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搜屋 > 其他小说 > 给满朝文武转播苏轼的贬谪生活[历史直播] > 30. 儋州(二) 椰子冠甚好

30. 儋州(二) 椰子冠甚好

聪明人一秒记住 笔搜屋 www.bisowu.com 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m.bisowu.com

    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苏轼在儋州, 一边吃饱都成问题,一边却能洋洋洒洒写下老饕赋,将自己吃饭做饭的心得总结起来, 再命儿子抄上好几份传给朋友们, 为此感到十分的自得。

    天幕上,苏过继承了老爹的厨艺,整个下午都在灶台旁捣鼓,考虑到苏轼近来脾胃不佳, 他将当地官员送来的山药混合着家里仅有的米蔬煮烂,造了一锅素粥出来。

    苏东坡大喜,因为在他看来, 这锅粥虽然清淡无味, 但却代表着儿子满满的孝心,当即给这道菜命名为“玉糁羹”, 并一口气写了好几首诗文来赞扬过儿他做饭做出了新意,给我煮了一锅玉糁羹, 无论是从颜色还是从香味上来看都是人间一绝, 恐怕只有天上的仙宴才能吃上这等好物

    “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不要拿隋炀帝喜欢吃的金齑脍来和我的玉糁羹相比,我这道东坡玉糁才是天下一绝

    123人家隋炀帝吃的金齑脍是鱼肉, 老苏你这道菜可是不见半点荤腥

    梦中客楼上不要点破,老苏已经快半年没吃到肉了

    天幕外的苏家父子人都对这一画面感到惊奇, 因为这时候的苏轼虽然也旷达豪迈, 但绝对不会乐观到这种地步, 这种安于贫贱的淡泊之资,实在非一般人所有。

    身后,苏轼的妻子王弗一语点出了关键“不经历诗案黄州之祸, 再经南迁之苦,难成天幕上的苏东坡。”

    天幕上,喝了一大碗玉糁羹的苏轼又有了到处逛悠的力气。

    海南一年四季气候温暖,作物多产,原本应当米粮充足的,但当地从事农业种植的人却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靠捕鱼贸易满足生活,需要米粮时就拿着海鲜去和北方的商贩进行交换。

    但是琼州海峡风浪滔天,往来货船不是每次都能安稳到达的,遇到灾荒年商贩罕致,当地粮价飞升,大多数人就只能饿肚子。

    苏轼生于蜀中,老家毗邻天府之国,自来有耕读传家的传统。来到海南见到当地人多惫懒,有时间睡觉却不愿意从事农桑,爱管老百姓闲事的苏轼就坐不住了。

    “你们为什么不种点地呢这么多的荒地,土质肥沃,若能得到有效开发,也不至于时常陷入乞讨饿肚子的窘境啊”

    被问到的老百姓一脸懵“我们一直靠打渔为生,从我爷爷的爷爷开始就是这样的,我孙子的孙子以后也会是这样啊”

    苏轼反问道“可你愿意到了你孙子的孙子那辈儿,还时不时饿肚子吗若开垦荒地,丰收以后家里常备余粮,再辅以渔猎,你们的生活不是更有保障了吗”

    当地人被问的说不出话来,想了半天又问道“可我们平常的淡水都不够饮用的,哪有多余的水来灌溉庄稼呢”

    苏轼拊掌“你这就问到人了,我最会打井了”

    据苏轼自己记载,他在海南时帮助当地的老百姓凿泉挖井、指导农作物生产,老百姓为了表达感激,将他带人开凿的井命名为“东坡井”。苏轼每次被贬都有一个特点,那便是刚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总是感叹自己寂寞没朋友,可最后每每住下来他又能在当地交上一群新的好朋友,于是他被贬了大半个中国,吃了一路,交了一路朋友,真正实现了朋友遍天下。

    天幕中的苏轼没什么读书人的架子,能与村中老翁蚕妇话家常,也能与街上玩闹的孩童搭话玩笑。

    “苏先生,您今日面色红润,可是先前的泻疾好了”儋州街上,一名梳着双髻的小儿见到苏轼,礼貌地向他问好。他和同伴近日都在苏先生处读书认字,往日儋州也来过读书人,但这位苏先生是他见过最有学问、也是最和蔼可亲的人。

    苏轼拄着拐立在街旁,闻言哈哈大笑“小孩儿,这可不是什么健康的面色,这是老苏我刚刚喝了酒的酒红面色。”

    “可是刘阿婆家祭社时剩下的酒”小孩子挠了挠头,苏先生家贫却好酒肉,近来附近街坊谁家祭拜神仙留下酒肉都会主动分他一点。

    苏轼微笑点头,却见原本站在原地的小孩子拔腿就往家中跑,一边跑还一边回头喊“苏先生稍等,我也有礼物要赠予您。”

    苏轼好奇,一个垂髫小儿能送他什么,他一会儿得留心看看,若是什么贵重东西他是万万不能收的。

    还未想毕,就见那小儿又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双手捧着一个帽子样式的东西来到他面前,开口时面上还挂着一丝小孩子家的羞涩。

    “苏先生,这是我用椰子壳做的椰子冠,我们本地人都戴这种帽子的,希望您不要嫌弃。”

    苏轼高兴地接过,当即戴在了头上“这么好的帽子,我怎会嫌弃,小孩你随我去我家,我这就给你这椰子冠写首诗顺带检查你今日写的字”

    丐帮帮主歪一下主题,老苏你不是答应弟弟再也不喝酒了嘛。

    123小孩,你真有福气,这位原先可是皇帝的老师,四舍五入宋哲宗都得喊你一声师弟。

    天幕上传来明意的补充当年在京城时,苏轼自己设计了一种帽子戴,时人仰慕苏子瞻才华,纷纷效仿戴子瞻帽,还扬言说只要戴上了这种帽子便可文章天下第一,苏轼当初听完这种论断后哭笑不得,想必现在捧着这顶椰子壳做的帽子,也是感慨良多。

    天幕上的苏轼确实有些唏嘘,但更多的是戴上椰子冠窥镜自视,笑镜中的自己滑稽有趣。

    出于感激当地人的热情,苏轼在为乡民做事上更加卖力。

    儋州与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汴京相隔甚远,一道琼州海峡犹如天堑,隔绝了文化的来往交流。在苏轼到来以前,整个海南地区都未曾出过一个举人,更别提能够面见天子的进士。

    苏轼是懂得教育的重要性的,虽然自己被文章所累,已经无心官场,但他鼓励年轻人在充满朝气的年纪走出儋州,以儒家学说报国,看看更远处的山河和黎民。

    苏轼和当地的读书人一起选了一处地方,名为“载酒堂”,每日里在此传道受业,原本用来喝酒的地方,在不知不觉中满是书卷清香。

    苏轼在儋州年,据史料记载,就是在这间小小的书堂里,苏轼培养出了儋州的第一位举人,在苏轼离开儋州九年以后,他曾经的学生符确成为了儋州第一位进士。

    听到此处,整个北宋的百姓都沸腾了原来苏轼教书这么有本事,那可是进士啊多少人穷尽一生,苦读几十年也不过止步于举人,他略加点拨就能培养一个进士出来,不行,他们得想想办法,怎么让苏轼以后被贬到自己家乡来只要苏子瞻愿意收自己儿子当学生,让他们做什么都行

    当天幕外的百姓们各怀心思时,天幕上的北宋朝局却正在悄然变动。

    我们先前说宋哲宗上位以后把元祐旧臣一股脑地贬出朝局中心,重用章惇等人把持朝政,并且废掉了高太后为他选的皇后孟氏,此处,主播为孟氏感到庆幸,正是因为被废,孟皇后才不至于在靖康之难中被金人掳走,像其他皇室宗女一样受尽屈辱。也正是因为在那场灾难中得以幸存,孟皇后此后才能两度垂帘听政,让混乱的朝局归于稳定。

    正在听天幕的赵匡胤尽管觉得自己已经被刺激习惯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是差点一口气上不来驾鹤西去。

    皇室宗女,被异族掳走这屈辱程度放在整个史书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啊

    不行,他绝不会任由这种事发生这皇位,赵光义这辈子想都不要想了

    另一时空下,宋仁宗彻底慌了神,看向群臣百官焦急问道“诸位爱卿,这可如何是好啊这金人究竟是何方蛮族,怎样才能阻止他们掳走我皇室子孙”

    群臣的慌乱并不比皇帝轻,皇家子弟都能被掳走,想必是整个汴京城都被攻下了,吸了口气,有不怕死的出来谏言“为今之计,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大宋亡在哪位君主手上。”

    另一臣子出来反驳道“此言差矣,你没听那天幕说,大宋没有亡嘛,此后还有个南宋,向来也不是没有喘息的余地。”

    宋仁宗不是吧,都这种时候了,你们还吵

    宋哲宗虽然任用章惇迫害元祐旧臣,但他在位期间恢复了王安石的一系列举措,还多次出兵讨伐西夏,逼得西夏无奈求和,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哲宗是要比宋朝其他皇帝有血性的,只是可惜他英年早逝,只活了二十岁便撒手人寰,且他的皇子早夭,以至于哲宗临死时也没有留下能继位的后代。

    123呵呵,所以那位遛鸟的要上来当皇帝了。

    六六雪乡二圣之一已经准备好了,这就给北宋的灭亡添一把猛火,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