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搜屋 www.BISOWU.COM】,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小远,你说我开个餐馆怎么样”
酒至半酣时,三哥突然开口问道。
周方远被问的一愣,下意识点点头,“没问题啊,这事儿你问我干什么,你想开就开啊。”
又不是没钱,三哥现在也是身家过亿的人物了,开个餐馆而已,根本不叫事儿。
“当然要问问你了,因为我不准备在国内开,我想把餐馆开到国外,开到米国去。”
三哥放下酒杯,很认真的说道。
周方远的眉头皱了起来。
“外国米国三哥你怎么想把餐馆开到国外去”
“没什么。”
三哥咂咂嘴,“前段时间我不是去了趟米国嘛”
因为三哥现在依旧是远方科技的总经理,因为一些业务上的需求,三哥之前去过一次米国。
只不过和周方远不是一个时间,所以两人没能在米国碰面。
三哥解释,他在米国的时候,怎么也吃不惯那里的西餐,所以抽空跑出去吃了顿中餐,结果他明明表示自己要吃正宗中餐,结果餐馆大厨做出来的东西,依旧是那种改良过的中餐让他别提多难受了。而且难受的还不止他自己,当时他所在的餐馆,有好几个从国内出来不久,吃不惯西餐的国人。结果大家吃的都是改良版中餐,一个个都吃得满脸纠结。
三哥对那一餐饭很不满,回到住的地方后,就升起了在国外开餐馆的想法。
一家专做正宗中餐的餐馆。
这个想法一出现就压不下去,愈演愈烈间,他以及忍不住想要把餐馆开起来了。
之所以一直推迟到现在还没动静,只要还是想要听听周方远的建议和意见。
其实中餐在全球范围内,改良的样式有很多,有的很成功,有的也很失败,不过不管怎么说,在当地能存活下来的中餐,基本上当地人都是能接受的。
周方远这两年也满世界飞,吃过的改良中餐比三哥可多得多了。
先来说说邻近的扶桑,他们管中餐叫中华料理,大多数扶桑人都喜欢吃中华料理,认为其做法独特,而且味道浓郁。但是很多扶桑人,大多也只能说出几种中餐的名字,比如麻婆豆腐、担担面等。这些只是中餐的九牛一毛,而且很多有地方特色菜的国人估计也不会太吃这些菜,陕北油泼辣子不香吗潮汕牛肉火锅不香吗
所以,日式的中华料理就那么几种,并且是改良版的,因为大多数扶桑人吃不了太辣的,所以川味的饭菜不可能按照国内的做法,甚至会根据扶桑人的喜好变成甜味儿。这就是为什么扶桑人说爱吃中华料理,但是来了国内后大多数说吃不惯中式饭菜,重油重辣比比皆是。扶桑人这才明白原来华夏人不都吃麻婆豆腐,也没听说过天津饭。
再来聊聊比较远的国度,如果说扶桑人和国人的饮食文化还有些相似,那么欧洲人的饮食文化就是另一个体系。欧洲人很少炒菜,基本都是以面包,意面等为主食,配上肉类或者大虾等海鲜,蔬菜基本都是沙拉,生吃的。所以很多欧洲人认为中式的烹饪方法很独特,简直就是一种精美的技巧。但是欧洲人也吃不了辣,很多菜品都改成了甜味,而且特别甜,欧洲人对甜食的执着,大家可以尝一块他们当地的甜点就知道了,国人只能一个字形容就是“腻”。
前面漏了一种欧洲人的主食,那就是土豆。土豆是他们神奇的主食,可以在餐前吃,可以在餐后吃,可以烤,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煎,也可以做成土豆泥。对土豆的热爱德国人最强烈,甚至在德国看过一本书专门介绍土豆的500种做法。
而在欧洲中式美食也是比较贵的菜品,大多是国人开设的,但是根据欧洲人口味调整后,大多是菜品已经面目全非,很难辨认了。比如,一道宫保鸡丁,居然是平时23倍鸡丁的大小,有点类似于普通红烧肉的大小,咱们国人肯定认为这种大块肉不入味,而里面也没有放花生米,葱段,辣椒,而是用菠萝块一起炒,浇上浓浓的酸甜口味酱汁,一口下去,只能把厨师叫来问问是不是别的桌菜上错了。
米国的中餐又和欧洲不一样,因为米国有更多的全球各地来的人,所以对口味要求就很高。中餐馆在这里不仅仅是给国人吃的,还有很多外国人十分喜爱,并且内脏、重辣都没问题。甚至曾经看到过一集中餐馆的炒饭师傅是一位黑人兄弟。技术娴熟,完全不亚于我们国内某知名蓝字学校出来的厨师。
所以基本在米国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中式美食,并且味道比较正宗。只是米国的中餐消费也不低,大概一盘炒饭也得9美元,折合人民币将近60元,这在国内绝对是活不过前三集的餐馆。当然了,米国更多的还是不正宗的中餐,比如说生活大爆炸里经常出现的中餐,基本上都属于那种不正宗的中餐。
而国内的中餐其实在继承了传统菜肴外,也在不断开发创意菜,比如一些食材的烹饪手法甚至融入了西式的做法,所以,即便是在国内,要想找一些正宗的餐馆也是要像当地人打听或者网上搜索的。比如,在羊城想要吃一顿正宗的早茶,除了去一些名气大的连锁店,很多小餐馆也十分不错的,但是外来人为了避免吃得不地道,往往会选择一些名气大但是当地人“白眼”的餐馆。
所以周方远见得多了,反而觉得没什么奇特的。但三哥出国次数少,乍一迟到改良版中餐无法接受也是正常的,想要做些什么也能理解。
只是,在国外开中餐馆可不容易啊。
周方远和麦克以前就在闲聊的时候说起过这个事儿。
当然当时纯粹是闲聊,因为麦克的一位有人就在新西兰常住,他在和友人聊天的时候,就听友人说起过新西兰的中餐馆的情况。
麦克的这位有人也是个米国人,但这人就比较喜欢吃中餐,只不过在旅居新西兰之后,想要吃到美味的中餐却不容易,当然了,在米国也同样不容易。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国外开中餐馆很不容易。
就以他友人所在的新西兰为例,那里的华人十几万,中餐馆自然也不少,繁华的大都市自然不用说,即使是在非常偏远的小镇,都能看到华人餐馆。最大城市奥克兰,也是华人聚集区,中高低档、南北风味的餐馆遍及各地。在有新西兰唐人街之称的多明尼路,中餐厅更是鳞次栉比。
有人说,世界上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华夏人。这话一点也不过分。还有人补充了一句,有华夏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也似乎千真万确,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中餐馆,恐怕真没有人能数清楚。
在新西兰,中餐厅按顾客来分,可分两大类一类是洋人顾客多、华人顾客少的中餐厅;还有一类正好反过来,以华人顾客为主、洋人罕有光顾的中餐厅。
先说洋人顾客多的中餐厅。
民以食为天,不管是黑人、白人、黄种人,不管你腰缠万贯还是一穷二白,人总要吃饭。吃饭里的商机多,门槛又不高,会做饭就能开饭店,租个小门面,有把炒瓢就能开张。正因如此,到了海外的华人很多都把开餐馆当成首选的生意。
早期华人移民来到新西兰后,语言不行,资金不足,打一阵苦工,积攒点银两后,就可以开餐馆了。那时候新西兰没有这么多的华人,餐馆主要是面向洋人的,真正的华人口味,洋人根本不能接受,餐馆为了生存只能向市场低头做改变。这种改变,之于洋人,是改良;之于华人,是改劣。这类中餐厅招牌是中文的,菜的模样也是中餐模样,服务生偶尔也能说句中国话。只是口味,国人一般是敬而远之。
这一类中餐厅最多的是中式外卖。
准确地说,在新西兰遍地开花的中餐馆,多是这种打着中式的招牌,口味已经不中不西的中式外卖。里面常见的菜品,有酸甜肉、酸甜鱼、黑椒牛肉、烧腊、扬州炒饭,当然大多餐厅还有洋人爱吃的炸薯条和炸鱼,外加饮料。很多洋人认为这就是正宗的中餐,一些来华夏旅行的新西兰人回国后就表示,在华夏一个多月就没吃到合口的中餐,还是新西兰的中式外卖好吃。
这种“改良”型的中式餐厅,也有档次高的,顾客基本上全是洋人。
刚到新西兰时不了解国情,很多国人会满心欢喜地找了一家中餐厅打牙祭,看到菜单价格贵的吓人,咬着牙点了几个菜,菜上来后一尝,难以下咽,又害怕人家说不节约,只好装模作样打了包,走出饭店扔进垃圾筒里。
再说说让人有食欲的正宗中式餐厅。这些餐厅的目标人群就是华人,近些年来,华人新移民越来越多,市场也就越来越大。移民来自天南海北,餐厅也被细分得清清楚楚。不管是川菜、京菜,还是沪菜、粤菜,无论东北风味,还是西北风味,都是力求做到正宗。新西兰的农牧业发达,鸡鱼肉蛋等原材料质量好,又价格便宜,华人超市各种调味大料应有尽有,只要是有几个拿手菜,价格适中,饭店生存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一个公认的市场规律是,不管什么东西,只要华夏人买,价格马上就飚上去,只要华夏人卖,价格马上就降下来。这规律同样适用于新西兰的中餐业。做的人多了,竞争也就越来越强了。价格战开打,食客最开心,但却苦了这些饭店的老板。
中餐业,特别是多明尼路等相对集中的区域更是竞争激烈,赚钱的真赚钱,赔钱的真赔钱,总会不断有饭店关门歇业,也会不断有新店开张大吉。倒是那些专门针对洋人的外卖生意相对稳定,一开就是几十年,不想做了还能转手给别人。
这种情况,在米国也是存在的,而且说实话,米国人别看包容性强,实际上真挑剔起来的时候也是非常挑剔的。
所以想要在国外开好一个中餐馆,而且还是那种正宗的中餐馆难度不是一般大。
外国人肯定是吃不惯的,能吃得下去,并且能欣赏得了的,少之又少,只有对华夏非常了解,并且在华夏生活过很长时间的外国人,才能初步接受中餐。像某杰瑞那样的,实属个例。而国人出去的话,也要看情况,如果只是单纯的旅游,那基本上吃的都是西餐,如果是出去定居的,反而自己在家做饭的多。也只有那些留学生,或许才会对中餐念念不忘。
毕竟他们没有做饭的条件和环境,想要吃一顿正宗的中餐,就只能下馆子。
可问题是,留学生有多少呢又有多少人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走过遥远的距离,去吃一顿正宗的中餐
有,但不多。
基本上,中餐馆这几年在国外肯定是没搞头的,如果是十年后,或许还好一些。
其实说白了,这里面也有国家背景的存在。
国家强大了,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大了,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就会引起更多人的好奇。
其实华夏文化,老外一直挺好奇的,但这种好奇,就只是单纯的好奇,他们也懒得深入了解,更懒得学习和接触。尤其是米国人,那股骄傲劲儿,隔着十公里都能闻到。但是再过十年就不一样了,华夏越来越强,终究会引起米国人更大的好奇。这时候,方方面面的接触就会陡然增加。文化,科技,饮食,传媒方方面面的接触都会增加,正宗中餐才会开始吸引到这些米国人。
当然有人还是接受不了,但能接受的人,数量会逐渐提升起来。
中餐和中餐馆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才会逐渐提升。
但那是十年后,而不是现在,不过三哥想要做的话,倒也不是不行
“你做好赔钱赚吆喝的准备了吗”
周方远问道。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sowu.com 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