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王逸有种担心。
这两年,星逸科技发展的很是顺利,但这种顺利不会一直有。
尤其星逸手机全球化之后,碾压苹果,吊打高通,连安卓都被压得抬不起头。
眼下苹果、高通、谷歌还不服输,还想全面提升产品力,和星逸科技正面竞争。
可当他们发现,正面竞争根本不是星逸科技的对手,根本竞争不过星逸科技,搞不好就会狗急跳墙,游说议员,用一些政治手段。
届时来自欧米的爆锤,很快就会降临。
可能是明年,可能是后年……
一旦老米不要脸,开启爆锤星逸科技,那当下手机、平板的国际化肯定受挫,营收和利润也会大打折扣。
若是全面爆锤,直接开启科技战,那星逸科技将会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打压,很多业务都会举步维艰。
尤其是再过两年,懂王上台,那就更加糟糕。
为此,星逸科技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打造新的业务,作为新的增长点。
确保在当下核心的电子消费业务受到全面暴击后,还能有后手,有新的业务支撑起来,度过危机。
星逸汽车,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是七年内,对方都不会大肆制裁的业务。
无他,未来七年内,国内的豪华汽车品牌,都被bba特斯拉、沃尔沃等欧米巨头垄断。
若是欧米制裁星逸汽车,夏国也会对等制裁bba、特斯拉。
刚起步的星逸汽车,体量肯定不如bba和特斯拉。
欧米也不会蠢到伤敌五百,自损五千。
划不来。
同样,星逸地产也是王逸准备的一大后手。
一旦老米爆锤,那星逸地产也作为全新的业务,也能迅速支撑起来。
总不能老米要求所有人,都不得购买星逸地产的房子。
这不现实。
王逸在济州囤的5000亩,333.34万平方米居住用地,二十多个小区,全部出售,便可大量创收!
再加上这几年在帝都,深市,魔都,岛城等一二线城市囤的那些土地,全部加起来超过一千万平方米。
一旦全部开发成小区,全部出售,就能回笼大量资金,帮助星逸科技度过爆锤的危机。
而只要熬过爆锤的危机,用不了几年,局势便会全面逆转,并且发展得更好!
可以说,最关键,最艰难的,也就是爆锤开始的那两三年。
星逸汽车,星逸地产都是王逸准备的后手,度过危机的关键。
尤其是星逸地产,未来几年更为重要。
无他,新能源的前途是辉煌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
接下来五年,正是新能源刚开始起步的阶段,市场份额只有油车的零头。
哪怕星逸汽车再好,销量都不会大爆。
这两年,油车销量占比超过99.5%,新能源只有0.5%!
前世,接下来五年都是如此,新能源市场份额只有油车的零头。
直到八九年后,快充技术大幅度提升,电池技术大幅度提升,智驾取得质的突破,新能源汽车才全面迎来大爆发的黄金时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才追平油车,超越油车。
前世,直到2018年,新能源所占市场份额才首次突破10%。
2020年也才25%。
可到了2022年,市场份额就将近50%,和油车平分天下。
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彻底超过油车,高达60%,而油车市场份额只剩40%!
从此之后,形势全面逆转,曾经直言打死都不买新能源的人,买车换车也都开始优先考虑新能源。
此后几年,油车市场份额不断下滑,而新能源市场份额继续高歌猛进,节节攀升。
可以说,新能源七八年后是辉煌的,但是未来三五年还是惨淡的。
王逸想要凭借星逸汽车渡过爆锤危机,只能说很难,非常难。
造车业务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即便星逸汽车很优秀,很卓越,也意义不大。
未来几年,大众对于新能源整体不认可,行情如此。
可地产就恰恰相反。
七八年后的地产是惨淡的,可未来五年的地产,那是辉煌的,不可一世的辉煌!
甚至不只是五年,而是未来七年,都很辉煌。
虽然2018年之后,很多城市的房价停止上涨,甚至出现了下滑。
但这只是少数,实际上更多的是高位横盘。
冷知识,2019年、2020年新房成交面积和2018年相近甚至略高,成交金额更高,均价更高。
2021年,地产行业开始降温,成交面积下滑了,但是均价上涨,成交金额达到了历史最高!
不过2021年之后,那就真的不行了。
因此,地产的辉煌,从2016年一直到2021年,足足6年的时间。
这是王逸的机会,也是星逸地产的机会,更是星逸科技的机会。
只要把握好这六年,单是地产赚的钱,就足够星逸科技渡过欧米爆锤危机。
至于说为什么2019-2021年成交量、成交金额、均价都很高,但都觉得地产已经凉了,地产商死了,暴雷……
只因为拿地价不同!
2016-2018年热销的房子,都是2017年之前白菜价囤的地。
像是济州新片区,当下房价4000-6000,楼面价1500-2000一平拿了地,2017年后开售,房价涨到1.5-2.5万一平,利润太高没法算。
但2018年的新片区,房价1.5-2.0万一平,拿地楼面价1.1-1.5万一平,很多地产商都以为还会继续涨下去,有的赚,疯狂囤地!
却不想等到2020年后开售,房价降到1.3-1.8万,别说赚钱了,成本都赚不回来。
这就导致了那几年,房价高,成交量高,但拿地成本也高,根本没利润,反而亏损严重,入不敷出,连续暴雷。
其他城市也是如此,都是差不多的进展。
不过反过来,如果2018年-2021卖的房子,拿地时间都是2017年之前囤的白菜价,那会如何?
那会永远爆赚!
不管行情怎么恶化,房价怎么下滑,都能爆赚。
无他,地价便宜!
像是王逸济州囤的这些地,楼面价折下来只有一千多一平,不管未来楼市如何变化,房价如何降低,他都无所谓,依旧有恐怖的利润。
毕竟济州东部新城的房价再怎么降低,也不会降到五六千一平吧?
尤其是王逸拿的地都是东部新城核心区,都会持续维持在2.5万以上,甚至3万以上。
即便是东部新城的边角大郊区,也会维持在一万以上。
王逸楼面价一千多拿的地,永远有足够高的利润。
而星逸地产,永远也能持续爆发,持续盈利。
实际上,地产暴雷的原因,不是房价下跌,而是拿地价高+房价下跌的双向爆杀!
但只要保证拿地价低,就能保证永远有足够的利润。哪怕房价不断下跌,也只是少赚一点而已,依旧利润可观。
为此,王逸决定星逸地产继续大手笔地白菜价拿地!
疯狂拿地!
没办法,星逸地产是王逸对抗欧米爆锤,应对科技战的钱袋子!
一旦被制裁,星逸科技不仅营收利润爆降,研发投入也得全面加大。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都不行。
也正是因此,前世华威不得不忍痛割爱,出售荣耀来获取足够的资金,应对科技战。
如今的星逸科技,也将面临同样的局面。
到时候王逸没得选择,要么和华为一样,把子品牌无界科技卖了。
但无界科技的体量太大,远超前世的荣耀,甚至可以对标整个小米集团。
王逸想出售,对方接盘都难。
而且王逸也不想卖无界科技。
相反,王逸打算将无界科技打造成前世的小米,而且要比小米更强大。
后续无界汽车都会上线,比小米汽车都早。
既然不卖无界科技,那么就只有通过星逸地产来获得足够多的资金,支撑科技战和半导体战。
就得囤下足够多的土地。
眼下这一千万平方米的土储,根本不够,实在是太少了。
必须继续拿地,疯狂拿地,拿下足够多的白菜价土地,囤够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体量!
只要囤下足够多的白菜价土地,未来局势如何恶化,老米如何发疯,王逸都不在乎。
白菜价的土储,就是金钱!
就是实力!
就是底气!
就能支撑王逸和欧米全面开战!
不管是科技战,还是半导体战,还是新能源战,都不是问题。
为此,星逸地产必须做大。
人的认知和观念,随着个人成长和局势发展,都是不断变化的。
之前的王逸把地产项目当做夜壶,需要的时候拿过来,不用了直接丢掉。
最初规划地产业务都不想挂在星逸地产名下,打算做成‘流星地产’。
可现在,星逸地产将会成为资金支撑,成为印钞机,成为星逸科技对抗欧米爆锤,应对科技战,新能源战,金融战的最强支撑和资金后盾!
为此,星逸地产的首位度必须提高,提高到最高级别。
而且星逸地产必须做大!
哪怕规模达不到万科保利那种级别,但土储量也要提上去。
不过到底囤多少土地,那就是个大问题了。
念此,王逸看向地产部门的人:“眼下其他地产巨头,土储都有多少?”
闻言,几位高层有点蒙圈,还有人开口道:“大概十几万亩吧?”
“大概?”王逸平静开口,不怒自威,心中更是有些失望。
这群地产高管,连友商的拿地情况和土储情况都不清楚,实在是难成大器。
估计其他地产巨头也是如此,否则不至于2018年后依旧高价拿地,集体站岗暴雷了!
就在王逸失望之际,坐在角落的一位年轻人开口道:
“董事长,当下拿地最多的是恒大,约1.5亿平方米,也就是22.5万亩。第二名是碧桂园,约1.2亿平方米,18万亩。第三名绿地集团,约1.1万平,16.5万亩。第四名万科,8500万平,12.75万亩。第五名保利集团,总土储约7000万平,10.5万亩。”
闻言,现场一片静寂。
谁也没想到还有人能记得这么清楚。
“很好,这些地产商拿地分部,你可清楚?”王逸继续问道。
“清楚。恒大通过并购新世界,中渝置地等项目,迅速实现了扩张,因此重点布局中西部省会城市,60%的土储分布在三四线城市,碧桂园……”
王逸打断对方的话语:“这五大巨头,你更看好哪一个?”
那人回道:
“从规模上看,恒大和碧桂园更厉害,但我更看好万科和保利。”
“原因。”
“恒大土储虽然最多,但三四线城市占比过半。碧桂园也是如此,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深耕三四线城市,虽然土储规模大,但是质量差,未来潜力不足。”
“而万科和保利虽然土储量不如恒大碧桂园,可土地价值高,升值潜力大。”
“像是万科,土储只有12.75万亩,也就恒大的一半多点。但万科聚焦一二线城市,60%的土储位于长三角、珠三角。而保利同样的策略,75%的土储分布于京津冀,珠三角,成渝。这些地方经济活力强,发展速度快,房价上市空间高。”
“将来不管是去化周期,还是增值空间,都非常可观。”
“相反,碧桂园、恒大一半以上的土储位于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发展潜力有限,消费潜力也有限,我不认为有那么多的购房者,能支撑他们那么的的土储去化。尤其是接下来,恒大和碧桂园都会继续拿地,继续增加土储,局面只会更严峻。”
王逸点点头,这人分析很到位:“绿地呢?”
“绿地有些特殊,40%的土储位于一二线城市,按理说很有前途。但可惜,绿地依托政府资源,拿下了很多超大型综合体,摩天大楼。”
“这些项目都是典型的投资高,回报低,回本慢。”
“咱们星逸地产只有一个518米的星逸摩天大楼,当做我们未来的鲁省总部,北方中心。而绿地却在全国各地拿下多个类似项目。”
“这些项目看上去风光,但也烧钱,很容易把绿地拖进泥潭。”
“一但楼市出现巨变,资金周转出现问题,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绿地集团资金断裂,甚至暴雷。”
王逸都忍不住鼓掌,这小子分析的太对了。
前世的绿地,就是这样,很多摩天大楼都凉了,绿地也被拖垮了……
也正是因此,王逸除了在济州建一个星逸摩天大楼之外当做北方中心,顺便低价拿下大量土地之外,再也没有整第二个摩天大楼。
华而不实的项目,没有足够的利益,王逸都不考虑。
“你叫什么名字?”王逸问道。
“董事长,我叫胡天宇。”
“坐。”王逸说着,话锋一转:“接下来,星逸地产部门继续全国拿地。眼下的1000万平土储根本不够,只有几大巨头的零头。”
“接下来,在一二三线城市的强势新城区,疯狂拿地!”
“只要位置好,有发展潜力,只要价格合适,尽管拿地就是,大量拍地!”
“只要地方给的优惠足够,咱们复刻济州的模式,去建商业,建产业园,建一座新城,也不是问题!”
“到今年年底,我们星逸地产的土储数量,要从现在的1000万平,增加到2亿平!”
“明年从2亿平,增加到4亿平。”
“后年上半年,从4亿平增加到5亿平!”
闻言,所有人都震惊了。
从1000平暴涨到5亿平!
足足50倍的暴增!
实在是不可思议!
更主要的,5亿平方米的土储!
什么概念?
是当下地产土储第一巨头恒大的三倍!
而且恒大很多是三四线城市,而星逸科技则是一二三线城市,那含金量更高,成本也更高。
一时间,所有人都震惊了。
董事长疯了!
看着众人古怪的表情,王逸笑道:“怎么?大家有话说?”
众人面面相觑,却是不敢言语。
“尽管说就是。”王逸平静道。
其他人还是继续沉默,良久才有人站起身来,正是胡天宇。
只见胡天宇深吸口气,神色复杂道:“董事长,5亿平的土储量,太多了,是当下恒大+碧桂园+绿地+万科四大巨头土储总量之和!太多了!”
王逸淡淡一笑:“这话对,也不对。咱们的5亿土储量,是接下来三年拿地的总和。接下来几年,恒大,碧桂园,绿地的土储量都会继续增加,或许这两年的增量不多,一年只有三五千方。但两年后大概率会飞速增加,数倍飙升!”
王逸可是清楚,接下来几年,恒大等地产巨头,都会持续拿地。
而且拿地规模越来越大。
2013-2015年地产低迷,地价低,都不愿意拿地。
即便是恒大碧桂园,一年也就拿地2000-4000万平方米,每年开发2000-4000万平方米,基本维持平衡。
但2016-2017年,楼市火热,地价上涨,各大地产商都开始疯狂拿地。
恒大、碧桂圆一年拿地1亿平方米,1.5亿平方米,都是基操。
即便2018年地价高峰,他们也会拿地七八千万平方米。
哪怕是万科,龙湖,那几年也会大几千万平方米地拿地。
可以说,2014-2016年上半年,地价白菜价,几大巨头都不愿意多拿地,一年1000-4000万平方米意思意思,维持平衡就行。
可2016下半年-2018年地价贵了,一年大几千万平方米,上亿平方米地拿地!
结果就囤了大量的高价地,最后悲剧收场。
而王逸恰恰相反,2014-2016年上半年地价低,趁着最后的白菜价,疯狂拿地,一年两亿平方地拿地。
一次性拿够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土储。
等到2016年下半年开始,地价翻倍飙升,王逸停止拿地。
低买高卖,这才是合理的投资策略。
而且,哪怕接下来三年拿下五亿平方米的土储,依旧赶不上恒大、碧桂园他们未来五年的土储总量。
何况星逸地产的五亿方土储,是未来五到十年的土储,并不是特别恐怖。
“董事长,您的意思是看好国内楼市,未来地价和楼价,都会有大幅度地飙升?”
胡天宇忍不住问道,心中想了很多。
但凡董事长不这么认为,都不会在接下来的两年,一次性拿地5亿平方米!
这太恐怖了。
只有对国内楼市有着充足的信心和信任,才会这般疯狂,这般激进!
王逸笑而不语:“这事,信则有,不信则无。未来的事都说不准,但我相信国内经济的发展,也相信你们拿地的眼光!”
“尽快行动,不得有误。记住,是核心新区,各个小组迅速行动,提报拿地计划,联系当地迅速推进。”
“是!”众人纷纷应道,不敢多说。
至于资金?
更不是问题,拿了地,抵押贷款套现出来,继续拿地就是。
一年2亿方的拿地,即便都是二线城市的新区,地价很低,2亿方也要上万亿资金。
若是全部现款,根本不现实。
星逸科技砸锅卖铁都买不起。
但是无所谓,土地本就是资产。
星逸地产花钱拿了第一批地,完全可以抵押贷款,然后用贷款的钱再去拿第二批地,再抵押第二批地进行贷款,去拿第三批地……
如此循环往复,只需要第一批地的资金,就能拿下2亿平方米的土储。
虽然背了大几千万亿的贷款,虽然贷款利息都不是一个小数,但是无所谓,2亿方土储的价值远远高于这大几千万亿。
并且当下楼市低迷,地产商都不愿意拿地,王逸这个时候出手拿地,才能拿到更低的价格,还能获得地方银行的贴息补贴,拿下更低的利息。
等到后年下半年,房价坐上火箭,数倍飙升,王逸手中的土地价值也会数倍飙升。
万亿会变成五万亿。
五万亿会变成25万亿。
到时候,之前的利息,贷款,都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而有了这5亿平方的土储,星逸科技成为比肩甚至超越恒大碧桂园的第一地产巨头,再借着2016-2021年的黄金周期,迅速出货卖房回款,利润没法算。
到时候欧米要打科技战,他们想打多久,王逸奉陪多久。
5亿平方米的土储,还是白菜价买的,后续单是地价增幅都是天文数字,可以说,王逸有的是钱。
根本不怕所谓的科技战,金融战。
尽管来就是,王逸全接下。
烧钱都能烧死欧米巨头,都能熬到米元崩塌,熬到老米经济危机!
有了王逸的指示,星逸地产各个小组迅速行动,在全国各地的一二三线城市,开始疯狂拿地。</p>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