚至连你爷奶都挺疼他们,谁家有了好吃的都想着他俩。想想你们姐妹四个小时候过的日子,真是没法比呀。”

    眼看着叶香云跟闺女聊得这么亲热,杨利民也抢着说话“君君,你有婷婷的消息吗她有段时间没往家里写信了。”

    叶香云也停下来看着杨君苏,等着她的回答。

    杨君苏说“我回来前跟婷婷通过电话,她最近正在忙分配工作的事。”

    两人异口同声地问道“婷婷要分配到哪里”

    杨君苏说“应该能分配到首都。”

    两人欣喜若狂,那可是首都唉。三闺女是总场长,四闺女再分配到首都,那得多有面子。

    半小时后,温阳秋和于凤华把饭做好了。杨君苏和温明知带着孩子去洗手洗脸准备吃饭。

    杨君苏用毛巾擦着温念初红润的脸蛋,十分满意,公公婆婆把俩孩子养得很好,两人身上干干净净,身体十分健康。

    两人在家修整两天,便开始工作。温明知去杂志社报道,农场到市里的路修得比以前更好了,每天有班车,就是辛苦些。温明知每天早出晚归去市里上班,遇到工作忙或是天气不好,他就住在单位宿舍。

    杨君苏去总场前,谢阳就让人把场长办公室给收拾出来了,跟几年前相比,谢阳显得沧桑了很多,毕竟这几年农场的日子不好过,他肩上的责任又重,有些操劳过度了。

    见到杨君苏,谢阳便热情地上前握手“杨同志,你终于回来了。我们大家都翘首以盼呀。”

    杨君苏笑着说道“谢同志辛苦了,见到你们这些老朋友,我的心情很好,回家的感觉可真好。”

    两人说着话走进办公室。

    场长办公室里还有一个二十左右、长相俊秀的小伙子,谢阳指着他说道“这是小王,暂时当你的助手。”

    小王腼腆地上前说道“杨场长,我的一切行动都听从你的指挥。”

    杨君苏冲小王点点头。

    上岗第一天,杨君苏也不急着工作,便跟谢阳商量道“谢同志,我这几年边读书边工作,对农场的事多少有些生疏。我看不如这样,把我以前的助手梅雪调到总场来当我的秘书。”

    谢阳故作惊讶道“怎么你对小王不满意这个小同志能力和态度都还可以啊。”

    杨君苏无奈地道“就跟你不方便用女秘书一样,这不是为了方便嘛”

    谢阳一时也无话可说。

    杨君苏接着话锋一转“谢同志,关于最近的形势你怎么看”

    谢阳不动声色地道“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方面的”

    杨君苏说“我在大学里经常听各种讲座,时常看报纸,对各方面的信息都略有了解。像是农村的包产到户,城里的国企改革等等,当然,我最关注的还是咱们国营农场这块。咱们的日子不好过呀。上面的拨款少了,物价又一天一个样,好容易生产出来的东西也不一定卖出去,就算卖出去也不一定卖出价。”

    谢阳也跟着叹息“谁说不是呢。这几年我们过得很艰难。杨同志,我真佩服你的勇气,没想到你还会在这时候回来。”

    杨君苏诚恳地说道“这是我成长和战斗过的地方,我割舍不下呀。谢同志,咱们肩上的责任很重。以前是计划经济,一切都由国家来管,咱们执行命令就行。现在不一样了,如今是市场经济时代,一切各凭本事,自负盈亏。我们当领导的,不但要读懂政策,领会上头的精神,还要有民主管理意识、改革意识,还要有勇于开拓的精神,时代需要我们向社会主义企业家转变。谢同志,你做好准备了吗”

    谢阳“”

    杨君苏郑重其事地说道“我看得出来,你可能还没做好准备。不过没关系,这种难事就需要我们女同志顶上。好在现在倡导场长负责任,你们党委只需要做好全体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把握大方向就好。”

    谢阳似笑非笑“杨同志,你比以前更有进取精神了。”

    杨君苏“没办法,情势所逼呀。”

    杨君苏一回来就做先了人事方面的变动,她提拔孙长青为四分场的场长,接替自己原来的职位;把梅雪调到总场当她的秘书;周主任也到了退休的年龄,杨君苏提名农场内刊主编小刘为办公室主任。

    人员一到位,她就开始安排工作先在农场内刊和四分场场报上刊登关于家庭农场的文章,让大家讨论讨论,为后面的改革预热和造势。

    家庭农场既可以是单个家庭承包,也可以多个家庭联合承包,也可以联户成包、机组承包。

    家庭农场的分配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负盈亏,即只要交够农场的,剩下的就全是自己的,亏损自负。

    另一种是定额上交,与大农场盈利分成,亏损共担。

    大家对于这个新政策是议论纷纷,大多数人都只是观望议论,也有人跃跃欲试。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小路和李卫红。李卫红去年就毕业了,她分配回了农场,前段时间出差去了,今天刚回来。一听说杨君苏回来了,放下东西就赶过来了,小路正好有事要咨询便跟着一起来了。

    两人激动地叫道“杨姐。”

    杨君苏笑着让梅雪给两人倒水,问道“咱们有段时间没见了,你们最近怎么样”

    小路见杨君苏对待他们两个仍跟以前一样,心里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连忙回答道“我们都挺好的。我今天来问问那个机组承包的事。杨姐,我们机耕队可以承包农场吗”

    “可以呀。”

    小路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抛过来“杨姐,我们要最低承包多少亩地每亩地多少钱能承包多少年每亩地每年要上交多少钱我们种什么农场管吗”

    李卫红不满地说道“你一个一个的问不行吗”

    杨君苏冲李卫红笑笑“没事,小路的问题都挺有代表性的。”

    杨君苏说着拿出一叠表格交给小路“现在农场只是在试行这个政策,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具体的细节还在商讨。正好,我也征求一下你们大家的意见,你看看这张调查问卷,照着上面的问题回答就行。”

    小路低头一看,自己想问的问题上面全都有。

    小路自己也没法做主,便笑着说道“杨姐,你忙吧,我拿回去问问机耕队的其他人,看看大家怎么说。”

    杨君苏点头“好,你把这些问卷发下去,明天收回来交给梅雪统计。”

    “好的好的。”

    小路离开后,李卫红便急不可待地跟杨君苏倾诉衷肠“杨姐,我就知道你肯定放不下我们大家,真好,咱们又团聚了。”

    杨君苏说道“卫红,属于咱们的大时代来了,咱们大干一场吧。”

    李卫红心情荡漾“杨姐,你说吧,让我干什么我坚决听从你的指挥。”

    杨君苏把李卫红调到总场,让她当营销部的主任,带着团队去外面开拓市场。

    胜利农场的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关于承包家庭农场,大家起初是心存疑虑。小路所在的机耕队是第一个承包的,杨二宝也参与了,他们一共承包了三百亩地,种植药材和蔬菜。

    大家看到杨二宝都参与了,就想着,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吧,毕竟连杨家人都参与了。

    继机耕队承包农场后,田翠翠也加入进来。

    这次是联户承包,十户人家一起承包了一片林子养鸡,大家共担风险,共同盈利。

    紧接着,鱼塘、牧场、养猪场、林场陆续有人来问。

    杨君苏每日忙得脚不沾地,便临时抽调一部分人来专门负责此事。

    杨君苏寄给宋要武的关于国营农场改革的建议,几经辗转,才到了宋要武手里。

    她刚随爱人陈晋调到隔壁河西省长宁市市委,宋要武看完杨君苏的建议书后,就跟陈晋提了几句。

    陈晋这几年总听宋要武提起杨君苏的名字,便说道“总听你提起这个小杨,我倒是有些好奇她究竟是怎样的人才。”

    宋要武把杨君苏的建议书拿出来给陈晋,陈晋认真看完,不住地点头“这个小杨倒是挺有想法。”

    宋要武道“等你见了她就知道了。小杨是一个勇于开拓进取的干将,别人想不到的事,她能想到;别人不敢做的事,她敢做;她既胸怀大志又肯脚踏实地。胜利农场到底还是太小了,不够她施展的。”

    陈晋心中一动,随即说道“小杨是个大学生,又有几年基层工作经验,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他刚调到长宁,长宁市情况复杂,下面的各个区县民风彪悍,贫穷落后,他要想在此地做些实事,正好需要杨君苏这种敢想敢干的人才。

    陈晋考虑片刻,试探道“小杨是女同志,她还成家了,要是调动工作阻力会不会很大”男同志基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一般是妻子随丈夫调动,但换成女同志就麻烦多了。

    宋要武说“对于别人可能是这样,对于小杨来说,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她爱人你也知道,是温老爷子的小孙子,是个难得的贤夫良父。”

    陈晋听到这个评价,默然片刻,旋即笑道“这个小杨倒挺会选择爱人。”

    宋要武笑道“优秀的人才无论做什么都是优秀的。”

    陈晋十分了解自己的妻子,能得到她如此高评价的人很少,这个杨君苏算是其中一个。

    陈晋自此就开始遥遥关注些杨君苏,他越关注,有关杨君苏的消息就越多。他订阅了很多报纸,隔壁省的山河省的报纸自然也有,以前他只是略略扫过。这两个月来,胜利农场频频上报。

    改革春风吹满地,胜利农场再获胜利,胜利农场拼命大干,一年大变,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杨君苏专访。

    杨君苏知道自己以后一定往上调,但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

    在她重返胜利农场两年后,农场改革初见成效时,陈晋的电话打来了。

    其实陈晋也不想这么早就挖人,他原本打算等杨君苏在胜利农场干出点成绩后再挖人,但是,时不我待,他的手下急需人才。好在杨君苏很会宣传自己,虽然她才接收农场两年,不但本农垦系统内的领导都知道有她这个人才,其他行来的也略有耳闻,他提拔杨君苏并不显得突兀,何况,现在国家提倡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杨君苏完全符合这几条标准。

    陈晋的声音爽朗洪亮,杨君苏客气地道“陈市长好,我是杨君苏,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陈晋问道“小杨同志,我在报纸上看到胜利农场改革的报道,你干得不错。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愿不愿意到北宁县来”

    机会来了,岂能不把握

    杨君苏不带丝毫犹豫地答道“陈市长,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我的一切行动都听从指挥。”

    陈晋朗声笑了起来,接着问道“你爱人愿意随你调动吗”

    杨君苏说道“我爱人的觉悟很高,他以前就说过,无条件跟随我的工作调动。”

    陈晋又跟问了几个工作上的问题,杨君苏的回答都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陈晋满意地挂了电话。

    杨君苏心里激动一会儿,很快就平静下来。回到家里她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温明知。

    温明知先是震惊,接着说道“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再往上升,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这是个难得的机会,那就去吧。你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杨君苏说“我听陈市长话里的意思,你的职位应该是北宁县文化馆馆长,你没问题吧”

    温明知说道“没问题,文化馆图书馆杂志社都可以。如果实在不行,我就先在家赋闲也行,反正我还能写作和照顾孩子,只要你别嫌弃我吃闲饭就行。”

    杨君苏笑着说“家务劳动也是社会劳动的一种,你怎么会吃闲饭这些年家里要是没有你照顾,我就完全抓瞎了。”

    她说这话是真心诚意的,但凡做过家务的人就知道家务有多繁琐,地不扫不会自己干净,饭不会自己跑到桌子上,衣服也要洗,有了孩子就更麻烦。

    告诉完温明知,还要告诉公公婆婆。

    温阳秋和于凤华也没想到会这么快,两人愣了一会儿,才问道“那两个孩子怎么办是留下来还是带着”

    杨君苏说“带着。”

    “那我们要过去帮忙带孩子吗”

    杨君苏早考虑好了,说道“俗话说故土难离,你们在这儿生活了半辈子,去外地怕不适应。孩子已经八岁了,都上小学了,也不用专人带,我们轮流接送就可以。”

    两人的心情相当复杂,既为儿媳妇高兴,又舍不得儿子和孙子孙女。

    杨君苏安慰两人“爸妈,我们就在隔壁省,不太远,等寒暑假,我让明知带着孩子回来,或者是你们想我们了,就直接坐车去看我们。”

    于凤华勉强笑道“这样也挺好。”

    新的调令很快就下来了,杨君苏的新职务是河西省长宁市下面的北宁县任县长,温明知也随之调到北宁县文化馆,职务是馆长。

    这个消息在胜利农场引起了轰动,传到县里时,县报的主编袁洛当机立断,这次要去深度采访一下杨君苏。

    袁洛临去之前自然先征得杨君苏的同意,他说道“杨县长,我是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采访你,你可不能让大家的期待落空呀。”

    杨君苏矜持地说道“我是个低调内敛的人,本来不想引人注目。但谁让你是我的老朋友呢,我不忍心拒绝你呀。”

    袁洛征得杨君苏的同意后,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小本本上记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便兴冲冲地出发了。

    今天是周日,采访地点在杨君苏的书房里。一见面,杨君苏仍跟以前一样热情“袁同志,你真是越来越精神了,我早就说过,你的身上有职业记者的精气神,果不其然。”

    袁洛笑道“杨县长,我以前就说过,你的前途不可限量,果然如此。”

    杨君苏谦虚道“还跟以前一样,叫我老杨就好。”

    袁洛从善如流,换了一个更接地气的称呼“杨同志,你的时间比较宝贵,咱们就开始采访吧。”

    “可以开始了。”

    袁洛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杨同志,请问你做为女领导,平常是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

    杨君苏挑眉,前世被记者提问最多的是这个问题,这一辈子还是没能逃过,看来大家的关注点是几十年如一日呀。

    她换了个舒服的姿势,侃侃而谈“家庭和工作如何平衡我的回答是根本平衡不了。”

    袁洛微微一惊,这个回答倒是有点出人意料。他点点头,认真聆听。

    杨君苏接着说道“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能做好一头就非常不错了。在此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和公公婆婆,最感谢的是我的爱人,没有他们的支持,我的工作不会这么顺利。

    我的爱人是一个甘于在背后默默奉献的人,一个不被世俗主流价值所认可的人。我最辈子最重要的日子有三个,一是我出生那天;二是我把为人民服务做为终身理想的那天;三是我遇到我爱人那天。”

    袁洛被震撼了一下,赶紧拿起笔记下这一段感人的话。

    袁洛没有按照定好的问题提问,而是插问道“杨同志,你爱人要随你一起调动是吗”

    “是的。”

    袁洛语气复杂“你爱人确实是一个甘于奉献的好同志。”很少有男人愿意放下自己的一切,跟随妻子调到人不生地不熟的地方。

    袁洛接着提问“杨同志,你觉得做女干部,你有什么缺点和优点”

    杨君苏稍加思索,便气定神闲地答道“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没有谁是完美的。我肯定也有缺点,比如我的性格太直,底线太高,道德感太强,坚决不肯与人同流合污,容易遭人嫉恨;我的同理心太强,见不得百姓受苦,见不得同胞有难。要说优点,我真不好意思自夸。那我就说我所见过的一些女领导特有的优点吧,比如已经调走的宋场长。”

    “从她们身上,我感觉到女性领导的力量和魅力,她们天生知道人情冷暖,知道替别人着想,她们考虑事情比较全面,既能顾全大局,也能设身处地地为女同志着想,还愿意为弱势群体着想。她们感情丰富但不泛滥,高瞻远瞩但不好高骛远,理想远大,但也会脚踏实地。有个别女领导即便坏也是有底线的,至少不会包养几十个情人,不会骚扰侵犯异性下属,好那是上无限的。”

    袁洛再次深受震撼“杨同志,每次采访你,都能让我学到新东西新角度。”

    杨君苏谦逊地笑笑“可能是咱们的采访像聊天一样随意吧,你总能让我说出心里话。”

    袁洛的心情相当愉悦,他接着问“杨同志,你方便透漏一下以后的打算吗我听人说北宁县目前还相当贫穷落后。”

    杨君苏神色郑重“说实话,接到这个任命,我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生怕自己辜负了领导的期望,辜负了人民的重托。我只能尽力而为,打算先把北宁县的经济发展起来,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至于具体措施,我得去实地考察后再做决定。”

    两人一个提问一个回答,对于不方便回答的问题,杨君苏一律采取顾左右而言的办法,轻而易举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回答的问题上。

    袁洛对今日挖掘到的深度不是特别满意,杨君苏也没有办法,她现在是县长了,说话得更加谨慎,不能像以前那样,可以张嘴就来,放上几枚大炮空炮也没什么。

    袁洛便临时改了主意,问道“杨同志,我可以采访一下你爱人吗”

    杨君苏说“你等下,我得征求他的意见。”

    袁洛在书房里一边喝茶一边耐心等待。

    温明知正在他的书房里陪孩子看书,一听到记者要采访自己,不由得紧张起来。

    虽然经过几年的锻炼,他不像以前那么退缩了,但面对公开场合还是会紧张,平常是能躲则躲。

    杨君苏知道他的性格,体贴地说道“没关系,你要是不想接受采访,我就回绝他。”

    温明知考虑一会儿,他想着这是给苏苏做宣传的好时机,哪怕紧张,他也要试着克服。

    他说道“没事,我愿意接受他的采访。”

    杨君苏冲温明知一笑,转身出去告诉袁洛可以采访。

    袁洛进书房时,温明知跟他说话,声音都不自觉地微微发颤。

    温念初都比他放松,她落落大方地对袁洛说道“记者叔叔,你们聊,我们去外面玩。”

    袁洛冲温念初温和地笑了笑,夸了一句“小朋友,你真可爱。”

    温念初临走前还不忘安慰爸爸“爸爸你不要紧张哦,记者叔叔看着很亲切的。”

    袁洛哈哈一笑。

    温念初离开后,采访便开始了。

    温明知正襟危坐,弄得袁洛也显得更正式了“温同志,在你眼里,杨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温明知面带微笑地背诵着腹稿“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思想深刻,见解独特。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家庭负责。孝顺我父母,结婚这么多年从来没跟我父母吵过架。”

    袁洛一脸羡慕这是怎么做到的不过,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好像跟传说中不符呀。

    袁洛不动声色地接着问道“我采访杨县长时,她说,她这些年一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家里,一直都是你在背后默默支持她。”

    温明知笑着答道“她陪伴孩子的时间虽然少,但是陪伴质量很高。一休息就陪孩子和我。我们都很满意。”

    “哦哦。”

    “你方便说说做为一个女领导的丈夫是一种什么感觉吗”

    温明知认真回答“实不相瞒,感觉非常好。我们家苏苏,一向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她对要自己高要求,对我没有要求。她明辨是非,特别讲道理,什么事都看得明明白白。自从有了她,我的人生道路就更清晰了。我觉得男同志遇到苏苏这样的女同志,一定要好好把握住机会。”

    袁洛“你说得真好。”

    袁洛清清嗓子,接着问道“温同志,你的人生中有什么遗憾吗”

    温明知考虑一会儿,回答道“要说遗憾,还真有。主要有两个,就是我以前性子太缩了,没有保护好我喜欢的老师和同学;二就是我跟苏苏第一次见面没来得及问她的名字,我们耽搁了四年才重逢。”

    袁洛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你能说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吗”

    “这也要写吗”

    “细节越多越好嘛。”

    “说来话长,我15岁那年的夏天,在车站捡了个钱包被人讹诈。围观的人很多,只有苏苏挺身而出,为我打抱不平。她做好事不留名,一转身就走”

    袁洛飞快地记笔记,也挺好,这也算是深度挖掘出杨君苏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了。而且这个故事也很有教育意义做好事一定会有好报。英雄救美,无论男女都很容易抱得美人归。

    袁洛觉得差不多了,便起身跟温明知握手“温同志,谢谢你的配合。今天咱们聊得很愉快。”

    温明知暗暗松了一口气“不客气,我也很愉快。”

    温明知把袁洛送出去,温念初和杨于飞他们正在外面玩石子。

    温念初一看到袁洛,主动跑过来问道“记者叔叔,你要不要采访一下我”

    袁洛一脸诧异地看着这个胆大可爱的小朋友,转念一想,采访一下也未尝不可。只是问她什么好呢

    袁洛弯下腰,亲切地问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温念初脆声答道“我叫温念初,今年八岁了。我名字的寓意是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好名字。”

    “念初小朋友,你觉得你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

    温念初声情并茂地说道“我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她每天认真工作,回来还跟我们一起看书学习。从来不像别人的父母那样经常说,我养你不容易;她回到家里也从来不发火也不生气。”

    袁洛愈发诧异“你妈妈从来都不发火吗”杨君苏好像不是这样的人。

    旁边的杨于飞解释道“因为妈妈在外面把火都发完了。”

    袁洛“”

    温念初瞪了哥哥一眼,笑着对袁洛说道“记者叔叔,你不用采访他,他们男孩子脑子发育晚,不太会说话。我妈妈在外面也很少发火,她的性格特别温柔。是我的榜样。我长大了也要像她那样。”

    袁洛面带微笑“念初小朋友,你的语言表达能力真的挺好。”

    “这一点,我随妈妈。”

    短暂的采访结束后,袁洛由衷地说道“念初小同志,你以后一定会大有前途的。”

    温念初踮起脚尖郑重地跟袁洛握握手“谢谢叔叔夸奖,我也觉得你很有前途。你好好干,将来还会有机会采访我的。”

    “好好,我等着你。”

    袁洛面带笑容,兴尽而归。

    等他一离开,温念初对着躲到一边的众小朋友问道“怎么样,刚才我是不是很有领导风范”

    众小朋友异口同声地答道“是。”

    温念初用略带嫌弃的目光看着杨于飞,“哥,你不会说话,以后就少说吧。这种场合还是我来吧。”

    杨于飞低头不语。

    温念初叹息一声“我真是不明白,明明我反应比你快,比你聪明,怎么就让你跑到我前头了呢。”

    因为知道杨君苏很快就要离开本地去外河西省上任,袁洛加班加点把稿子整理好,精心修改后,放在第一页的重要位置上。文章发表出来,反响相当热烈。

    消息传到杨家时,杨富贵再一次老泪纵横“没想到杨家出了这么个人才,我这一辈子值了。”

    也不知道算不算乐极生悲,叶老太在听到好消息后不久就病倒了。她年纪大了,之前就有基础疾病,也没放在心上,这两年越来越严重了。

    杨君苏正忙着交接工作,突然听到奶奶病重了,自然得上门来看看。

    杨家众人听说杨君苏要来,便赶紧打扫院落房间,全家人换上干净衣服,站在院门口迎接。

    杨君苏到了杨家老宅,关切地询问了二老的身体状况,杨富贵心中无比感动,这个孙女是真孝顺呀,都是大官了,对待她这个爷爷却比以前态度更好。

    叶老太强打起精神对杨君苏说道“你是个好样的,我没想到你还能当上大官。”在老太太眼里,县长已经是特别大的官了。

    杨君苏握着叶老太的手说道“奶奶,你好好保重身体,你孙女我这才刚开始呢,你得多活几年。”

    叶老太扯扯嘴角,笑了一下“我自己的身体自个知道,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杨君苏看着曾经生龙活虎的奶奶变成如今这副衰弱的模样,不由得心生感慨。

    叶老太深呼吸一口,慢慢说道“君君,我感觉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抓紧时间跟你说点正事。”

    “你说吧,我听着呢。”

    “你答应我,要照顾好二宝小秋他们,大宝没出息,他儿子以后好好培养培养说不定有出息。”

    “行的,我尽力而为。”

    “我死了,你要给我烧纸。”

    “行,我给你烧大面额的,要多少有多少。”

    杨君苏主动说道“我等几天再走,带着你去市医院看看。”

    叶老太无力地摆摆手“等啥呢,别有变故了,你赶紧去上任,让人好好宣传,你为了工作连亲奶奶病重都顾不上。报纸上不都这么宣传吗你到时别忘了哭一会儿,显得你很孝顺。”

    杨君苏保证道“奶,我对你是真心的,也会真心为你哭。你这辈子不容易啊,嫁了我爷这种不靠谱的男人,摊上我太奶奶太爷爷这种不讲理的公婆,又生了我爸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儿子,最后又摊上我这么一个清醒理智嘴头不饶人的孙女,想想都替你难过。”

    叶老太咳着咳着都笑了。

    众人“”

    杨君苏面对着将死之人,说话都变真诚了“奶奶,要是有下辈子,你就多等些年再投胎,你生到一百年后,那时候咱们女同胞的好日子应该来了。不会像现在这样,你被人压迫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被压迫。你从小被人轻视,然后也轻视别的女人。你被婆婆磋磨,当婆婆后又磋磨儿媳妇,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万恶的封建旧思想和不合理的制度,奶奶,你这么聪明能干,你本不该这样麻木无知地过一辈子。”

    叶老太目光涣散“要是有下辈子,我不想当女人了,太苦了,我想当男人。”

    杨君苏说道“好的,那就让我爷爷当女人。”

    杨富贵也不敢反驳,只是无力地叹息一声“君君,你就放心地上任吧,记住你奶的话。”

    杨君苏临走前最后问了叶老太一句“奶奶,你叫什么名字我们一直不知道你的名字。”孙女孙子叫她奶奶,别人叫她叶老太叶大娘,仿佛她从来没有自己的名字似的。

    叶老太愣了很久,涩声说道“我没正式上过学,也没有正式的名字,在娘家时,我在姐妹中行三,大家叫我叶三妮。”

    叶老太说着说着眼角忍不住湿润起来,她拭拭眼泪,温柔地说道“你赶紧走吧,别去晚了领导反悔了。你可要好好干,你要是干不好,大家都会说女人果然不适合当官,以后就更有理由不让女人当官了。”

    杨君苏道“你不愧是我奶奶,看得真明白。你放心,我一定会干好的,这只是刚刚起步而已。等我当上更大的大官那天,我一定会到你坟前告诉你。”

    叶三妮泪中带笑“行,我等着那天。到时候我在下面也能横着走。”

    叶老太说完这些话,已经用尽了全部的力量,头一歪,便陷入了昏睡当中。

    杨君苏在床前站了一会儿,转身离开。

    杨君苏回去迅速把工作交接完毕,农垦局会派人来接管胜利农场,她把改革的框架都搭好了,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大家的反馈良好。新来的场长只要脑子正常就不会朝令夕改,她可以放心地离开了。

    这次是要带着两个孩子上任,杨君苏奢侈地订了个软卧包厢,包厢里四个床位,正好一人一铺。

    两人大人在上铺,孩子在下铺。

    温明知收拾完行李,安顿好两个孩子,小声说道“苏苏,这床要是能并到一起就好了,真不习惯跟你分开睡。”

    下铺的杨于飞轻轻拉上被子捂着耳朵,爸妈都不注意点吗他们又不是三四岁的小孩子了,真是的。

    温念初很应景地假装打起了呼噜,就让他们以为自己睡着了吧。

    杨君苏说道“明知,辛苦你了,跟着我调到北宁这么偏僻的地方。

    温明知低声说道“一点也不辛苦,无论去哪里我都愿意。苏苏,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你。本来,我已经做好思想准备要做出改变,但你却没有让我改变。你一直让我做我自己。”

    杨君苏动容地说道“我最大的幸运也是遇到你,最感谢的也是你,这么多年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我。明知,你本来就是最好的你,无须改变。”

    温念初的呼噜声暂停片刻,谁能想到,在外面雷厉风行、动不动就金刚怒目的妈妈在爸爸面前竟会这么温柔谁又能想到,号称腼腆不善言辞的爸爸,对着妈妈张嘴就是一篇抒情散文。

    为了不让他们尴尬,她还是接着打呼噜吧,唉,真是可怜天下儿女心。

    夜深了,两人也聊累了。

    杨君苏躺在卧铺上,听着火车哐珰哐珰的声音。

    她的人生掀开了新的一页,一切充满未知,可能斗争激烈,可能困难重重。但是没关系,人活着就是得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虽千万人吾往矣。

    正文完结。,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