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后院的桂花开了, 轻黄颜色,暗香袭人,没有像别的花一般的艳丽外表, 香气也是丝丝缕缕, 若有若无。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多的是独属于自己的奇思妙想。
此刻, 李府的下人们看到的就是, 自家姑娘立于桂花树下,仰着脖子对着半空中出神。
“姑娘,您在看什么呀”路过的仆人不解。
李清照喃喃“古往今来, 世人歌颂梅花、桃花、菊花, 屈原一生借那么多花咏叹自身,却独独漏掉了桂花,我今日偏要为这不起眼的桂花作词。”
顿了片刻, 李清照独自吟出两句词来“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何必拿着外表去和其他花作比较, 色淡雅, 味幽香, 桂花品格已然高标脱俗。
天幕外, 看到此处的苏轼乐呵呵一笑, 对着李格非揶揄道“这哪里是在说桂花, 你家这个小丫头是在说自己审美独具一格, 借着桂花表达自己的见解卓尔不群呢。”
天幕中的李清照继续着自己充实无忧的闺中生活。
除了写词外, 少女时期的她着力于研究词学渊源, 在十七岁这年写了一部词论, 专门探讨写词的标准,并针对北宋的词人展开了点评。
“我朝的词应当别是一家,柳永开拓了词学的新境界, 使得小词在民间广为传唱,但他写的词字句庸俗,难登大雅之堂;晏殊、欧阳修、苏轼平生学问渊博,写词随心所欲,却未免有些不协音律过于粗糙;王安石曾巩的写的文章很好,写的词却实在让人读不下去;黄庭坚写的词小毛病太多了,就像玉石有了瑕疵;张先的词有妙语但是过于破碎”
李府书房内,年仅十七岁的李清照神情从容,姿态娴静,滔滔不绝地与父亲介绍着自己这部词论里的内容。
李格非看着眼前娉婷而立的女儿,无奈地揉了揉眉。
“照儿啊,虽然为父很赞赏你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度,但按照你这套论断,写词的标准是否太苛刻了些”
李清照不改其色“学问之事本无绝对的对错,谁也不能保证落笔即写出完美的文章,我不过是就事论事把旁人不敢挑的毛病指了出来,并未否定这些前辈的长处,这难道也说不得”
李格非大笑“说得说得,照儿这张利嘴,我看这天下之事就没你不敢说的”
天幕外,李格非讪讪地擦了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看向在一旁悠然品茶的老师苏轼“老师,小孩子家不知天高地厚,还望您海涵”
苏轼笑道“不错不错,小小年纪能在学问上有这种见解,果真不俗。我写词确实乃当时情之所至,不曾计较过音律,你家这个姑娘胆子可不是一般的大。”
李清照的这篇词论在后世却遭到了许多人的诋毁。豪放派说她局限于音律,反而成了对感情和内容的束缚;婉约派说她过分苛刻,实则是因为自己学识浅薄。当然更多的诋毁者在意的是她作为女子的身份,毕竟以一介女流之辈的身份撼动当时主要是男子为主的词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仅是后世要诋毁,我现在看了都要替先人报不平”天幕外的许多人也被这番论断惹恼。
“女儿家家的乱说什么胡话,这李格非也太不会教女”
“苏子瞻的词乃词坛精品,这种公认的事实哪需要一个女儿家来置喙”
此时,远在金陵的王安石已经缠绵病榻良久,虽然身体有恙,但脑子和思想倒是清醒得很。
“这女娃一针见血嘛若是心中无愧,何必介意一个小女娃出来说何况学问本就没有尽头,这般给读书人们泼泼冷水,倒能让他们浮躁的心静一些。”
说到此处,王安石又有些遗憾,他毕生的志向并不在写词作赋上,变法里也明确提出要改良科举,注重实务而放轻对诗赋的考察,可惜啊,司马君实并不能看到一个朝廷真正需要怎样的人才
天幕上的李清照打马球、赏花、打叶子牌、喝酒、逛花市,利用着汴京繁华的街巷,把女儿家该干的和不该干的事全都一股脑玩了个遍。
春末夏初,一夜狂风骤雨,李清照于宿醉中醒来,想到院中的海棠经过这一夜风吹雨损,定是满地狼藉不忍直视,便懒懒地询问婢女外面是一幅什么样的情景。
婢女哪里懂自家小姐的关注点,不甚在意地回道“和以前一样,海棠花依旧。”
李清照摇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到了这个时节,春日已经接近尾声,又添一场夜雨,应当是繁华给绿叶让路,哪有海棠依旧的道理呢
天幕外,不少老顽固皱眉,对李清照的言行指指点点,但也有不少包容的人认为这个小女儿天真散漫,一举一动间皆是灵动。
包括高太后本人也十分欣赏李清照的这番作态,都是从少女时期过来的,哪一个贵族的女子不渴望像天幕上的小姑娘一样无拘无束收放自如,只是可惜,她们大多数人还是被教条束缚,嫁人生子,操持内务,看着男人们喝酒谈天,终其一生也没有为自己痛快活过。
此刻,能看到这位名为清照的小姑娘这般恣意,汴京城的帝姬小姐们会由衷希望她再开心点,因为谁都知道,没有人能一辈子无忧无虑的。
天幕上,上元灯会,李清照和家人亲眷随着人潮,一同到金明池旁观灯。
上元节是汴京城一年一度的盛会,画舫桥梁上皆挂着各式各样的彩灯。人声喧闹,灯影幢幢,李清照和弟弟在一处猜灯谜的摊子前驻足,对这一擅长的游戏颇为感兴趣。
前面正在猜灯谜的是一位气度不凡的青年人,一排灯谜猜下去,往往摊子主人报出谜面便能听他说出谜底,一问一答之间流畅自如,引得少女清照多看了几眼。
“四面都是山,山山都相连。打一字。”最后一道题,店家扯着嗓子报出谜面。
赵明诚思索片刻,一时间竟想不出哪个字这般蹊跷。
“田,四面都是山,可不就是田字。”一道清澈的女声在身后响起。
赵明诚回头去看,只见一位巧笑倩兮的少女立于身后,旁边略矮了一头的少年面容有些熟悉,脑海里搜寻片刻,他认出了那少年的身份,是当今礼部员外郎李格非李大人家的儿子。
今日是上元夜,按照惯例都是随最亲近的家人出游的,若是如此,那旁边这位姿容出尘的少女,岂不就是汴京城有名的才女李清照
赵明诚按捺住自己一颗怦怦乱跳的心,胸中喜悦溢于言表。他该怎样才能让眼前的女子知晓,他暗中收藏了许多她的诗文,常于空闲时一读再读,几乎是每首都能倒背如流的程度
不不不,万不能在她面前失了仪态。
客气地与李迒打了招呼,赵明诚看向一直在一旁保持沉默的李清照。
“多谢姑娘赐教,论理来说,这奖品应当归姑娘所有。”赵明诚接过店家的琉璃彩灯,态度虔诚地送到李清照手边。
明明是很小一件事,却被他做的气度从容,仿佛这盏灯真的应该是她的一样。
李清照不好推拒,以至于接过彩灯时,人都是愣的。
男女七岁不同席,四处都是人,赵明诚不好和一个未嫁的姑娘家多说什么,只能按捺住自己的紧张与兴奋,告辞离去。
看着不远处的背影,李清照问弟弟“那位公子是谁”
李迒性子憨厚,对姐姐一向是有问必答“那是国子司业赵挺之大人家的第三子赵明诚,现下在太学读书。”
李清照又问“就是那个喜好金石古籍的赵明诚”
李迒点头“不错。”
李清照不说话了,她望着赵明诚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这个人的名字她是听过的,因为她平日里也喜欢搜罗金石赏玩,是以对同好格外留心。只是没想到,原来这位赵公子出落得这般光风霁月。
“阿姐”弟弟唤了好多声,才将魂游天外的李清照唤回来。
看到此处想必大家看出来了,李清照和赵明诚也算是一见钟情的一对儿夫妻,不过在此之前赵明诚已经偷偷倾慕李清照多时了,某种程度上来说,赵明诚在当时娶到了自己的偶像。
也是这次会面,赵明诚回家便暗戳戳与父亲赵挺之说明了自己的心意。据传赵明诚当时借口自己夜间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首小诗,“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当他说与父亲听时,赵挺之哈哈一笑,笑谈儿子这三句诗是一首字谜,言语司合为之“词”,“安上已脱”就是“女”,“芝芙草拔”便是“之夫”,总结起来就是“词女之夫”。当时的李清照是汴京城有名的才女,儿子什么意思赵挺之这种人精会看不出来加之当时的李格非官位颇高,赵挺之也就顺坡下驴帮儿子去李府提亲去了。
天幕外的李格非不淡定了,将手中的杯盏一丢,大为光火“竖子乃司马昭之心”
秦观拍了拍同门肩膀,安抚道“别生气别生气,你看那个时候咱清照也到了该嫁人的时候了,这姓赵的目前看起来除了暗中觊觎咱清照,也没见人品有问题,你不至于动气呀”
李格非有口难辩,这不是赵明诚那小子人品咋样的问题,是他现在完全不能接受自家宝贝女儿有照一日要嫁人这个事实。
一旁的苏轼关注点倒是完全不同“赵挺之的儿子赵挺之不是什么好东西啊”,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