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即将见到唐朝的极盛之世了”
在场的人浑然忘记了一开始的悲伤, 面色涨红,由衷期待仙幕所说的唐朝极盛之世,
“原来那个开创唐朝盛世的帝王名叫李隆基啊。”
李世民心跳如擂鼓, 紧张激动的。
“之前就有听到仙幕说到玄宗之名, 这还是第一次听到玄宗之名。”
“上玄降鉴, 方建隆基。建盛世之基业, 此子名字果然有盛世之风”李世民很满意这个后辈的名字, 只觉得其中满含大唐对大唐的祝福。
其他臣子也很紧张, 前面给予他们的打击太大了, 他们现在急需盛世来刺激下他们对大唐的期待。
“就是仙幕介绍这人所说的话有点奇怪。”程咬金手撑下巴, 砸吧着口中的吃食说道“怎么会说怕他不来,又怕他来太久难道这其中有何深意”
坐他身边的尉迟敬德想破脑袋也没想到, 道“未来之事,若无仙幕透露吾等可不知。”但不知也不妨碍他们心中对这件事情的猜想。
尉迟敬德道“这一定也是个人生经历很波折的帝王吧, 要不然怎么能让仙幕做出这种评价。”
李世民在一旁肯定尉迟敬德的说法, 道“虽不知此人真实年岁, 但按照仙幕所言大致可知此子出生时当是周朝政权最为鼎盛的时期, 身为李唐皇室的他定然受到外部压迫,成年后熬到周皇驾崩,本以为柳暗花明, 但韦后篡位,他行政变”
又是一个以皇后之身篡唐的人。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 皇族女性力量被武皇登基激发后争夺皇位宝座的人那可多了不止一倍, 一个个都想向武皇致敬,没见坐在后位上韦后也想向皇帝宝座发起冲击嘛。
就是这些人中聪明人没几个。
皇位哪是那么容易就能攀上的,周皇有野心,聪慧稳健, 知晓暗中拉拢大臣,培养势力的重要性,在各方面到位后才循序渐登上皇位。
但这个这个韦后行事就荒唐多了,连周皇都不敢谋害皇帝她竟然膨胀到毒杀皇帝,可见没带什么脑子。
而没带脑子想攀登皇位的人应该不知这一个。
李世民觉得,复唐后应该是混乱过一阵的。
玄宗的登基应该也没那么顺利。
就是不知这份波折,是入盛世前波折,还是盛世后波折
多种可能性让李世民有很多的问题。
他想知道大唐的极盛是多盛,同时好奇玄宗的波折是什么样子的,,才能让仙幕发出不想这人来太久的感慨。
仙幕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待,开口道
李隆基是谁,这是一个神奇的男子。
多神奇呢
他出生于唐朝宫闱多事之秋。
降生那年伯父被废,老父亲被立为皇帝。
身为一出生老父亲就能登基的好大儿,李隆基本来应该被叫做福星,备受宠爱。
加上身上艺术细菌爆棚,或许这份荣宠可以让他做个真正意义上的梨园创始人,闲散王爷,拥有醉生梦死的资本。
但可惜,朝堂上是年逾花甲的亲奶奶在临朝称制、专断军政,别说他,年富力强的的老父亲都只能被终日幽居别殿。
于是,如若没有什么意外,在别殿混吃等死的颓废风才应该是他的最终归宿。
仙幕这话让众人狂点头,对对对,本来应该是这样子的。
现实就是如此残忍。
但就这混乱的时局,躺平是不可能让人躺平的。
酷吏政治刮起的大风注定了他不能咸鱼,因为身为唐氏宗室在这个改朝换代的武周一朝就是最原始的罪。
不慎就会被迫害。
老父亲被诬告,老母亲被诬杀,年幼丧母的他只能由妾室抚养,随波逐流,被过继,被废,被囚禁,被降封。
与一众兄弟幽闭宫中,不出门庭者十余年。
李隆基的童年一出李世民就眉头直皱。
“这童年真惨,比朕惨 ”
意识到老父亲就在身边,李世民缄口。
李渊直白地冲李世民横了一眼“你当吾死了吾在你幼时可没有做这种混事。”
其他臣子乐见老大吃瘪。
不过说实在的,他们老大的童年确实无虞,唯一会对他本人造成严重影响的也不过是被封为天策上将后的那段岁月,被太上皇和前太子排挤的岁月。
现在想想,当年他们老大犹疑不决是否政变不就是因为童年时和老父亲、兄弟关系处得太好了以至于下不去手嘛。
“不知道这些童年变故会给这个玄宗皇帝带来什么。”
臣子们猜测。
这个创造盛世的皇帝会是什么样子的性格
是像他的曾祖父太宗陛下有勇有谋,全方面发展,还是像他爷爷唐高宗一样仁善但软弱,又或者像周皇一样聪慧过人
这样的人生成年人都受不了更何况幼年李隆基,多少能把人整成心里变态或者偏执狂。
所以被囚禁了七年还被放出来的李隆基注定不是平凡人,注定了他不会普通。
李隆基,对权利还是有了不一样的情愫。
童年的阴影告诉他,有权利和没权利是不一样的,做案板上的只能任人宰割的鱼儿只会给人带来绝望。
于是唐隆政变后干掉韦后集团拥有了皇位继承权。
先天之变干掉了强有力的对手“宰相七人,四出其门。文武之臣,太半附之”的姑姑太平公主掌握了政权。「1」
皇权稳固,任用贤能,整顿朝纲。
或许李隆基不是一定要开创盛世,但很不好意思,李隆基早年虚心纳谏的优秀本质,在加上时代的力量和贤臣的力量,确实做到了推动着一个盛世徐徐展开。
李世民紧张地咽了下口水,双目炯炯有神,期待盛世。
其他臣子则爆发出窃窃私语“看来是一个和太宗、周皇一样的人物啊”
“是啊是啊,是一个懂得虚心纳谏的帝王。”
天知道他们这些贤臣多喜欢懂得虚心纳谏的帝王啊,懂得虚心纳谏至少不会自己一条道走到黑,带着整个帝国撞南墙。
那时,夺得皇位之后治国这一难题就被摆在台面上。
治国什么最为重要
在于治
谁治
人治。
老祖宗太宗的成功例子近在眼前。
爷爷奶奶辈的经验教训亲眼看过。
精通治国方略的唐玄宗知道了用人乃治国根本这一真理。
亲口被仙幕说出来的感觉总归是一样的。
代表着这人真的在施行治吏之策。
老祖宗李世民嘴角上翘,拍手称赞,道“此子若能有此觉悟,这吏治,稳了”
其他文臣这下子瓜子也不磕了,目光炯炯有神。
房玄龄道“此君只要得陛下您在吏治上的一分真传,就可再现清明吏治”
房玄龄不说虚的,世间只要有皇帝有识人之明。善于纳谏,哪里会愁吏治不够清明。
其他臣子疯狂点头,超级认同。
所以这也是一个同他们陛下一样会治人之君吧,是吧是吧
李隆基虚心纳谏的品质后和老祖宗的积累,让他拥有众多贤臣。
唐纪称唐世贤相,前称太宗房、杜,后称玄宗姚、宋,他人莫得比焉。
四人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苏辙历代论姚崇论称姚崇善应变成务,宋璟善守法持正。
姚有为尚通,宋有守尚法。
至于其他人,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纮、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魏知古、苏颋、刘幽求 众人各其所长,玄宗委之为政。
虽志操不同,然通晓治国方略,协心辅佐,尽心操劳国事
四夷来寇,驱之而已;
百姓富饶,税之而已。
是他们让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遮。「1」
这些人,皆骨鲠大臣,皆良相。
这时的唐玄宗,贤臣左右,威至在已。
这么多的贤臣,本看得李世民都眼馋了。
这里头又冒出来几个被仙幕着重点出来的出挑人物。
被仙幕着重提出来的姚崇、宋璟,这些应该就是这些贤才里最为出挑的吧
李世民双目放光,这是伯乐看到千里马的光。
李世民有个性,他喜欢。
但得不到
其他人可没有李世民那么眼馋,他们听到仙幕的第一句话后,就瞄向房玄龄。
程咬金撞了撞房玄龄的肩膀,调侃道“四大贤相啊,嘿嘿嘿。”
唐朝四大贤相之一房玄龄本人“v”
“咳咳。”房玄龄不好意思地含蓄微笑,谦虚道“都是后辈不知事瞎评的,在座诸位可和房某不相上下,在各职上皆为能臣贤臣。”
脸上想要客气,但实际说出的话却没有客气。
啊他就确实是贤臣啊,客气什么啊至于谦虚说比不上在座诸位
这种话怎么可能会出现在他口中,这不纯纯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嘛
所以都是能臣都是能臣,都是能够千古流芳的贤臣
至于唐朝四大贤相嘛
咳咳,能把他和如晦并列放在一起的名号他不想拱手让人,他和如晦并列就好。
极少贪心的房玄龄贪心了一次,就是很想留下和杜如晦并列的名号。
贤臣积聚离不开唐玄宗本人的谦虚和虚心纳谏。
毕竟要是皇帝死骄傲,那臣子基本上就会出现唐高宗时期出现的臣子相对无言的窘况。
所以唐玄宗建制谏官,恢复谏议,学习老祖宗倾听臣子们的想法。面对臣子提出的好建议更是如获至宝,比如姚崇在当宰相前提出的十事要说就真成为了唐玄宗前期的行事准则。
李世民看得眼馋,其他臣子倒是不会馋,他们只是膜拜。
看到视频中的姚崇面对玄宗升官的旨意竟还能镇定自若的要求玄宗答应他十个要求。
臣子们直接拜服了。
虞世南敬佩道“面对宰相之位,能坚守本心,确实不易。”
魏征默默赞同,道“而且这人所提出的十事要说简单明了,针对时政,非妄言,确实有稳定政局、整顿吏治、改善财政之奇效。”
只看这其中的部分,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1」就能知晓都不是瞎说的,都是切实可行。
至于再次被仙幕拉出来鞭尸的小李治“”
本人已死,有事烧纸,勿念。
李渊拍了小家伙的猪脑袋“看看,这皇帝做得不够好就是会被抓出来使劲念叨。”
李治默默地把头埋进身边的李渊肩头,自闭了。
李渊肩头传来小家伙的闷声回复“嗯,孙儿现在知道了。”
李渊叹气,絮絮叨叨“这都是耶耶的经验之谈啊,你看耶耶这太子没选好,开国皇帝没做好,不就是经常被仙幕拉出来鞭打。”
怕是不止仙幕所展示出来的这些,在他不知道的地方闲言碎语更多吧。
李渊头疼,这嘴碎的人哦。
李世民看祖孙两人情绪皆低落,出声一起安慰道“帝王是君,但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不足之处,人不足影响一地,但君不足却会影响一国,影响千万人,而一个虚心纳谏的帝王能最大限度的弥补不足。”
李渊默默点头,他的这个儿子就做得很好。
李治默默领悟这个早就应该领悟的话。
在唐玄宗与治国小分队的队员们君臣一体,上下同心,轮番上阵,花样炫技的情况下,整个大唐政局不再混乱,大唐风气为之一新。
农业、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国际性商业大都市在大唐国土上如花绽放,不止长安、洛阳、成都、扬州这四座国际性大都市,其他地方外邦本地人也是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在玄宗和官员们的支持下,互市与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大唐的商人们甚至自己衍生出了金融机构柜房。「2」
没有意外的,前期的积累,加上现在改革和开放双头齐下,大唐军事文化政治经济终于达到了巅峰时期。
改革花开,李唐王朝特有的博大开放胸襟,终结一盛世之果,独领风骚。
华夏百姓们在千盼万盼中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乐章里的最强音开元盛世
若你有幸给它评价,对于那段时光相信你不会吝啬好词好句
通典记载“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
“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
记载: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开元盛世,是一个四海之内,无论高山还是绝壑,都用耒耜给耕满成田地的时代,那个时代粮食充足,那个时代物价低廉,那个时代丰果满满,那个时代基层粮食储备根本不用担心,因为公私仓廪俱丰实,因为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4」
粮食的仓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可谓是最上等。
李世民的嘴角大大上扬。
看盛世看什么看的就是百姓吃饱穿暖,看的就是百姓粮食充沛。
“到开元果然人口也增长了,连小城都有万户人口。”
更别提他们看得很舒爽的稻米和粟米了。
稻米饱满圆润,粟米光滑明亮,丰收之年,丰收之年啊
还有那看得人最舒爽的天下无贵物,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
只希望这些就如这首诗句所说,非各例,而是开元常态。
就是有个问题。
李世民与他的亲亲臣子们对视,有志一同的认为这个忆昔开元全盛日一句,用词需要他们多家斟酌。
忆昔可不是什么好话。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开元盛世下,大唐举国上下皆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绣幕里闪烁着的红烛像闹市,施着的舞裙像天空彩霞。长安纵横的大道连着小巷,四通八达,香车宝马川流不患,络绎不绝。「5」
盛唐,就是诗歌、书画、乐舞等技艺都达到了巅峰辉煌。
歌舞升平下,大唐人人知书识礼,奋发图强,人人皆爱书,人人皆读书,三尺童子以不言文墨为耻,人人望着这片天地。
这盛世让他们渴望施展才华、立身扬名,这片盛世也让他们有机会施展才华。
他们斗志昂扬,满怀信心,或步入仕途,力争蟾宫折桂,虽白首穷经,也不后悔;或弃文竞武,保家卫国,虽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
姚崇、宋璟等贤臣现世;柳公权、阎立本等书画家出现;李白、杜甫、王维等泰斗级诗人崛起。
他们歌颂盛世,投入盛世,建设盛世,如群星般照亮盛唐的夜空,将盛唐推向了高潮。
他们的意气风发所留下的作品让我们有幸一同窥见盛唐的风采。
盛唐气象,这是一种整个社会充满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时代氛围。「1」
这些诗句的画面感十足,众人恍若一同沉浸在仙幕所描述出来的歌舞升平之中,无法自拔。
为何无法自拔因为那被沉浸的不是普通的梦,而是他们努努力,就触手可及的盛世梦。
在他们的世界,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没有一个时代敢大言不惭的说自己是盛世,就连备受推崇的文景二帝都只是治世。
而他们现在感受的这个诗句中所描户的可是盛世,是能问鼎华夏之巅,问鼎世界之巅的盛世。
这如何不叫他们想要沉浸呢
通过诗句,他们窥见了一丝盛唐充满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时代氛围。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男耕女织的理想社会,你现在出门还得看黄道吉日,省得流年不利遇上豺狼虎豹,但在开元可不用,一切安好。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4」
没有酷吏动乱,也没有烧杀砍掠。
人人向往大唐,大唐文明当时世界文明里排行第一。
在世界人的眼中,大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大帝国,势力南至越南北部、北达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乌兹别克斯坦、东至吉林黑龙江。「1」
大唐是开放并蓄的大唐,它的包容性极强,在长安城中你可以看到众多千里之外的异域人士,还有许多他们不远千里带来的东西属于西域、中东、欧洲等地的特产。
那时候声威远至西亚,外邦人蜂拥大唐,各国使者和商人络绎不绝,个个都想成为唐人。
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
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山河晏晏,这就是盛唐气象,盛世之景。
众人在仙幕的形容下,面色绯红,一片飘飘然之色,恍若醉酒。
“原来这就是盛世啊。”李世民想象着这盛世之景,终于懂得了盛世和治世的区别。
臣子们也懂了。
原先他们不明白盛世和治世有什么区别。
但现在懂了。
程咬金道“治世还需要努力,但盛世却有种接着治世的力往上攀爬,终达巅峰的状态。”
李世民认同,其他臣子也认同。
这是一种站立山巅,一览众山小,可以歇息片刻的状态。
这是一种躺着就能受膜拜的状态。
原来这就是盛世嘛
终达巅峰了下面要做什么
飘飘然间李世民抽出一点脑子去思考这个问题,然后
到达山巅之后,好像就要
嗯,不敢想不敢想,一定不会的不会的。
到达山巅后可以去攀爬下一个山巅啊。
啊,那下一个山巅路在哪里,怎么攀爬
这是一个问题。
开元盛世,让我们华夏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书上留下了最灿烂的一笔,把它视为世界封建社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辉煌盛世都不为过。
开元盛世,是能被世界每个国家的百姓都肯定的盛世巅峰。
众人心情激荡,疯狂赞同“对对对这就是盛唐”
而创立这个极盛之唐的唐玄宗李隆基没意外的被众人奉上神坛。
当然,如果他不要活那么久就更好了。
飘飘然的大唐君臣们好似被一盆凉水泼醒。
他们满头问号“”
啥
李世民与李渊对视,两人一同脊背发凉。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又出意外了吧
众所周知,唐玄宗李隆基从685年出生到开元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737年,都没有什么可以令人诟病之处。
但过了开元二十五年,只要认识李隆基的人都得感叹一句这李隆基哪哪都好,就是活得太老多好的皇帝啊,可惜死晚了
要是早死二十年绝对能称得上一句千古一帝,配不上千古一帝的名头,五百年一帝总能配一个。
此刻,一个活在公元732年,正在紫微城应天门领受信安王李祎献契丹俘虏的四十七岁李隆基只觉得头晕目眩目眦欲裂
他听到了什么
后世之人觉得他活得太久了
他可是登基不到十年就开创盛世的明君,这些人竟然说他活太久了
苍天呐,大地啊,这个突然出现的破屏幕在说什么啊
他才登基二十年,才活到四十七岁,竟然天降异象盼他早死
李隆基匆匆和身边的臣子麻溜地滚回皇城。
天降异象,不是预警就是祸。
他就看这鬼玩意儿到底是福是祸
当然,急着回去的原因是因为,这屏幕竟然不只是他自己能看到,而是直接安在他头顶高处,五公里内的人都能够看到
前面一通夸能够放任让周边的百姓们看到,慢悠悠启程回宫,但现在这批驳之话却不可以得藏起来自己慢慢改
浑然不知曾孙子也能够看到仙幕的预警,李世民此刻透心凉,不是一个惨兮兮可以形容。
“朕就知道,就知道没那么简单。”
李世民哭。
“朕单看到攀登巅峰的惬意,本以为开元攀登到盛世巅峰后是再创佳绩,再攀高峰,怎就不敢想攀登巅峰后就是走下坡路,各回各家各找各祖宗呢。”
其实这个结局他也有想到过,但不想承认罢了。
毕竟承认后世的皇帝不知如何攀登另一个盛世高峰,还真的有点丢脸。
房玄龄见不得亲爱的陛下伤心,劝慰道“不怪陛下想不到,寻常人在兴奋之余也不想有此等晦气想法。”就比如他,他就不想有此等晦气想法。
李世民“ ”
道理他都懂,但并不妨碍此刻的难过。
难道攀登上第一个盛世之巅后,难以再攀登下一个盛世之巅吗
手工业、商业、农业高速发展,国力强盛、万国来贺的盛世出现后,下一个能让人攀登的盛世之巅又是长什么样子呢
难道就一定得像曾孙子一样被骂早死才是好皇帝
所以他的曾孙子啊,在攀登完第一个盛世之巅后到底发生了什么真如他所料那般倒在盛世的山巅上吗
李世民静待仙幕为他们带来了开元盛世的结局。
仙幕不负众望,这就来了。
把自己的一辈子活成心电图的行为艺术家李隆基,亲手带大唐进入盛世,也亲手葬送了大唐盛世。
当年与姚崇拉勾勾说好一辈子做好皇帝的屠龙少年终撕毁了誓言变恶龙。
那年,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战争兴起时唐玄宗和他的爱妃沉溺于歌舞当中,直至战乱起,反贼的将士踏破中原反应过来。「5」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物价昂贵,一绢布匹卖万贯钱。洛阳的宫殿被焚烧殆尽,长安被吐蕃攻陷盘踞了半月,不久之后才被代宗收复。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
不敢跟年高望重的人絮叨旧事,就怕他们又从那场叛乱陷两京说起,惹得彼此伤心。
小臣我愚钝无所能,承蒙当初朝廷授职。望当今皇上能像周宣王恢复周代初期的政治,使周朝中兴那样恢复江山社稷。「4」
盛唐不复存在了,即使后世诗人再殷殷期盼,也阻挡不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决定在盛唐之巅躺平。
也阻挡不了天宝十四年,也就是公元755年的那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的到来,那场灾祸终归是撕毁了盛唐最后一层遮羞布。
猜测成为了现实,但是李世民一点开心的情绪都没有。
因为他这个突然就很不可爱的则曾孙,真的在盛世之巅躺平了
他怎敢
李世民眼眶通红。
他李世民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之举,他凭什么躺平就凭他开创了盛世吗
李世民泪目。
还真就凭借他活在盛世,只要安于现状,不知躺平的结局,他就可以躺平。
这一刻,最震惊的不是李世民,而是身处自己界面的李隆基。
李隆基面色惨白。
屠龙少年终撕毁了誓言变恶龙。
他亲手覆灭了李唐盛世
他背弃了和姚崇当年的诺言,自食恶果,引发灾难
李隆基耳朵嗡鸣,恍若雷击。
沉溺歌舞,军踏中原,两京陷落,此后盛世不再,田园荒芜,一绢布匹值万贯。
以小见大,百姓无粮可用,无衣可穿,民不聊生。
李唐百姓,经历了高祖、太宗、高宗、中、睿宗、武皇等皇帝,在他李隆基治下活得最惨
更有甚者,是整个李唐在他手上开始败落的
从仙幕的只言片语李隆基已想到了非常多的可能性。
他不知这是不是他自己吓自己,但他知道现如今所能想到的推衍结果都是有迹可循的。
所以他所看到,所想到的这一切都是真的
李隆基在历史书上的堕落信号很明显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一日杀三子。
“啪唧”
这是回到皇宫,刚下马但脚软的李隆基跪倒在地的声音。
“啪啦”
这是在宫门想偶遇皇帝的妃嫔们摔碎手中器物的声音。
为李隆基生下第一到二十五子的的十几个妃嫔胆寒,浑身颤抖。
只撇了一眼跪倒在地的李隆基就不敢再看了,因为她们目光似刀,怕多看一眼李隆基,对方就会被眼刀射死。
她们的孩子,未来有一天可能会成为亲生父亲手下冤魂这怎么可能
李隆基脚软地起身,根本顾不得解释,只派人将宫殿外听到炸裂消息的妃嫔和宫人控制起来。
当然,控制是控制不住的,因为这附近五公里的人可都看得见半空中的屏幕,那就意味着几乎整个京城的人都能看到了。
而很不巧,今日的长安可是一个拥有百万人的国际大都市。
所以早在皇帝回宫前京城人马就从皇宫中出去驱散人群了。
不能把皇帝寝殿方圆五公里内的百姓驱逐,那至少把五公里内的外邦人驱逐走吧,要不然丢脸丟到外邦去可咋整
“吧嗒”
这是李世民心碎的声音。
李世民痛苦捂脸“一日杀三子,果然荒唐。”
他的太子谋逆他都舍不得下手,这曾孙怎如此心狠
至于太宗界面和玄宗界面的其他臣子,他们“ ”
太宗界面的臣子牛啊兄弟
玄宗界面的臣子则崩溃多了,因为他们的皇帝即将迎来形象塌房
堕落的信号虽是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的一日杀三子开始,但唐玄宗的前期堕落准备却不是开元二十五年,杀三子充其量就是堕落的显性表现罢了。
方一建国,李隆基的勤政毋庸置疑。
他们沿着太宗所埋下的指向标,高举着大唐百姓,高举着大唐国土,在高祖、太宗、高宗、武皇四代明君所奠基而立的大唐帝国基础上缝缝补补。
君臣一心一起压制欲望,做天下表率,为天下先,在路上播撒着属于自己的政策,就像一开始答应姚崇的十事要说也全部践行一样。
他们目标直指盛世,融会贯通,让大唐焕然一新,登上巅峰,在世界之巅散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唐玄宗心间颤动,想要抱着宰相宋璟瑟瑟发抖。
可是看着宋璟刚毅冷峻的神色。
李隆基“ ”
自己抖算了,宋相是不会和他一起抖的。
宋璟现在别说抖了,动都没动一下,面色冷然,像是能把李隆基拉起来鞭打的那种冷。
宋璟实在是没想到啊,他今年都在告老还乡了,上天竟然就出了这种不知是神还是邪的东西。
看到李隆基惶惶然的样子,他叹气“这屏幕所言确实没错,现如今的大唐确实处于世界之巅。”
李隆基哪里不知道这鬼东西说的很有道理。
但就是很有道理才惶然。
因为这明显就是欲抑先扬的节奏啊,这是要拉他出来鞭尸啊
李隆基嘴角扯出一抹僵硬的弧度,强作镇定,压抑住磕巴的冲动“是是。”
难道这是最近懈怠状态下天上降下的警示
李隆基此刻看到正准备继续往下说的屏幕就像在看一个大怪物,随时会吐出嘴刀的大怪物。
大怪物不负李隆基取的名,继续放刀,道
一朝攀登到世界盛世之巅成就的唐玄宗和他的臣子们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刻的大唐天下太平,万象生平,一片友好之象,给人一众无需努力,维持现状,大唐这座巨大的房车就会自己嗡嗡嗡地维持着盛世状态往前进的感觉。
曾经压抑的欲望触底反弹,开始反噬,被压抑过头变态了的李隆基报复性“消费”。
这报复性消费得有质有量,不仅得躺平,还得有享受。
也就是,曾经答应姚崇的十要说,咱们全部反着来就行了。
登上泰山歌颂盛世要。
宰相多做事,皇帝多偷懒要。
求边功多享受要。
曾经坚守姚崇风格十事要说的唐玄宗,现如今要走出自己风格十事要说。
跟随着李隆基一同回宫的臣子个个面沉似铁,听得目眦欲裂,仿佛天崩地裂。
但等他们听完这一段话,却欣喜若狂。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李为眼含热泪,他正意气风发献契丹俘虏时天就降异象,他原以为是天降灾祸,没曾想竟是上天在警示他们
有幸被玄宗拉着一起回宫的几个重臣和李为一样,都看出这是上天在警示他们了。
“攀登世界盛世之巅后如若有所懈怠,就会使大唐崩塌”
“十胜十败,十败大唐则败。”
“不要十败就要坚守姚相的十要事不动摇”
他们目光炯炯,直视李隆基,恍若李隆基要是敢说出个不字就会把这字打印出来撕碎塞李隆基嘴里一样。
敢说不搞死你哦。
本以为可以喘口气的李隆基“”
李隆基笑得比哭的还难看。
他本以为自己可以歇息片刻的,现在这是要持续当春耕的牛,不能停啊。
看出李隆基心里想法的宋璟面无表情,其实他早有所感,感陛下自从泰山封禅之后就对朝政有些懈怠,他只当他们做了二十年明君毫无昏庸之相的陛下想要喘口气,但现在看来
这口气喘大了,把大唐都得吹飞了
宋璟随着众人的视线看向李隆基,一锤定音“臣以后会和陛下同进退,攀登另一座盛世之巅”
告什么老,他宋璟还能再战五六年
此刻,六十九岁的宋璟只觉得原本疲倦的身体恢复了生机,在岗位上战个三天三夜也没问题的那种。
看到已经近耄耋之年,再三请求告老的宋相现在竟然如此有朝气,李隆基笑得勉强“是是是是,宋相说的是。”
看来战二十年还是不够躺,还得继续战
李隆基 就很想退休唱戏qaq
梨园真祖师爷李隆基哭唧唧。
所以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隆基真切地浪起来了。
一改开元以来的勤政节俭风光,回归音乐梦想,沉湎酒色,骄奢淫逸,挥霍无度。
曾经为了勤俭节约遣散的三千宫女噌的一下子在玄宗时期扩充到了四万人之多,整个皇宫塞得满满的,随便一出门就是美人。
听到这,殿中的臣子眉头一个皱得比一个死紧。
当年为何遣散这些宫女,就是为天下作表率,但现在
宋璟沉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国人多饿死「4」。上行下效,民间定然也是奢靡之风日起。”
李隆基住嘴不敢讲话。
他觉得这是他能够做出来的事。
但这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至少他知道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再轻易喘气骄奢淫逸要不得。
李隆基认真道“上行下效,淫俗将成,败国乱人,实由兹起。朕当与诸臣一起,谨始虑终。”
宋璟看他们一手扶持起来的陛下有所感悟,也不想和皇帝闹得太僵,自己跨出一个台阶道“陛下仁爱天下,实乃苍生之幸。”
李隆基笑。
不喘了不喘了,憋着也要把这口气憋死在墓穴里
宋璟看李隆基是真心实意的感受到错误了,终于能放松一下了。
其实他想说的是孺子可教也,但看李隆基已经长成中年的样子,却又说不下去,只望接下去,能与陛下一同带领李唐走向巅峰吧。
但这些说到底只是皇帝的私人品德,虽说有上行下效的为借口带给百姓们不好的榜样作用,但是唐玄宗有一点就做的非常过分了。
本以为这一趴已经过去的唐玄宗啪嗒一声。
心碎了,完蛋了
刚和朝臣们的和解不作数了。
还有其他更糟心的事情等着他。
至于其他刚和李隆基和解的朝臣们,他们给自己打气“没事的没事的,早应该想到了,要是没有更加糟心的事情怎么可能会搞到战乱起,反贼至,两京陷,”
没事的没事的,早应该想到了。
要是他们笑容没有那么勉强,可能会更有说服力。
治国当先治人,治人先治吏。
唐玄宗做的最过分的可能就是背离了所有,包括曾经赖以生存的治吏。
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官,奸佞小人开始爬上高位。
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靠着甘言如蜜在换宰相跟换成衣服一样两三年一换的玄宗朝当了十九年宰相。
十九年宰相一出,宋璟眼皮直跳,乖乖,十九年的宰相他这个宰相也才当了七年,这中间还被罢了九年的相位,也是近三年才又攀上宰相之位的。
而这人,当了十九年宰相
其他人也眼皮直跳,备受他们和史料推崇的姚公也只当了三年的宰相啊,这李林莆就当了十九年的宰相,如此残暴的吗
至于未来张九龄会成为宰相,那只能说这是再正常不过,没有什么好惊奇的了。
毕竟这张九龄官宦世家,少有才名,为官后才思敏捷,有胆识有远见,尽忠职守,他不当宰相才怪,这人现在就在中书省做中书侍郎呢,再过一两年就升宰相他们也不稀奇。
他们稀奇的是这个名为李林甫的奇人。
“李林甫是谁可有人知晓”
有些消息不灵通的就问了出来。
但这朝堂上可个个都是人精,消息灵通的很,于是关于这李林甫的信息就在这交头接耳中完善了出来。
“开元十四年被宇文融引荐做御史中丞,现在任吏部侍郎。”吏部尚书道。
“是个精于权谋之人,与宫中宦官、妃嫔交情深厚,曾在吾刑部当刑部侍郎。”刑部尚书完善道,继而小小声说,“是个马屁精。”
这话说的小声众人却全都听到了。
甘言如蜜,口蜜腹剑的人可不就是马屁精吗这比马屁精还毒,至少人家马屁精不会放剑
“不止他还精通音律陛下极为赏识他。”有御史台的大佬补充道,“是个运作得当再混个三四年也能当宰相的人。”
众所周知,他们陛下喜爱音律。
在他们一次性就可以有四五个宰相共存的唐朝,宰相不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能力,还运作得当,谁都可以去当当,就是两三年就很有可能被拉下来就是了。
最后他们汇总“是个狠角色。”只不过今儿个因为殿中都是各部大佬,他没有在罢了。
众位臣子奇奇看向,用眼神示意那陛下,您认识这人吗
唐玄宗哪里不认识这人。
一个每逢奏都深得他心意,让他非常喜爱的一个臣子。
这几年放在御史台、刑部、吏部晃荡几圈,过几年就可以当宰相了。
李隆基嘴角抽动“认识,怎么不认识。”
他心尖颤动,本以为是新知己,没曾想竟是奸佞
李林甫嫉才妒能,凡才能在他之上者,以口蜜亲之友之,暗中以阴谋陷害剑之。
皇帝身边围绕的人被他蜜之贿之,皇帝所想他皆知,皇帝所忧他解之,皇帝所乐他行之,采用各种行动迎合玄宗。
想躺平的玄宗遇到这种贴心的属下自然心情愉悦,再也掩盖不住躺平的本质。
在李林甫当上宰相的之后。
玄宗天下贡物赏赐于他,放权于他,开始放飞自我。
玄宗不理朝政,李林甫掌握天下大小事务。
权利养大欲望,没有自制力的权利拥有者直接膨胀。
空有蜜油的李林甫自然和自制力没有半毛钱关系。
于是跟着老大一起放飞,自由发挥。
阳奉阴违,上瞒下欺,贪赃枉法,卖官鬻爵。
本就不堪一击的玄宗吏治变得更加糟糕,官场直接学起了经济学,通货膨胀,光在职的官员们就有368000人。
至于你们问当年玄宗一朝搞的热火朝天的进谏制度
谏臣也是人,人就会知道眼色是什么东西。
比如谏臣这玩意儿在太宗一朝,在武周一朝,在玄宗前期搞得热火朝天,在高宗一朝却能说出无可谏。
进谏也是看主子的。
所以内心无意识透露出想让天下谏臣闭嘴的玄宗,加上李林甫贴心告诫谏臣们学礼仪马安静如鸡做三品的例子,玄宗后期谏臣们成了沉默的吉祥物,人称仗下马。
“臣子竟比吾贞观的朝臣多了一百倍”
“谏臣竟又成废臣了”
李世民蹙眉,心口又丑抽抽的疼,只觉得这玄宗后期就是一团乱麻“臣子人数多又如何,皆是卖官鬻爵入官场的废物。”
“官员重质不重量,冗官之下贪官污吏定然多到数不胜数,百姓们 ”
李世民眼露悲悯,终归是李家子孙辜负了百姓。
李世民只能模糊猜测百姓们的压力,但玄武一朝的皇帝们却能够直观的用数据说话。
宋璟“三十六万八千个官员,如此之多,也就是每二十户就要供养一个官员。”
百姓们如何供养的起这群蛀虫,那怎么办
宋璟冷笑,他越笑李隆基的头就垂得越深。
其他臣子眼露悲凉,没看到李唐的下坠他们还可以自己安慰玄宗后期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了。
但看到之后,他们
亲爱的百姓别说生活了,直接卖儿卖女,自卖为奴都是轻的。
此刻,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这李林莆,留不得。
一时间,殿中杀意弥漫。
善于说好话赢得唐玄宗恩宠的人不止李林莆一人,后宫中也有这种善于逢迎的人物。
听到这话,不用仙幕提示,唐玄宗脑中第一时间浮现出一个性情乖巧,总是用崇拜目光看着他的女子。
随后他着急忙慌地摇头要把这个念想丢下去。
不会的不会的,那个人那么乖巧怎么可能是奸佞呢
至于其他臣子,他们现在已经绝望了,没想到这种人后宫也有
那可是后宫啊,他们触手不可及的后宫,若是这个女子朝他们陛下吹个枕头风,可是会把他们陛下心都吹麻了。
这一刻,臣子们哀嚎,他们的陛下怎么那个喜欢会说好话的人啊他们学还不行吗
宋璟面露复杂之色,看着李隆基,直把李隆基看得起鸡皮疙瘩。
李隆基尴尬发问“宋相可有话说”
宋璟本来不想说的,但想想自己都快退了,也没几年好活了就说了出来,他道“陛下,臣等是否只有学习佞臣蜜语您未来才能听得进要不然身边怎会有如此多善于说蜜语的佞臣。”
李隆基“qaq”
好的宋相,嘲讽收到了。
武氏性情乖巧,善于博得唐玄宗的欢心。
皇帝宠爱她,宠到轻易相信她的谗言,把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集体废了
一个栽赃陷害法就把皇帝耍得团团转,让天下人都为三个皇子含喊冤。
只不过武惠妃也过得不咋滴,方一陷害完,就疑心有鬼自己把自己吓死了。
看到因武惠妃一句宫中有贼而进宫帮忙的三个皇子,众人的沉默震耳欲聋。
一时间不知该说武惠妃聪明还是三个皇子蠢笨,竟然听信敌人的话。
还有皇帝也是,竟然就信了武惠妃太子与二王谋反之话。
李隆基委屈,他看仙幕展示出来的史料记录,不住含喊冤“又是穿铠甲,又是带兵,怎么可能不信”
唐朝太子政变屡屡皆是,或者说就没一任太子是正常登基的,都是通过政变登基的。
这这这,他相信惠妃之言也也也 也正常吧
李隆基说到最后都没有什么底气了。
而且他的三个儿子不是他杀的,充其量至少把这仨个人八贬为庶人,这三个皇子之死是因为被害
嗯被害,而且看样子还有可能是武惠妃手下害的。
所以后宫中同样拥有口蜜腹剑的人是他最爱的惠妃
李隆基痛苦脸。
这边还有空争议,但此刻,其他地方就乱套了。
五公里注定是能让很多人们看到仙幕的。
方才在宫门口候着就已经被炸了一炮的二十多位妃嫔皇子们终于知道到底是哪几位皇子死,又是谁做的了
太子东宫,太子李瑛垂首发出呵呵笑声,听得身边的侍从们慎得慌。
许久他终于停止了笑容,但眼底的一直潜藏的温和不再,悲伤却怎么也掩藏不住“竟是孤与瑶弟、琚弟遭遇了不测。”
“呵呵 ”
李瑛再次发出令人胆寒的笑容。
多荒谬的死法啊,死在后宫争斗之中,还是想去帮忙而被害。
一时间他都得说一句未来的自己好蠢。
是武惠妃吗,那个为父皇诞育四子三女,虽因是武氏而被朝臣厌弃的妃子。
那个备受父皇宠爱,宫中待其礼节等同于皇后的妃子。
那个让他娘就失宠,最后郁郁而终的妃子
想到父皇为弥补这个一点都不需要弥补之人,对武惠妃的孩子偏到天上去的宠爱,把他这个太子和其他皇弟忽视到没边的待遇。
李瑛拿起桌案上的水果刀,指腹重重地抚过刀刃。
他死了,死在这个女人手上,即使这人后面请巫师作法超度他们,为他们改葬都无济于事,他们还是被害死了。
李瑛眼生寒气,即使指腹被锋利刀刃划破也没管,让鲜血顺着刀背往下滴落。
既然这人总是向父皇哭诉他结党营私,甚至多次让父皇想要废掉他这个太子
李瑛冷笑,是时候和武惠妃做个了断。
这是一个很好能把武惠妃拉下马的时间,不是吗
武惠妃死了但李隆基想玩的心却不死,并且随着武惠妃的去世,这初恋的感觉无了后宫佳丽七八千竟没一个可心的人儿
此刻,玄宗朝臣子们的母语是无语。
他们对唐玄宗微笑,然后在玄宗看不到的地方使劲翻着白眼。
李隆基“”
请问他敢讲话吗不敢
而当另一个在历史上很出名的一女子出现的时刻,李隆基表示,那种初恋的感觉就又回来了
众人心中一跳“不会吧,还有还来”
李隆基欲哭无泪,还有还来啊
李隆基这下真哭了“朕的一世英名啊,全毁了”
怎么还有啊
而这给李隆基带来初恋感觉的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咱们方才说的武惠妃
众人心中一提,这是怎么
人死还能复生
“不不不,有可能是武家其他女子。”
“或者是武惠妃她姊妹也说不定。”
反正,应该离谱不到哪里去吧。
应该。
这带给李隆基初恋感觉的人就是武惠妃和李隆基的儿媳,武惠妃他儿子寿王李琩的王妃,。
媳妇儿美貌绝伦,艳丽无双,李老头儿有权有势,还没什么廉耻心和礼节,鸳鸯棒不用多打,一个眼神下去身边的高力士就替他去抢媳妇儿了
哇靠爆炸性消息
能看到这一消息的人都炸锅了,皇宫的锅一个炸过一个,就连躲在宫殿中惶恐的武惠妃都不惶恐了,气得面色铁青,口中直骂“老匹夫老不羞老而无耻竟连清儿的王妃都抢”
虽然这王妃的姓名被隐匿看不出是谁,但是并不妨碍他们骂唐玄宗老而不死偷儿媳
现名李清的寿王觉得怪极了,脊背发凉。
母亲近段时间正在为他相看妻子,若没有意外过两年他就会同一女子成婚。
父亲是一国之君,却抢了他的妻子
李清嘴唇颤动,有种在天下人面前被扒光衣服当街巡游还无力反抗的侮辱感。
他面色涨红,眼眶发红,不觉得怪了,只觉得气到极点,想弑了这为父不慈的老家伙
李隆基晚年这真的是,好事没做几件,坏事一个接着一个。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