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说起唐诗,王昌龄是个绕不开的存在。
不管是边塞还是七绝,他都占有一席之地。
而他这一生,生的平凡,死的意外,活得坎坷。
惟独创作,为盛唐诗坛添了一抹光彩。
“王昌龄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边塞诗很能反映盛唐的气象。”
“还有作为大唐子民,那种对外敌势在必得的气势。”
“王昌龄最有名的诗是《出塞二首》,有人评价这是唐朝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写这首诗的时候,还是一个二十岁少年。”
“细细品读,又觉得很合理,诗里充满了少年意气,连战争也能写得很浪漫。”
“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也是一个没有上过战场,而又对战争充满浪漫想象的少年。”
“而王昌龄是想参军,但没有门路,也没有机会。”
“府兵制还没有被破坏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吃上当兵这碗饭的。”
“公元716年,十八岁的王昌龄,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边塞漫游。”
“他先在河北邯郸的边塞待了五年,这里主防契丹,《出塞》就写于这个时期。”
“初出塞外时,他整个人昂扬向上,充满了激情。”
“接下来的几年,他又漫游了河东、河西,再往西穿过陇右,直达玉门关。”
“他流传下来的边塞诗,大多都写于这个时期。”
“将近十年的边塞漫游经历,足以让他对战争中的人、事、物有更深的认识。”
“他的情感和表达,也在悄然变化。”
“公元723年,王昌龄已经在边塞漫游了七年。”
“他来到雁门关,萧瑟一片,远远还可以看见胡人在打猎。”
“大唐的士兵扎营在河边,风餐露宿的日子很艰苦。”
“在这里,他跟士兵混得很熟,常常听他们聊战场上的事。”
“他们个个身经百战,想努力建功,但又害怕,因为军中奖罚不公。”
“献功越多的,可能也会带来意外的灾祸,甚至遭受牢狱之灾。”
“跟边塞士兵混得越熟,王昌龄就越理解战争的残酷。”
“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下笔也多了几分沧桑。”
“在《从军行》中,他用七首组诗,写尽了战争的苦楚。”
“思妇与丈夫的离别之苦,戍守边关的思乡之苦,战死沙场之苦,行军之苦,以及建功立业之苦。”
“曾经,他的视角是赞颂大唐的功业。”
“而今亲临前线,感受到了战场杀伐的残酷,诗的内容慢慢转到了战争中的人。”
“王昌龄在边塞漫游了十年时间,二十八岁的他才准备回到长安,参加科考。”
“他有一首长诗《代扶风主人答》,是在回长安路程上,经过扶风时写的。”
“他在一间馆舍休息时,跟主人喝酒,主人恰好当过兵,聊起了往事。”
“王昌龄深有同感,于是代他把这段往事写了出来。”
“这首诗不怎么有名,少有人提及。”
“但读起来全是王昌龄的真情流露,是用情写就的。”
“在唐朝当兵很辛苦,戍边的士兵,更是苦上加苦。”
“大唐皇帝开边,士兵就要一直打仗。”
“扶风主人想起往事,还没开口,就先流下数行泪。”
“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都是这样,内心是苦的,一想到曾经的画面就泪流不止。”
苏轼:王昌龄的一生生得平凡,死得意外,活得坎坷。
王昌龄是京兆人,自幼家贫。
年幼的王昌龄一边读书,一边耕作,希望通过苦读谋取一官半职。
二十岁那年,不甘终老于耕田的王昌龄前往嵩山学道。
但很快,他又逃离枯燥的道家生活,客居并州。
此时正是唐玄宗开元盛世的时候,大唐在文治武功方面,都达到了巅峰时刻。
当时不少人豪言壮语纷纷奔赴西北边塞,渴求建功立业。
同时将自己所见所闻记录于纸上,开启了大唐著名的边塞诗派。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昌龄也是如此,在长安求官无果后。
和前辈们一样,投笔从戎,前往西北边塞。
在西北边塞,王昌龄见到了和中原迥异的大漠风光。
更感受到了戍边军士的爱国情怀,最终写出了被誉为七绝压卷之作《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气势磅礴,雄壮豁达,营造出一派悲凉雄壮的边塞气氛,历来被后人所推崇。
当然这也是一首著名的骂诗,通过旁敲侧击。
既渴望能出现如飞将军李广的名将,又暗示现在边塞将领的无能。
更表达了万里长征人未还就是这些无能的将领造成的,骂得巧妙,也骂的狠。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除此之外,王昌龄还有另一首名篇《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好一个不破楼兰终不还,如此铿锵有力,读来荡气回肠,更是后人出征常念叨的一句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当然,除了描绘边塞将士之苦外。
王昌龄还擅长闺怨诗,以女性的口吻,诉说在长期战争下,依旧等候他们回来的妻子《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只不过在边塞,王昌龄未能如他所愿可以建功立业,反而一直不顺。
他决定走科举之路,用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开元十一年,王昌龄返回中原,隐居于京兆府蓝田县石门谷,准备通过科考进入仕途。
“扶风主人十五岁就到边塞当兵,战甲连年穿在身上,随时都要准备冲锋陷阵,还很难有一顿饱餐。”
“当时一起出征的士兵有三十万,最后只有他一人活着回到长安。”
“回到家乡后,乡亲已经零落,而他自己也是满身战伤,处境凄凉。”
“这引起王昌龄的反思,内心开始有些反战了。”
“王昌龄到边塞漫游,是在找参军的机会。”
“最后放弃,或许是两个原因。”
“一来,当时府兵制还没有被破坏,士兵多是有背景的,他没有加入的机会。”
“二来,他内心已经开始厌恶战争了。”
“回到长安后,王昌龄苦读书,一举中了进士。”
“被授予一个九品官,负责典校藏书的秘书省校书郎。”
“这是一个闲差,最重要的是,还是京官,可以见到玄宗。”
“但他不满足只做校书郎,于是在三十七岁时,又跑去考了博学宏词科。”
“这是考验才学的科目,他一考就中,被授予汜水县尉的官职。”
“依旧是九品官,不过这次晋升空间更大了。”
“县尉职位虽然低,却是当时科举出身的仕子,最重要的晋升途径。”
“而且,汜水在洛阳附近,离长安城也不远,是比较重要的县城,调回京城几率很高。”
“王昌龄出身低微,但逢考必中,特别是他的诗,写得尤其好。”
“大家公认的七绝写得好的,只有两位诗人,一位是李白,另一位就是他了。”
“王昌龄虽然没有在长安城里做大官,但是名气却很大。”
“因为他不仅诗写得好,也很爱结交朋友。”
“往来者有官吏、隐者、僧道,时常一起喝酒,酬赠诗歌。”
“他的性格很狂放,行为也很不羁。”
“也正是因为他狂放的性格,导致他在官场中,经常得罪人。”
“他得罪最大的人物是宰相李林甫,李林甫是皇室远方宗亲。”
“为人狡狯,无学术,善音律,擅长耍政治手段。”
“总想方设法讨好玄宗,是怠政后的玄宗一手提拔上来的。”
“但任宰相后,独揽大权。”
“因为自己没有才学,所以大力排斥打压有学之士。”
“报复心很重,常阴谋算计,被人骂作奸相。”
“像王昌龄这些进士出身的,尤其看不惯他。”
“言谈之间,不屑之情,常溢于言表。”
“当时的仕子都偏爱张九龄,张九龄有贤名,很能提拔人才。”
“王昌龄不拘小节,在公开场合,时常贬李捧张。”
“这些风声,很快传到了李林甫耳朵里,于是李林甫找机会把他贬到了岭南。”
“这是他第一次被贬,直接就是远离长安,潮热多瘴毒的岭南,是唐人眼中的蛮荒之地,可见李林甫对他之恨。”
“公元739年,四十一岁的王昌龄,动身前往岭南。”
“走到河南伊水时,想到自己无辜被贬,前路漫长而遥远,愤而写下了《见谴至伊水》。”
“他知道自己因什么而被贬,但他就是没想过要改变。”
“不会因为环境,而轻易改变自己。”
欧阳修:一片冰心在玉壶,很傻很天真的王昌龄。
但一开始,王昌龄未能中举。
直到开元十五年,王昌龄才考中进士,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
秘书省校书郎算是一个不错的官职,唐朝很多宰相比如张九龄起步都是秘书省校书郎。
王昌龄能够担任这个官职,前途似乎无限光明。
但光明虽然光明,但王昌龄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好几年。
迟迟无法升迁,也让无法施展自己心中的报复。
于是他想考博学鸿词科,博学鸿词科始于唐玄宗时期。
能考上的无一不是学识广博,文学造诣极高的士子。
当然如果考中,职位和地位也会水涨全高,成为当时不少士子选择入仕的途径。
王昌龄成功考中了博学鸿词科,得以担任河南汜水县尉。
汜水县靠近东都洛阳,是第二等县,也让王昌龄有了施展自己才能得地方。
但与诗作名满天下相比,王昌龄的仕途那叫一个不顺。
宰相张九龄被贬回乡,正义性爆棚的王昌龄立马声援。
显然王昌龄不理解官场险恶,官场上饭不能乱吃,话更不能乱说。
王昌龄也惨遭贬谪,远离中原,前往岭南。
好在运气爆棚,王昌龄刚贬没多久。
唐玄宗就改年号为天宝,大赦天下。
于是王昌龄又得以回来,担任江宁县丞。
但没几年,王昌龄又遭到贬谪,这次贬谪的理由是王昌龄做事不注意细节。
原来这次贬谪纯粹是因为王昌龄因上书指责李林甫、杨国忠等人为了修建自己的别墅,大肆砍伐江宁青龙柏木而已,引起他们的不满。
一开始他们想要置王昌龄于死地,但最终唐玄宗放了他一马,只是将他贬谪到龙标担任县尉。
从这个方面来说,王昌龄这种性格刚直的人真的不适合官场,也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伏笔。
好在当时不得志的文人不在少数,两次被贬前后。
王昌龄遇到了不少好友知音,比如孟浩然、李白和高适。
可以说盛唐大半个诗人,都是王昌龄的好友。
只是和仕途上的不顺也让王昌龄的运气一直不好,似乎还传播到朋友身上。
首先是孟浩然,王昌龄很仰慕孟浩然,第一次贬谪后就去特地拜访了孟浩然。
有人拜访,孟浩然自然要尽地主之谊,盛情款待,甚至还准备了江海河鲜大餐。
但问题是孟浩然这几天刚好后背长了个大毒疮,按理说不能吃这些的。
但王昌龄的拜访让他很高兴,于是就陪着一起痛饮。
结果没几天,孟浩然就毒疮发作病逝了。
后来王昌龄又去拜访李白,两人相见甚欢,喝酒谈人生,不亦乐乎。
但没几天,李白自己也被流放到夜郎。
后面则是岑参,岑参也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而他前往边塞纯属王昌龄的原因。
作为豪族,岑参家境优渥,父亲是刺史,日子不要太舒坦。
听闻王昌龄拜访,便设宴款待,席间王昌龄不断说塞外风光的壮阔,一下子就吸引了岑参。
岑参只知道塞外的壮丽,却是一个不懂民间疾苦的官二代。
在王昌龄的一通话语下,当即从军边塞,这一去就是六年。
六年后,岑参回来,第一句就是塞外生食苦。
可以说和王昌龄吃饭虽然很美好,但代价似乎有点大。
“这样的性格,实在难以在变幻莫测的官场里生存。”
“这也是他接连几次被贬,官运连连走背的原因。”
“王昌龄也有几分幸运,还没走到岭南,就被赦,重新召回长安。”
“在回程的路上,王昌龄失去了好友孟浩然,但结交了知己李白。”
“他跟李白相逢恨晚,日后时常互相思念,赠送诗歌。”
“孟浩然的死,跟王昌龄有很大关系。”
“他走到湖北襄阳时,顺道拜访了孟浩然。”
“当时孟浩然背上长毒疮,刚刚治愈,不能喝酒。”
“但两人喝起来毫不顾忌,孟浩然因此病发身亡。””
“王昌龄返回长安后,很快就被任为江宁县丞。”
“江宁在南京,虽然离长安远,但至少比去岭南好。”
“县丞是正八品官,类似副县长,是县令的副手,也是全县的二把手。””
“这个任职,王昌龄并不满意,故意在洛阳停留了数月后,才到江宁上任。”
“到了江宁后,时常外游喝酒,懒怠公务。”
“这种浪荡不羁的行为,很快招来流言蜚语,很多人开始抨击王昌龄。”
“时逢友人辛渐到访,送别时,王昌龄写了两首诗给他。”
“想到自己为官数载,身世坎坷飘零,颇为辛酸,特意叮嘱辛渐。”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在唐朝,玉壶是一个流行的意向,表示一个人冰清玉洁的品格。”
“王昌龄以此自喻,是对污蔑之词的回应。”
“做了江宁县丞将近七年,王昌龄并不喜欢这个工作,经常写信跟朋友抱怨。”
“他觉得公务束缚了他,想快点被调走。”
“公元748年,五十岁的王昌龄,被人弹劾。”
“说他不护细行,懒怠公务,好酒贪杯。”
“很快,朝廷也下了调任令,将他下调到湖南龙标做县尉,官降一级。”
“李白知道这个消息后,很担忧,写了首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此时,是李白被赐金放还的第三年,虽然已经隐居学道。”
“但常常遗憾才能没有被看到,很能体会王昌龄被贬的痛苦。”
“于是赠诗告诉王昌龄,表达对友人的理解、同情和支持。”
“这是两个仕途不如意的人,惺惺相惜的情意。”
“虽然被一贬再贬,但王昌龄面对困难处境时,相对洒脱。”
“很少抱怨自己的处境,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
“这是王昌龄最后一次被贬,也是他最后上任的官职,在任七年后,他遇上了安史之乱。”
“长安陷落,玄宗出逃至蜀川。”
“不久,太子李亨就在灵武即位,尊玄宗太上皇,大赦天下。”
“王昌龄借机告老还乡,在路经亳州时,却被亳州刺史闾丘晓趁乱杀害,时年六十八岁。”
“乱世之中,生命如草芥,即使是朝廷命官,被杀害了,也无人追究。”
“这样的结局,落在王昌龄的身上,实在是唏嘘。”
“他曾经热情地歌颂过这个伟大时代,为自己生在大唐盛世而自豪,最后却死于乱世的刀剑之下。”
“在某种意义上,王昌龄是跟随着盛唐时代一起落幕的。”
李清照:大唐最霸气的边塞诗人王昌龄,却被一个宵小妄杀。
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天下大乱。
这一年王昌龄也已经五十九岁了,花甲之年。
因担心居住北方的家人可能遭遇兵乱,决定回家看看。
不久之后,王昌龄便简单收拾了行李。
然后立即出发,他一心想要早点回家,好面见家人。
这么多年贬谪生活,王昌龄许久没有回家了。
然而,在途经亳州的时候,却发生了意外。
此时张巡那边告急,亳州刺史闾丘晓却按兵不动。
一向不拘小节的王昌龄或许当着闾丘晓的面大加议论,无所顾忌的指责闾丘晓贪生怕死。
这下子彻底激怒了性格向来桀骜不驯的闾丘晓,他决定给王昌龄一点颜色看看。
他看出王昌龄行李简单,料定王昌龄必定是无诏归家。
因而想要拿住这点,逼迫王昌龄低头。
王昌龄能低头也不至于屡次遭贬谪,气的闾丘晓当即下令杖杀了王昌龄。
王昌龄在花甲之年,却死在了非常痛苦的杖杀。
明明还有几天就可以见到心心念念的妻儿和母亲了,但现在彻底回不去了。
可怜一代才子,居然死于贪生怕死之辈。
此时他的妻儿和母亲或许也在满心欢喜,算着日子等待王昌龄的回来,但等来的却是王昌龄的死讯。
几日后,王昌龄被杖杀的消息传出。
得知消息的好友无不悲痛欲绝,纷纷为王昌龄鸣冤。
但闾丘晓却以无诏归家为由搪塞过去,想让他们报仇也找不到理由,但张镐除外。
张镐和闾丘晓同朝为官,对闾丘晓的为人也略有耳闻,也很快知道了内幕。
一代才子,死于宵小之手。
但此时大唐正值多事之秋,他也不敢随意处置一个大唐的官员,也不能立即王昌龄报仇。
但却暗中发誓,迟早要为王昌龄讨回公道。
这一等就是等了一年,最终为王昌龄报了仇。
王昌龄在后世被评为七绝圣手,是因为他推动了七绝诗的成熟。
而王昌龄的诗作题材众多,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
王昌龄的边塞诗语句精炼,不过度渲染环境而注重边塞与净土的对比。
有时间轴上谈古问今的大气,诗句往往写得卓然不群,离尘脱俗。
论气度不在李白之下,情景交融,因而动人心弦。
如果王昌龄还能多活几年,经历整个安史之乱,或许有更加出彩的诗歌。
闾丘晓杀死了王昌龄的肉体,但王昌龄的诗歌却跨越了时间。
如同永生花一样,在文学界里永不凋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