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这一日,是定王和众人议定上路的日子。乌大夫又来查看张内侍的伤口。
张内侍肩膀伤口外翻,深可见骨。乌大夫仔细查看,重新上了金创药,裹上绷带。张内侍疼得龇牙咧嘴。
定王在一旁看着,心中很是不舍。
定王出生的时候,张内侍刚进宫,也才十来岁的年纪,被周皇后挑选来服侍定王。二人朝夕相伴,感情深厚。
当日从宫中出逃时,定王身边有十来个太监。后来四散而逃,只有张大伴不离不弃,忠心护主。
想到这些,林旭定王眼里泛红,情不自禁道“大伴,孤若有一天能面南背北,定保你一生荣华富贵。”
张内侍一惊,连忙跪地,“侍奉殿下是奴婢的福气。殿下虽然眼下遭难,但总会有潜龙飞天的那一天。奴婢不求荣华富贵,但求能够在殿下鞍前马后,为殿下尽绵薄之力。”
定王听了张内侍的话,发觉自己失言了,幸好乌大夫已走,旁边无人,赶忙道“大伴,这话只能我们主仆知道,不能与旁人说。”张内侍点头。
这时,陈豹匆匆跑过来禀告“殿下,刚有弟兄回报,有大批流民朝这边过来。流民后面,有大批鞑子兵马南下,距离此地不过半日行程。”
陈虎、陈豹两兄弟,都是谷可成部下小头目,武艺高强,老大陈虎憨厚老实,重情义,老二陈豹头脑灵活,心思缜密。
定王见二人都是可用之才,便让陈虎选二十个忠义的汉子担当亲卫,听从黄贵的指挥。
黄贵曾在大同边军干了十余年,颇有将才,迟早要领军一方。
又让陈豹选十余个精于骑射的汉子充当夜不收,负责探查情报。今天是陈豹第一次出去,就收获不小。
定王赶紧召集众人商议。众人一听大批鞑子兵马南下,吃惊不小,都不明白为什么又有流民南下,鞑子人马又为何而来。
定王趁大家在冥思苦想之时,仔细回忆这段历史。
鞑子进关后,对汉人极尽安抚,但有一件事戳中了汉人的肺管子,那就是强令汉人剃头留辫。
汉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发的消息传来,京师周边的百姓群情激愤,纷纷揭竿而起,建立义军,反对剃发令,人数多则几千,少则数百。
对这些义军,多尔衮的办法简单粗暴不剃发者杀、反清闹事者杀、闹事者比车轮子高的杀一时间,京畿大地哀鸿遍野,人头滚滚,流民一波又一波。搞定京畿后,多尔衮派固山额真觉罗巴哈纳、石廷柱两人率兵南下,夺取山东。
这些事,发生在定王受伤躲避逃亡这段时间,众人不知道情况。
定王心里明白怎么回事,但不好明说,只能故意诱导“鞑子大队人马南下,不会是驱赶难民,而是另有所图。”
窦志忠看了看定王,小心道“会不会为殿下而来”
毛大刀摇摇头,“不会的,我们一路很谨慎,鞑子怎么知道我们在这里”
张家玉道“他们会不会是去山东去打山东河南的大顺军。”
方以智转头面向定王,“不管鞑子去哪里,殿下还是早点离开为好。”
定王等人纷纷点头。
不等天黑,众人就吃罢晚饭,而后出发。众人不敢走官道,而是转向东南,往泊头而去。
众人夜行晓宿,走了两个晚上,天亮时分,到了运河边的泊头。
泊头是运河上的一个码头,承平时官舟、客船往返穿梭,甚是繁华。停泊的船通常有十几艘,多的时候有几十艘,白帆点点,炊烟枭枭,蔚为壮观。而现在已经没有船只的踪迹,很是萧条。
定王站在岸边,眺望运河,突然问道“听闻孟侍郎是此地人”
站在身旁的方以智一愣神,而后回答“正是。”
定王说的孟侍郎,是刑部侍郎孟兆祥。
李自成攻打北京城,孟兆祥负责镇守正阳门。孟兆祥眼见城破,仰天哭泣,穿戴整齐,面向北方叩头而拜,在城门下自杀殉国。夫人吕氏随死。孟兆祥的儿子孟章明,任吏部主事。仆人跑到家中,告知孟兆祥已经为国尽忠。孟章明捶胸顿足,面南叩头“事情紧急,不能收敛父亲遗骸,当相随于九泉之下。”夫人王氏哭着说“丈夫死于忠孝,我当为之先死。”章明长叹“如果这样,我没有遗憾了”随之题诗一首“不恋身家不爱钱,行乎患难亦安然,忠臣节妇矢同志,仍结来生未了缘。”孟家的女仆人左氏见主人全家殉难,也自缢身亡。
当初在闯营时,太子听说了此事,心中非常感慨,向定王吐槽满朝文武,若再多几个像孟兆祥一般忠烈的,大明何至于崩塌如此之快
想起太子的话,林旭又是一阵伤感,向身后的陈虎吩咐“我想晚间去祭奠孟侍郎,让你兄弟去探探路。”陈虎拱手而去。
张家玉小声道“殿下去祭拜孟侍郎,恐窦将军他们心生嫌隙啊。”
“无妨,只祭拜不论其他。况且这种事绕也绕不过去。”
吃罢晚饭,趁太阳西垂,陈虎陈豹引路,方以智张家玉陪同,定王来到泊头乡间的孟府老宅。
陈豹上去敲门。
不一会,一个年轻人开了门,问道“你们找何人”
方以智上前,“我等孟大人的故人,从京师南下,路过此地,特来祭拜。”
年轻人见来人是读书人模样,将门打开,引众人进去。
宅子不大,正房改成的灵堂还保持原样。门两边挂着挽联。上联盛德瞻醇穆,雄文见炳磷,日沈先弃杖,风急但焚轮。下联旧里碑传记,虚堂案掩尘,门生羞后死,洒泪志忠臣。
院子还站着一人,身形清瘦,头发散乱。
方以智上前拱手,“翰林院检讨方以智,乃孟主事故人。”孟主事是孟兆祥的儿子孟章明。
那人道“失敬失敬,我是孟侍郎的学生熊文举。”
熊文举方以智突然想起来,他不是投降了大顺吗怎么又出现在这里
方以智心里这样想,嘴上却道“今日路过孟侍郎故里,特来祭拜。”
熊文举道“请随我来。”
众人穿堂过弄,来到后院。后院原是花园,现在安放了几个坟冢。
“老师已经没有后人了,园子空也是空着。安葬在这里不怕贼人破坏。”
众人依次上香烧纸跪拜。让方以智吃惊的是,定王也拜了三拜。
祭拜完毕,又回到前堂坐定。熊文举喊那个年轻人端茶过来,介绍起来,“这是我的学生刘兰生。”
方以智道“文举兄,今后怎么打算”
熊文举满面戚容,“老师为国尽忠,我当为师傅尽孝。”
方以智道“文举兄真乃仁孝之人。”
张家玉在一旁插话,“我等欲南下,为中兴大明图谋一二,不知道熊大人可愿意同往。”
“我想守孝三年再做打算。只是我这学生,勤奋好学,才学尚可,已经中举。只是生逢乱世,报国无门。方兄如若不弃,带他同去。”
定王穿越而来,知道历史上的熊文举先降大顺,后降满清。这时候为老师守孝,也是虚虚实实,有待价而沽之嫌。但熊文举有些才名,拉他入伙,能让跟随的大顺军兄弟安心些,还是有点用处的。
拿定了主意,定王道“鞑子即将南下,生灵涂炭在即,此地也不能幸免。国难当头,守孝乃为小节,报国才是大义。希望先生早做图谋。”
熊文举看了看定王,疑惑问道“这位是”
方以智赶忙引荐“这是皇三子定王殿下。”
来之前他们有过约定,定王不开口,就不介绍身份。现在见定王说话了,方以智赶紧介绍起来。
熊文举一听,急忙与刘兰生一起,跪地磕头。
定王扶起二人,“你二人和孟侍郎一样,都是忠义之人。今国家有难,需要像孟侍郎这样为国殉难的人,更需要不畏凶险,以死报国的人。其实做到后一点,更是不易。先生愿意襄助孤,与孤共赴国难吗”
熊文举感激涕零,“臣万死不辞。”
定王大喜。
方以智则一脸不悦,心中腹诽熊文举不忠不义,又责怪定王有点饥不择食。如果不是定王在献县的那番话,他都想拉下脸来斥责熊文举了。
熊文举、刘兰简单收拾行李,与定王一起回到营地。众人已经恭候多时,见面又是一番引荐寒暄,趁着月色匆匆上路。
才行不远,定王转头向方以智问道“老师,城破之时,像孟侍郎的忠烈之臣还有谁”
方以智仔细回忆“臣知道的有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范景文,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兵部右侍郎王家彦,太常寺卿吴麟征,大理寺卿凌义渠,左中允刘理顺。另有监察御史陈良谟,监察御史陈纯德,太仆寺丞申佳胤,吏部员外郎许直,兵部郎中成德,兵部员外郎金铉,光禄寺署丞于腾云,副兵马使姚成、中书舍人宋天显,中书舍人滕之所、阮文贵,经历张应选等皆自尽殉国。”
定王听罢感慨万千,“这些忠臣,是我大明的脊梁,也是我辈之楷模,将来若有中兴之日,孤要建忠烈祠,供奉祭祀,宣扬忠义。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崇敬他们,效仿他们。”
又大声对众人道“今日我去祭拜孟侍郎,不为是非,只为忠义。我们以后要与鞑子打仗。殉国捐躯的、战死沙场的,当不在少数。孤不看过往,从今以后,凡跟随孤战死殉国的,除褒奖抚恤外,文臣进忠烈祠,武将进英烈祠,永受世人香火和供奉。”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