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武皇上线(精修版)

聪明人一秒记住 笔搜屋 www.bisowu.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bisowu.com

    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唐高宗李治这个人, 投胎技术好,运气好。

    好到闻者嘴角落泪,听者嫉妒伤心。

    好到嫡长兄正统太子李承乾犯蠢谋反, 好到嫡二兄魏王李泰傻不愣登侮辱李世民智商。

    好到他从头到尾不曾沾到一滴血就以孝出强大直接取胜于天下, 成为夺嫡厮杀中的最大受益者。

    他所拥有的李唐好到汉武帝得之能穷兵黩武成盛世, 好到汉文帝不用再龟缩休养生息就直接能打得匈奴落花流水

    所以关于他运气好这点, 他没有任何争议。

    关于这点, 确实没人有异议。

    就连李承乾和魏王的视线都满含深意和些许嫉妒。

    他们的这个弟弟, 确实运气好到让人羡慕。

    尤其是知晓贞观在历史上的份量之后。

    早已变成嫉妒了

    但就是这么一个运气好到成为强势上升期李唐统治者的皇帝。

    却把强势上升期的大唐弄得直接亡国了。

    浅显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应该都很难评。

    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人, 就会嫌弃。

    只知道外果不知内因的李世民好巧, 他先前一听这个浅显的果就觉得很难评。

    李世民“好一个天下仁孝典范。好一个性情温和宽厚。”他叹气,不知深入的内因得多气人。

    其他臣子沉默, 但眼酸想落泪。

    不怕不知道,就怕对事情一知半解自己脑补。

    换朝代, 总伴随着哀嚎流血。

    他们现在已经脑补出后宫争宠, 皇帝无子, 李代桃僵, 玄武门之变,长安血流成河等等一系列骚操作了。

    李世民沉默地看向还不足十岁的小李治,想说什么, 最后却什么都没说。

    “大唐竟能三代而亡”他还是无法想象这个事实到底是什么样子。

    难道他这一支都死绝了吗要不然怎么轮到一个外姓皇后当皇帝。

    统一王朝有短暂性改朝换代的,唯一一个就是王莽政变。

    汉朝改朝换代前还统一过快两百年, 但建唐不过三代就改国换姓, 这是什么人间疾苦

    其他臣子的痛苦不比李世民少,作为开国元勋,他们与李家联系密切,该国换代他们会如何

    有些人甚至掰动手指头, 按照仙幕所换算的年龄,他们许多人在唐高宗时期应该活了挺久,怎会容许一个皇后登基。

    奇哉怪哉。

    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个结果啊摔

    长孙无极和尉迟敬德等人掩藏不住眼底的惊叹“一个女子,一个异性女子,一个皇后,一个异性皇后。打败高宗,打败高宗一众子女以及子女背后势力,收服了文武百官,打破世俗伦理,登基为帝。”

    “这女子何德何能登基啊。”

    众人齐齐发出感叹。

    “这到底是什么人”

    这是奇人神人

    备受众人瞩目的小李治,眼中掩盖不住的小惶恐。

    继太子哥哥和魏王哥哥未来有不好的事情之外,他好像也有事情了。

    小李治再怎么年幼也是皇家出来的,他 确实听懂了仙幕的话中意思。

    李治松开牵着李承乾的手,默默哽咽,埋进长孙氏的怀中“母后 ”

    小娃娃语中的哭腔一点都没有掩盖,他现在才懂两位兄长方才的委屈,只觉得天降一口大锅向他砸来,压得人想泪奔。

    长孙氏叹气,她也无奈,长子犯昏,次子犯蠢,期盼着幼子能好些,未曾想幼子直接灭国。

    她

    长孙氏抚摸着幼子的脑袋,柔声道“天降神音,给予治儿极往知来契机,治儿可珍惜此契机,弥补未来之缺,至于原定未来所发生之事 ”

    比起期期艾艾,最好的做法就是及时止损,弥补未来。

    李治何尝不懂母后的意思,但

    真委屈啊。

    “治儿未来真像仙幕所说那般不堪吗”他私底下也曾偷偷想过未来若是能登基为帝会如何做,虽然只是妄想但在他的想象中自己应当是同父皇一样的贤君,怎现在就突然变成昏庸帝王

    李治“”哇的一下子哭出来

    虽然仙幕还没有开始批评,但他好像已经感受到那种惨不忍睹的感觉了。

    “若要横向比较,名义上的唐三世李治,实际上的唐二世李治比之秦二世胡亥,隋二世炀帝强,但比之文景二帝,那就是拍马不及。”

    其他界面,许久没有出声的朱元璋等人静立。

    “连我们太子都比不上。”徐达等人对朱标这个太子那真是满意得很,只觉得没人可以比得上太子,这个李治在史书上所记载的所作所为,实在不是什么贤能之君,至少比不上他自封的圣君名头。

    朱元璋毫不矜持地笑了。

    他的太子自然是最好的。

    不过

    “不过做太宗的继任者确实幸运。”朱元璋不得不说他自己也羡慕,“自古以来有大作为的皇帝譬如秦始皇汉武帝,皆易好大喜功,大兴土木,穷兵黩武,民不聊生,财政匮乏,导致继任者只接手国力漂浮的虚架子。”

    “如汉文帝与汉景帝,宋仁宗,确实是贤明之君,善抚民,爱民力,但一昧服软,外敌环伺。”

    “唐太宗的贞观嘛 ”

    朱元璋馋了。

    那是什么搭配啊,超强的个人文治武功,君臣相辅相成,文治养国的同时武德充沛。

    贞观君臣,内外皆宜。

    李治是真幸运啊,可以说是千百年来最幸运的继任皇帝了。

    不过,想到就这样子李唐也能够被李治搞到改朝换代

    朱元璋很认同仙幕的话,李治,确实有点儿问题。

    难评的原因与李治背后那个举世闻名的成功女人有关。

    对,就是那个在传说中比李治更优秀百倍,光环满天飞的女人。

    李世民等人,更好奇了。

    “治儿虽非完美,但观前期所为也算是明君,这个女子,难道是能与邓太后相媲美的贤后”

    众人暗中猜测,一个女子,比在任的皇上还优秀,不知得优秀成什么样子。

    关系很大又不是很大,很大是因为高宗时期真可谓是先强后拉,之后一路下拉,拉到整天被黑。

    私人私德和政绩得失满满的黑锅,总得有一个人背黑锅,所以往往是武皇陛下与唐高宗换着背这黑锅。

    不大是因为,有些人认为这些锅李治自己一个人背也是可以的,毕竟他是源头。

    毕竟,他的所作所为,有时候挺让人嫌弃的。

    重头戏来临,在场的人皆严阵以待,准备迎接来自未来的认知刷新。

    一个被他们所有人评价为温和宽厚的皇子,一个以仁孝登基的太子,过分还能过分到哪里去

    高宗即位之初,承贞观余荫,遵太宗成规,武将多材,文官多贤,获降附突厥之效力,所以前半叶开疆辟地,有永徽之政可比美贞观,甚至能过于太宗。「1」

    时也势也,非高宗之力量所致。

    唐朝对外威力,以高宗时为极盛,然其衰机亦肇于是时。「1」

    所以到了高宗后半程。

    一众贞观遗臣老的老,死的死,贬的贬,废的废,考验唐高宗真正能力的时候到了。

    有人说高宗性本庸弱之君,失之于柔懦。

    说他乃无权之君,才多行御人之术。

    说他乃色迷心窍之君,被乱花渐欲迷了眼。

    为色所迷,昏庸已甚,贬勋旧,斥忠良。

    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死者十八九。「1」

    甚至批评到唐太宗。

    太宗昧于知子,废立之际,不能自决,问之长孙,卒用仁弱昏童,终毒流天下,贻祸邦家。「1」

    太宗明明立李治太子后已知晓高宗过于仁弱,为何还要立高宗为储君

    李世民呐呐不言。

    这 是他和观音婢最后一个得用的孩子了,不用他用谁

    李世民眼底是藏不住的苦涩。

    唯有仁孝幼子登基,不羁的嫡长子和谋嫡的嫡次子才有活命的机会

    治儿的皇后登基啊,万一,万一治儿也没有想到呢

    女皇登基前所未有,谁能料到世间竟然会有女皇登基。

    李世民顺便也知晓未来那皇后登基为何没人阻止,原来竟是因为“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死者十八九。”

    人都快死绝了,那还能阻止得了别人怎么登基

    所以,应该与治儿无关吧

    李世民不自觉的想为唯一看着还算争气的儿子找补。

    治儿如此仁弱,应该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错误吧

    李世民应该

    上语及隋炀帝,谓侍臣曰“炀帝拒谏而亡,朕常以为戒,虚心求谏;而竟无谏者,何也”

    李勣对曰“陛下所为尽善,群臣无得而谏。”「1」

    李治一把年纪了,在疑惑为何没人向他进谏,而臣子的回应是说李治已经做到尽善尽美,无从谏。

    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毕竟李治家的老父亲知名盛世奠基人李世民同志,临到老还整天被谏,他这个小子倒是尽善尽美到无人进谏,可见理论上李治的治世应该比他老父亲厉害多了。

    所以李治真的如此尽善尽美

    众人的视线不由自主的看向李勣。

    李勣“”

    李世民心情复杂“爱卿,你 ”

    李勣自知有错,默默对李世民拱手做鹌鹑状“臣知错 ”

    天知道,这个小皇帝怎么可能尽善尽美到无错

    臣子能够说出皇帝无错,那就是最大的错

    李世民叹息“不怪你,臣子不敢进谏,君主定然有责。”

    就不知这责到底是什么,才让臣子们纷纷销声匿迹,不敢进谏。

    李勣继续鹌鹑,不敢讲话。

    李治自然不可能尽善尽美,不提那混乱的太宗子孙几乎无遗类,李唐改朝换代,皇帝更迭的事情。

    咱们说其他的事情。

    总的来说盛世的容错性是很高的,从唯结果论来看高宗治下,初期而言确实可比美贞观。

    而看在贞观到盛世的百年安乐之世的份上,许多人也觉得足以把夹杂在中间的这段混乱历史,和李治的战略决策错误粉饰成功德,加以传颂。

    是的,即使这个战略性错误是指对外原本安稳的属国叛乱,让吐蕃借机成长为唐王朝至始至终的心腹大患。

    “吐蕃”

    吐蕃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它靠近河西走廊

    李世民双眉紧簇,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其中的危险。

    “胁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危矣。”他那个能够下金鸡蛋的丝绸之路啊,李世民感到阵阵心痛。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长安

    “但最致命的是长安危矣。”

    要知道,河西走廊失守,那入中原可就和入无人之地一样。

    尉迟敬德等武将掩盖不住内心的躁动“怎么会,怎么就能让吐蕃做大”

    他们压制了吐蕃那么久,甚至扶持吐谷浑与吐蕃抗衡,作为战争缓冲地,怎么吐蕃还能作大

    房玄龄倒吸一口凉气“吐蕃做大,将会成为李唐王朝的心腹之患”

    678年仪凤三年,高宗派没有将帅之才又懦怯的李敬玄率领十八万唐军与吐蕃将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结果大败,狼狈而逃「1」

    但有一就有二,唐军对战吐蕃的失利不仅这一次。

    仪凤四年,吐蕃三万军进攻河源,再度战败「1」。

    咱们二凤好不容易打通的西域再次陷入窘境,因遭受吐蕃与突厥的侵扰而渐趋衰退。

    到最后,吐蕃尽取吐谷浑旧地。等灭高丽的将领率大军来讨伐吐蕃之时,已错过良机,吐蕃根本已固,主客易位,自然再次大败。「1」

    或许,在当时高宗只想搞定他老父亲没有搞定的高丽来证明他比老父亲强吧。

    吐蕃算什么不算什么。

    于是,轻视龟兹,轻视吐蕃攻占吐谷浑。

    李治继承了李世民天可汗之名,但谁也不承认。

    天山南北再次对李唐封闭,再次对李唐虎视眈眈,后期唐朝京城六陷,天子九迁的祸根就此埋下。

    本来拥有李唐最大的河山到高宗死后领土面积甚至不如贞观年间。

    高宗儒仁无远略,实锤。

    李世民“ ”

    李世民也看得一个两个大“难道他们就一直放任吐蕃做大不做任何措施”要真是如此,那长安怎么办西域怎么办

    “朕伐高句丽,虽未攻占高句丽,但其已元气大伤,不足为惧,主攻高句丽所获得之利益微乎其微,这孩子,怎么也打起高句丽了。”

    李世民都想到了李唐的士兵在攻略高丽的时候,吐蕃攻占吐谷浑,然后李唐出不起人的窘况了。

    “军事为政治让路,实乃败笔。”

    看来这儿子,对外也拎不清。

    未来若不解决,京城危矣,就比如那糟心的京城六陷,天子九迁,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话。

    萧瑀终于掩盖不住心中的不满“吐谷浑竟也被吐蕃抢走了,吐谷浑乃吾等扶持而起的属国,一直以来就是李唐属国,缓冲吐蕃。”

    更别提它对丝绸之路侧翼的遮蔽作用。

    其他人的担忧更是显露在脸上“吐蕃兼并吐谷浑,那西域、河西、长安可皆在吐蕃威慑范围之内。”

    当年松赞干布就曾打过吐谷浑的主意,但他们那时候可是清晰的认识到吐谷浑的作用,侯君集等人以步骑五万相击就让这些吐蕃士兵引兵而退,遣使谢罪,而后他们只不过恩威并施,就保留和平。

    而高宗时期是多少人是十八万唐军

    十八万唐军竟然抢占不过一个吐谷浑,最后还败落而逃。

    众人“ ”

    将士还是那些将士,那看来问题就出在将领身上。

    一个没有将帅之才又懦怯将军率领十八万大军。

    他们其实很想说这个晋王的识人能力,或许有待提高。

    嗯是的,他们现在已经把否定,直接否定到晋王本人了。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李治是不太成功的,拥有太宗留下的基础和红利,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将唐朝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没有安稳守成,领土势力完整性也不能保持,他老父亲的格局和气魄一点也没有继承到。

    选士泛滥,乱封官。

    “今选司取士伤滥,即日内外文武官一品至九品,凡万三千四百六十五员。「1」”

    “文武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等,四品已下加一阶,始有泛阶,服绯者满朝矣。”「1」

    喜爱改名,“龙朔二年更其名,咸亨元年诸司及百官各复旧名。「1」”做无用功。

    为一己之私,明目张胆削百官与臣子之利

    “二月减百官一月俸,雍、同等十五州民钱,以作蓬莱宫。”「1」

    用百官月俸和十五州民钱给自己修宫殿。

    但最让人心寒的不是上面这些。

    李世民眼睛有泪花闪烁,听到前面觉得这个儿子还有一点点拯救的希望,但是看到后面说是还有更让人心寒的。

    李世民“ ”

    难道这个儿子还能做比这些更过分的事情

    唐纪记载五月首都霖雨,洛水溢,溺民居千余家。关中先水后旱、蝗,继以疾疫。那时米斗四百,比太宗时期直接翻了八十倍,两京间死者相枕于路,“人相食”。「1」

    七月,你们猜唐高宗在做什么

    李世民看到关中的情况早已遍体生寒。

    人相食

    李世民身体颤抖。

    人相食。

    那时候皇帝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应该去救灾恤患,还能做什么

    李世民 脑子突然不敢再乱想。

    在乱想他怕直接抽小儿子。

    毕竟那可是关中

    七月,唐高宗在嵩山造宫殿。

    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九记载上欲遍封五岳,七月,作奉天宫于嵩山南。监察御史里行李善感谏曰“陛下封泰山,告太平,已与三皇、五帝比隆矣。但数年已来,菽粟不稔,饿殍相望,四夷交侵,兵车岁驾;陛下广营宫室,劳役不休,天下莫不失望。愿陛下恭默思道以避灾谴”「1」

    所以为何前面我们说无人敢进谏,因为自褚遂良、韩瑗死后,中外以言为讳,无敢逆唐高宗意直谏。「1」

    等到李善感始谏,天下皆喜,谓之“凤鸣朝阳”。

    但实际上面对这场进谏,上虽不纳。

    为了唐高宗自己遍封五岳的小梦想,在关中“人相食”的时候,他继续在嵩山造宫殿。

    “关中先水后旱、蝗,继以疾疫人相食时他竟然欲遍封五岳,作奉天宫于嵩山南。”

    李世民双目圆睁,气到嘴唇发抖。

    如果前头军事他可以说自己的儿子识人不明,但可以说是他自己留下的将领不够多,但现在

    “臣子已说数年已来,菽粟不稔,饿殍相望,四夷交侵,兵车岁驾,这愚蠢的皇帝竟然还有闲情雅致造宫殿”

    他这个儿子,前明后暗,前期的治世应当也离不开他留下的文臣吧。

    李世民冷笑“他老子连泰山都没去封禅过,儿子竟就有遍封五岳的小梦想。”

    这梦想,真小啊,小到只是一个人的想法。

    这梦想,也真大啊,大到需要一个民生艰难的国家财政来实现。

    李世民算是看清了

    李世民看向在长孙皇后怀中瑟瑟发抖的李治,叹气,眼底是掩盖不住的疲倦“长于深宫,无感民生之艰难,创业之艰辛,才能如此肆意妄为。”

    没想到啊,没想到。

    李世民没想到自己一辈子爱民如子,临到死了托付的继任者竟是这种坐视百姓民不聊生,但却胆敢准备封禅的蠢儿子。

    李世民临死前就已经把什么事情都安排好了,打压下放李勣这种武德充沛的武将王炸给李治擢升提拔,曾经称赞过的不喜得辽东囍得卿的名将薛仁贵放着不用,也留给小儿子等他提拔捡现成,更不要提留下来的长孙无忌褚等贞观文臣了。「1」

    怎么说呢,就李唐这种基本盘,对内政治清明,群贤共集,集思广益,百姓安居乐业;对外,北边草原四分五裂,相互牵制,西边亲唐的吐谷浑作为强有力的护持者扼守着吐蕃东进的路线,让那个虎视眈眈的吐蕃压制在青藏高原晒太阳,东边的高丽经过太宗东征早已稀巴烂元气大伤。

    唐王朝作为超级强者在中间超然成为仲裁者。

    多好的基本盘,随便一个平庸不搞事的士人登基,只要乖巧听话,三省六部的大佬也能安稳运转下去,干得不比李治差吧。

    窝在长孙氏怀中的李治本治“ ”

    压根憋不住的呜咽声。

    “呜呜呜呜呜”他虽然小,但是都听懂了

    这东西说他不中用

    长孙皇后控制住想要安抚怀中小儿子的手,头开始一抽一抽的疼。

    真的,很想,抽孩子

    这都是一群什么混账玩意儿

    萧瑀忍不住毒舌“陛下留下的资产只要继任者不是胡亥那种抽风的皇帝,任谁都能成为明君吧。”

    就像汉文帝要是拥有贞观资源,哪有刘彻这个孙子露脸的机会。

    不过他也只敢暗暗毒舌而已,万不敢说出来,说出来可是会被打的

    所以怎么说呢,武则天这个武皇为何可以上位是李家无人了吗李唐的官员死光了吗

    自然不是,唐高宗这个皇帝也是有锅的。

    李世民深深反思,突然 很想知道自己这个未来媳妇儿做皇帝做的如何

    其他臣子 不得不说他们也想知道。

    晋王这个皇帝做到后面可不怎么样,他们现在就想知道会不会做的比晋王这个皇帝好。

    如果做的很好的话 嗯

    而对于武皇陛下为何可以掌权,并且登基这件事情,我们浅浅的追踪一下,可以追踪到

    那年杏花微雨。

    那年,李世民病重卧榻。

    那年,李世民说儿子,你去做掉她

    李世民“”

    病重卧榻,做谁

    不一样的开场白,还是重点标注出来的人名,让李世民一阵心慌。

    “这与朕真有何干系”

    做掉谁他年迈时为何会叫幼子做人那人是犯了何事

    其他臣子怎么突然有皇帝的热闹可以看

    “你,你你说李治就说李治,别说朕”李世民声音颤抖,勉强到笑不出来一点,刚刚的悲伤情绪一下子被这种突然被仙幕点名的惶恐卡死在胸腔中。

    为何主角又跑到他这里来了他一点都不想被点名

    本来埋头长孙皇后怀中的小李治浅浅抬头。

    他抽了抽鼻子,只希望仙幕能够放过他再多一点点不要再提到他了

    但再追根溯源,我们还可以追踪到

    那年寒冬腊月,伴随着冬日下雪,伴随着日月凌空,普照大地。

    伴随着续世说中袁天罡谓其母曰“夫人骨法,必生贵子。”

    她,武则天,这个神奇的贵子,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性皇帝,降生于世。

    伴随着旧唐书方伎列传中记载的袁天罡言“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矣”

    资治通鉴唐纪十五记载的太白金星多次在白昼,太史令李淳风占卜的“女主昌。”

    秘记记载的唐三世之后,女主代有天下

    我们亲爱的武则天女士,武曌大佬长大成人,然后

    成了李世民的宫中的妃子。「1」

    众人的视线唰的一下子看向李世民,这次就连长孙皇后也没有错过。

    长孙皇后“”

    治儿的皇后竟然曾是陛下的妃子

    长孙氏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到到底是谁那样厉害能够成为皇帝。

    想了一圈

    长孙氏不由得遗憾,

    人人都可是,人人皆不是,人人皆是被驯服的笼中鸟。

    至于本来也跟着李唐国运有点衰弱而悲伤的李承乾和李泰“”

    父亲的妃子被弟弟撬墙角了。

    撬墙角了

    突然不悲伤了。

    他们要控制住嘴角的弧度,不能笑得太过放肆。

    李世民“”

    李世民忍住那些胡乱猜测,不想再去管长孙氏怀中的李治,试图挽尊“观音婢不要瞎想,万一,万一,万一 ”

    李世民qaq

    “万一那个女子是朕赐予治儿的也说不定qaq”

    长孙皇后的沉默,震耳欲聋,想要说什么,硬是给憋住了。

    她的陛下,并不是会随意把人当货物赠予的那种人。

    所以,她亲爱的小儿子作风真的有可能有情况。

    李世民试图说服自己,只是妃嫔而已

    妃嫔而已

    无碍

    李世民根本说不出无碍这种话,他知道自己的性格,不太可能把妃嫔当货物般赠予人,甚至 他觉得如此聪慧的女子应当不会容许自己失宠受冷,或许这人是自己的宠妃也说不定。

    所以他说不出无碍这种话。

    这种话不能说,说了就会让自己后宫像父亲的后宫一样变成皇子的游乐场,私相授受。

    李世民qaq

    “臣知道了”

    边上的尉迟敬德一个惊呼,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尉迟敬德“方才仙幕提到陛下病重卧榻曾提到让皇子去做掉一个女子,看来这个女子定然就是那个周皇”

    嗯,是的,人才保护政策出马,他们这群人第一次看到了他们位面被保护的人才。

    一个别名周皇的人。

    被尉迟敬德这么一提醒,李世民也记起来了。

    但

    他宁愿没记起来。

    李世民“也就是朕病重卧榻时还在惦记着让治儿杀人灭口,但最后 ”

    “这人成为了治儿的皇后,甚至成为了灭唐武皇 ”

    一个新奇的角度出现了,自觉闯祸的尉迟敬德开始挽尊“陛下,陛下,也不一定陛下,神仙之事皆为人所臆想,你看仙幕讲述当中提到很多正史中记载的神仙之事,可见仙幕所列举的周皇为您妃子这件事情也当不得真啊陛下,万一您塌上并未嘱咐呢陛下”

    李世民陛下,只能听进一点点点点点,剩下的一点看仙幕怎么扯。

    没想到啊没想到,他亲爱的小儿子,皇帝当得肆意不说,娶媳妇儿也娶得肆意,娶他妃子

    因容止美,被召入宫。因陛下喜,赐号武媚。

    见天子庸知非福

    福也祸也,初次被入宫的武皇陛下不知。

    但入宫的这十二年结果告诉她入宫,非福。

    是的,只过了一把子被宠爱的瘾之后,咱们的武皇就在太宗历史的后宫当了十二年的五品才人,从未出头。

    甚至李世民逝世后还要遵循祖制,因为说无子妃嫔,所以与其他妃嫔一起被打包去感业寺出家。

    一生献与青灯古佛,成为白头尼姑,是这些无子妃嫔一眼就能看到的结局,也是原定的历史给予武皇的历史轨迹。

    而武皇,也真到了感业寺,开始吃斋念佛。

    “这 ”

    整个殿内落针可闻。

    李世民“感业寺乃唐代禁苑内的皇家寺庙,管理森严,此女子的成皇之路,真不寻常 ”

    当了十二年的五品才人,这人的家世背景得多差啊,才能被他忽略了那么久。

    不过,这不正证明了这个女子的厉害之处

    “晨钟暮鼓、青灯古佛,面壁修佛。”长孙无忌觉得未来的对手可能很棘手,“竟能从远离尘嚣的比丘尼变成武皇。”

    这女子

    “这女子的成就当为女子楷模。”荆州一处府邸,一个看年岁虽不足金钗之年,但也能看出面容之美的女子用气声说出这句话。

    女子眼中异彩连连,其实这话,她一听到这武皇夺得大唐皇位时就想说了。

    这是一个多么有魄力的女子啊,即使仙幕把那唐高宗夸上天了她都没感觉,但是女子一出场她就心生向往。

    她,也想如这个女子一样

    登基为皇。

    武则天,武曌。

    女子细细琢磨着这两个名字。

    与她一同姓武,确实两个完全陌生的名字。

    幼年的小武则天不知道这就是未来她给自己娶的名字,现在她还在好奇着仙幕所介绍的这个人是如何成为皇帝的,好奇如果换成她 她在当时那种境地也可以脱离困境吗

    真正的大佬从来不打没有准备的战,在感业寺沉沦两年之后,咱们武皇写出一封信就助力她改变命运。

    “一封信,难道邮寄于她家中的信”众臣子猜测。

    这是最常规的手段了。

    感业寺的女子若想出来,唯有假死而出,死后父母家收养一长相相似的义女,这就是常规中的常规手段了。

    在家中受宠的妃嫔们都是如此操作的。

    “或者是买通看守的信”然后买通看守偷跑出来。

    有一小波臣子换了个猜想。

    但这个就没有上面那个假死的主意好,毕竟假死,可是能够毫无痕迹,无逃奴之身。

    反正在他们看来这一步和李治应该没有半毛钱关系就是了。

    一个初登基的新皇和父亲的无子妃嫔,能够有什么关系根本就不可能有关系,除非 除非这人在皇帝的在世时就与新皇私相授受

    关于这点,没人敢想,想了就有可能说出来,说出来他们亲爱的皇帝就会被气死。

    嗯,能够随机气死一个皇帝。

    这封信给谁呢,不是给她老娘家也不是给她老爹家,而是咱们最熟悉的老李家。

    李世民“ ”

    给老李家的谁这个很重要。

    “呵”李世民冷笑,“寄给朕的灵位”

    嗯,给咱们李二的小乖儿,李治同志。

    人生最悲伤的消息就是

    李世民直面自己的头上被带了帽子。

    这顶帽子还是最疼爱的幼子给予的。

    李世民看向长孙皇后怀中的李治,只觉得这个孩子胆子大到不怕他李世民的棺材板气到掀起来

    小李治欲哭无泪,他真的一点都不想在仙幕上听到自己的名字,每次提到名字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次更是一个父皇的妃子为何要寄信给他

    小李治完全忽略一开始听仙幕夸赞他时的愉快,此刻心中只余下两行宽面条泪。

    他一开始还在发善心觉得兄长们惨,没想到最惨的竟然是他

    程咬金看得目瞪口呆,悄咪咪和尉迟敬德咬耳朵“未曾想太上皇被亲生子戴绿帽子之后,咱们陛下也被皇子戴绿帽子了。”

    尉迟敬德的吐槽快压抑不住了,两人头碰头悄咪咪“是啊是啊,还都是太子,怎么 ”

    这一刻李承乾和李泰都幸灾乐祸不起来了,李承乾与李泰对视,他们用眼神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 他们那的老父亲,好惨。

    他们的弟弟,更惨

    这一口接一口的大锅啊,那是一个个往身上套啊

    那年杏花微雨。

    那年,李世民病重卧榻。

    那年,李世民说儿子,你去做掉她

    然后

    仙幕里的人不敢讲话,仙幕外的人也开始屏气凝神,不怕仙幕不说话,就怕仙幕说狼话。

    然后

    李世民“ ”

    这种背脊发凉感qaq

    此做变成彼做

    咱们的小李治很争气,在李世民卧病在床时,就与武皇陛下私通了。

    仙幕贴心的给这句话特别标注,写明这是谣言。

    所以谣言就是李世民还在病榻前嘱咐李治,下一秒,李治和在一旁此后的妙龄女子就看对眼,两人趁着病榻上憔悴的李世民面前来了一场拉帘子。

    李世民头嗡地一声,只觉得头晕目眩,想晕。

    李世民痛苦“未曾想真相是如此残忍。”

    李世民复杂地看向李治,这儿子确实是他的亲生儿啊,怎么活得和李建成一个德行,搞父亲的妃子。

    其他臣子只觉得这一了才真认识到了李治。

    臣子们这晋王,胆儿真大

    李治终于受不住了,他哇地一声哭出来了“呜呜呜呜父皇儿臣真不知啊仙幕污蔑儿臣儿臣这真的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他不明白,小小的年纪为何要承受如此多的磨难

    权利小得可怜的新皇哪敢随意暴露自己的小相好正是老父亲病榻前伺候的才人,所以才有明明已经顺利勾搭到太子的武皇陛下入感业寺,一入还是两年。

    不过也正是这样子,也才有咱们武皇陛下入感业寺两年后还有机会送信给新皇,并在李世民祭日周年庆当日与入感业寺进香的李治再次一眼万年。

    “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1」

    然后在第二年李治孝服期已满的当下,武皇陛下挺着她的小肚子,怀揣着小皇子入宫了。

    自此,结束颠沛流离,开始了权力斗争。

    惊心动魄的武皇即位拼搏史,正式拉开序幕。

    “所以,晋王第一年太宗纪日与在寺庙与人厮混,第二年太宗纪日招太宗妃嫔入宫,还孝服期让父亲妃子怀孕了 ”

    瓜来得太猛烈,让臣子们恨不得小李治变成大李治,好向他讲道理,不至于看双眼含泪的小李治不敢多言。

    新皇过于荒唐,让前被未来可能被废的太子李承乾嘴角不自觉扬起嘲讽。

    让李泰心中愈加肯定只要他乖乖做个好皇子,静待其他人发昏就可以。

    毕竟,矮个子挑高,他只要闭上嘴巴少讲蠢话,太子之位不见得没份。

    不过武皇陛下入宫确实没那么容易。

    后宫无子失宠的王皇后与有子有势力的萧淑妃斗得你死我活,才有王皇后接唐高宗意思请武皇陛下入宫,只为了请备受皇帝喜爱的武皇陛下与萧淑妃打擂台。

    一个太宗的五品才人能够抓住一国储君的心,在寺庙中韬光养晦两年后卷土重来,入宫侍奉,注定了武皇陛下年少时就是不是省油的灯。「1」

    于是武皇陛下入宫后迅速生儿子,斗萧淑妃,获高宗宠爱,升二品昭仪。

    一路高歌猛进,然后

    趁着王萧两人斗得难舍难分之际。

    李治废王立武,改立皇后。

    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三月,宇宙中心李治、武则天登上了大号,二圣即将上线。

    以显庆迁都位界,五年显庆,三年龙朔,则天潜伏,处理政务,取得高宗、臣子信任,二圣临朝。

    两年麟德,四年咸亨三年上元,两年永淳,武则天正式掌管朝政,李治甚至一度令天后摄知国事。

    甚至在李治弥留之际,也是留下遗诏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1」

    可见当时武皇之权势之大。

    此后,更是一路神操作,以一种刷新李唐诸臣的认知的速度,成为一国之主。

    仙幕简明扼要的介绍惊掉了一地下巴。

    众臣子们这一路看下来,嘴巴就没合上过。

    从最小的“宫中生子也就罢了,竟能斗到皇后与淑妃两大巨头全身而退,成为最终获利者”

    光这个,他们就觉得不可思议。

    长孙无忌“若臣没猜错,王皇后当是太原王氏之女,萧淑妃当是兰陵萧家。”

    众人视线看向萧瑀。

    这人就是出自出身兰陵萧氏南梁房。

    所以现在仙幕告诉他们,在太宗时期当了十二年五品才人,一看家族就无任何势力的女子,竟然在高宗时期一跃斗倒这些人以及这些人背后的势力,成为皇后,甚至临朝听政,与皇帝并称二圣

    更重要的是,这人最后成为了一国之主

    这个神操作到底是怎么操作

    程咬金“乖乖,这到底是怎么变的,这坐千里马都没这么快吧”

    即使唐高宗在当时并不是明君,但那些臣子和世家应该也没有那么容易让出皇位继承权,让一个陌生的五品才人皇帝吧

    常规和世俗可没有那么容易打破的。

    许久,这边的李世民也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也从头脑风暴中提炼出仙幕所讲述的意思了。

    此刻,他脑袋中与其他臣子一样满满的都是各式各样的问题。

    为何一个弱家之女能让大李治废王立周皇,改立皇后是新皇满脑子都是情爱的屎,还是皇家的阴谋阳谋

    为何这个女子能够处理政务,取得高宗、臣子信任皇帝是废物吗连个朝政都处理不了

    为何迁都不知迁都耗费巨大吗是与吐蕃有关还是什么为何年号更改得如此频繁仙幕没有讲到,但是显示出来的年号,细细数过竟然就有十四个。

    最主要的是,这人到底是什么神操作,才做到成为一国之主

    仙幕一定掩藏了很多重要的信息

    李世民就满头问题。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个周皇处理政务真的处理的很好吗这个实在很重要。

    李世民痛苦捂头“你这破屏幕有本事展开说说啊”

    不展开说算什么好汉

    仙幕好似听到了众人的哀嚎,上线解释

    自然的,武皇上位史我们说得轻巧,但实际上可比我们所看到的凶险多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