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古代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 普通人家相当于放养。
公主府不同于一般人家,放养是不可能的。于是, 这公主府里的千金和公子,一日一日长大的日子, 都一早被规划好了。
满月的时候回皇宫摆酒,给宫里的外曾祖母太后娘娘,给姥姥德妃看看。康熙看过再看。
两娃子不到满月已经是长得白白胖胖的, 去掉了刚出生那像小猴子的皱巴状, 说明养得极好。
皇室的人满意,佟家族人为此骄傲。
说到两娃子的大名皆为母亲所取,天下人流传下来, 居然变成了茶楼里说书先生嘴里一番奇谈了。说是纵观历史,这个儿由母亲命名的现象极为少见, 更何谈是出自皇室。
外孙到底是外孙, 只能是当皇亲国戚了, 和皇位是无关的。一想到这点, 宫里那些人对于这两个娃子的戒心少了许多。
在那满月酒上, 不止康熙和太后德妃抱抱孩子, 其他人都想过来看一眼, 奢侈地意图抱一下。
九阿哥胤禟想尽办法抱了下小外甥女嘤乔。
抱完胤禟觉得很稀奇,对其他人说“好动, 和柔琳不像。”
两个孩子,容貌很显然像他们的爹舜安颜。性子,各有千秋, 不像爹不像娘。但是,康熙下结论说这俩的才情肯定像他女儿。
好吧,皇上都这么说了,何人敢顶嘴。不过吧,一群人心里私下等着看情况。想想一个好动的女娃子,不得像那袁贵人生的公主和琳,和琳的才情别说比柔琳,比起纯琳和颖琳等人都差。
看孩子小时候的才情,只要看孩子满周岁抓周可以看出些端倪。
嘤乔和苏华抓周的时候,肯定是要回佟家,佟国公府里进行的。
由于是长房长孙长曾孙,佟老爷子佟国维非常重视。给孩子抓周的玩意儿都是由他本人亲自选挑,把物品放在祖先和天地牌位前祭拜过后,放在一个铺着红彤彤的红布的大银盘子里,端着进屋,给两个孩子抓。
按理说,应该是未来要继承长房的男儿先抓取。但是,活泼好动的嘤乔显然比弟弟苏华更显得势在必得。
抓周是看孩子天性,上天旨意,因此,大人们不拦着两个娃。
嘤乔和苏华在大桌子上自己爬爬爬,爬到大银盘子旁边看着那一堆东西。
四周观望的大人紧张死了。
王氏摸着自己心口,祈祷着自己孙子抓个文墨,或是抓把匕首,都是可以的。要是想文武双全的话,最好两个都抓。
孙女吧,那肯定是抓女红。
这两孩子,见嘤乔是在大银盘子周围一圈一圈地爬着。
苏华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两只像自己爹的小凤眸望着盘子里的东西眯紧着,那双小眉头酷似大舅子四爷,紧束紧束的。
等了半日,孩子都没有把自己的小手伸向盘子里抓东西。
佟国维的表情逐渐凝重。
“老爷,是不是这些东西两个孩子都不喜欢?”李氏偷偷问自己丈夫。
她老公一把捂住她多嘴的嘴巴。
佟国维和大房的人神色都变青了。
李氏是偷乐,想着这两个娃子不喜欢文房四宝,不喜欢习武练剑,不喜欢女红,能喜欢什么?
不会是喜欢做贼做强盗吧?
快乐死她李氏了。
长房的后代这个样,还说是公主生的呢。
说来说去,李氏对于王氏的儿子能娶到公主非常耿耿于怀。
屋里一大群人,显得最淡定的反而是这对孩子的爹娘了。
舜安颜本来就没有搁在心头上。如果抓周能决定孩子的未来,记得他娘说过,他小时候抓周一样懵半天的。现在长辈们紧张,估计是忘记了他那小时候的事了。
柔琳,未来人,不信抓周的迷信,当看着玩的。
嘤乔爬完几圈后,没有对盘子里的东西感到兴趣,爬到自己娘亲面前要抱抱。
柔琳搂住自己女儿,亲一口女儿的小脸蛋,说“给你太爷爷抓个东西送过去。”
佟国维听着,微微点点头。
嘤乔听着自己娘亲的话却是一知半解的,刚满周岁的娃子听不太懂大人的话很正常。
柔琳教女儿手势,往那盘子里抓。
被娘亲抱回银盘子旁边的嘤乔不高兴了,呜呜喊着“马——”
“哎!”李氏第一个叫起来“她会说马了吗?”
人家不仅会说马哦,而且会说“夜晖——”
其实七八个月的娃子如果有人准确教尽心教的话,能很快学会单字的发音了。再继续,一岁左右,完全能学简单的单词了。
由于两个孩子一直是在公主府里长大的。佟家族人除非过大节日很少遇见。佟国维都很少过去见这两个孩子,所以完全不知道这两孩子的成长学习情况。
现在听到嘤乔能准确叫出夜晖,一大帮佟家族人的惊讶是可想而知的。简单来说,拿李氏的孙子当对比,大这两孩子几个月,结果,到至今叫额娘阿妈都很吃力。
才情。
被康熙说对了,这两个娃子真的有才情。不然这么快会读字。
柔琳觉得吧,是她那皇帝爹知道教育的重要性,知道她会教孩子,才说这两个孩子有才情的。只能说,康熙挖的这个坑很深,没几个人能读懂。除了张廷玉这些翰林院里皇帝智库里的人。
佟家人比较擅长武,对文采一般般。柔琳来到这个佟国公府,可以算是文化知识最高的文化人。对比起来,对孩子的教育方面是占了优势。
嘤乔表态了,她不喜欢盘子里的这些东西,只喜欢夜晖。
佟国维的脸色泛起一种不知如何形容的神采。
女儿家,喜欢马中之王做什么?
但是,难说。人家五公主驯服马中之王一事到至今都在宫内宫外老百姓之中传为佳话。
未来莫非他这个曾孙女要做穆桂英花木兰之类的?
看看曾孙子。
苏华的小脸蛋一直处于四爷那种深沉的沉思世界里头。
柔琳都怀疑自己儿子的思绪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难道是飞到她哥四爷府里去了。
舜安颜走过去了,一只手拍下儿子的小脑袋,在儿子的小耳朵边说“都等你一个人了,抓个东西给你太爷爷。”
苏华回头看向自己父亲,和姐姐嘤乔不一样,他这张小脸蛋听完父亲的话一点都不懵,显然是听懂的。
佟国维的眼里不由烁烁发亮,能激动地感受到这个长曾孙子不一样。
苏华对父亲摆摆小手,和嘤乔一样表态这盘子里的东西他看着都不喜欢。
舜安颜当然想给精心准备的老人家们一个面子,对儿子道“不喜欢你也随便抓一个。”
哪能随便抓呢?苏华摆摆小脑袋。
不行的,不能随便的。
和他大舅四爷一模一样的固执,是这个理就是这个理,不能偏。
眼看这孩子糊弄不了,佟国维走上来亲口问小曾孙子“你说,你喜欢什么,太爷爷去给你拿。”
多小的娃子,能准确说清楚自己要的吗?要是这娃子想要星星月亮呢?李氏边想又边意图长房的热闹可以看了。
苏华抬起小脸蛋对着佟国维那张老脸,端得严严肃肃地道“四、书、五、经。”
哧——
冷气声从佟国维的嘴巴里抽出来。
屋里所有人除了娃子的爹娘全张大了嘴。
嘤乔回头看看弟弟,撅了撅小嘴。
“他怎么知道四书五经的?”佟国维非常震惊。
舜安颜没有意外。应该是他爷爷不了解情况。
不,佟国维怎么能想到给这么小的孩子找私塾呢。
哪怕是贵族人家,让孩子上堂也需要等孩子几岁大。
可是,这两孩子吧,从小都是听他们娘亲读书声中长大的。小时候对文字书籍是耳濡目染。像盘子里的文房四宝,两孩子早在能爬的时候,在他们娘亲的书桌上玩过了,所以对他们来说一点都不稀奇。
说到这里,康熙要比佟国维更了解这两个外孙呢。
康熙叫了翰林院那帮人来给这两孩子当老师。
天天都有老师过来给两孩子上堂。其中,偶尔张廷玉会来代课。
“四书五经谁教的你?”佟国维问小曾孙子。
众人想着这孩子会回答一个老师,或是叔叔、公子等等诸如此类。
万万想不到,从苏华的口里能得到更确切的“衡、臣。”
是张廷玉的字。
佟国维的手背在自己额头上擦一把,既紧张又高兴。
现在朝野里谁不知道张廷玉受到康熙多大的重视。这年轻人,官至相位肯定没有问题的了。
李氏的气不由喘起来。
王氏在对面看着李氏生闷气,心里头喜悦想你这个二房和我斗,不想想,我这儿媳妇什么人来着。
是公主,公主的人脉是你能比的吗?
公主只要一声令下,什么会没有?
两个孩子抓周的过程传回到皇帝的耳朵里头。
康熙边听边眯小眼睛,是迫不及待要考验外孙了。
一个考赛马,一个考文采,应该都很不错。
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到了两孩子四岁大的时候,康熙准备再次下江南南巡。于是准备带着女儿女婿这回是他们一家四口人出发。
要同皇帝南巡是大事情。
一早上,舜安颜去了四爷府。他的儿子苏华跟着他来四爷府里,是为着来看看大舅四爷。
和妹妹亲的四爷,四爷和妹妹的孩子也亲近。实际上,自去年长子弘晖去世以后,有一阵子四阿哥胤禛的心情如同阴沉沉的天气一样,一直振作不起来。好在妹妹的孩子有一直过来安慰他。
听说苏华来了,四福晋乌拉那拉氏急忙起来从自己屋里出来。丧子的四福晋,现都把苏华当成了自己儿子一样看了。
苏华跟在自己爹身后,规规矩矩地给四爷和四福晋行了礼。
“你额娘给你做的衣服,好看呢。”四福晋见着这孩子身上穿的,开口忍不住夸道。
苏华那一身蓝色的长褂,上面的花样极为少见。应该是柔琳亲自给这孩子设计的。仔细看的会发现,这孩子和孩子的爹穿着父子装。
对此,苏华的小眼睛看了看自己爹穿的,再对比下自己。小心思里想着,和爹比,他穿得额娘做的衣服好看,还是他爹好看。
“都好看。”乌拉那拉氏看出孩子的小心事笑着说。
苏华的小脸蛋一点点红起来。
这点上,有点像他小舅十四阿哥胤祯。
不过十四阿哥是少年老成,苏华只能叫做严谨的劲儿,更像他娘亲柔琳行事说话的本性,不多话,慢慢答,想后再答。
四阿哥胤禛,亲自过问下外甥的读书情况。
苏华认认真真地回答着大舅四爷的每个问题。
胤禛仔细检查完他的作业情况,颇为满意,和四福晋一块问“嘤乔呢?”
“嘤乔,她骑马。”苏华回答姐姐在做什么这个问题时,一点都不会偏袒或是抹黑自己姐姐。
四爷和四福晋一块微笑起来。
感觉得出,苏华对姐姐嘤乔有点儿小意见,不过,人家弟弟很大气,绝对不会背后说姐姐的坏话。
自己女儿是自从见到夜晖以后,和其他孩子一样被马中之王迷得神魂颠倒。舜安颜眯着凤眸想着,应说他这个爹都懒得说自己女儿了。
最好等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头被夜晖给折腾一下后,或许能知道教训了。
所以这嘤乔是干嘛了呢?
是天天要给夜晖刷毛。
夜晖哪肯给这个小丫头刷毛发,它尊贵的毛发是它的主人公主殿下亲自给刷的好不?
苏华到四福晋屋里去玩。
四爷命苏培盛关上门,和妹婿舜安颜商量起事儿。
这回皇帝南巡,四爷肯定不跟。但是舜安颜知道,四爷和十三爷是领了差事,在皇帝出京后也要出京去了。</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